陳 艷
(河西學院音樂學院,甘肅 張掖 734000)
淺談聲樂藝術的二度創作
陳 艷
(河西學院音樂學院,甘肅 張掖 734000)
聲樂藝術主要通過藝術的表現來傳達情感、塑造形象,最終實現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要想使聲樂作品通過演唱實現情感交流的終極目標,就必須對其進行二度創作。
聲樂藝術;二度創作;原則
二度創作作為聲樂表演藝術的靈魂和生命,是指演唱者根據詞曲作者賦予歌曲作品的特定內涵,經過認真分析和精心創作,使其音響化、形象化,并最終引起觀眾情感反應的藝術審美與享受的過程。聲樂藝術之所以深受人們的歡迎,不僅因為其具有大眾性、觀賞性、歷史性及不同風格特點等屬性,而且是二度創作對象能以最直接方式與大眾之間發生思想聯系,產生心靈共鳴和分享藝術效應。聲樂藝術的繁榮發展,主要是由一度創作的優秀詞、曲作家,與擔任二度創作的優秀歌唱者的密切協作下共同完成。因此,在聲樂藝術的二度創作中,我們一定要牢牢把握聲樂表演藝術再創造的創作原則和審美原則。
(一)真實性與主動能動性的統一
二度創作所堅持的客觀真實性,就是創作中要盡量遵從作品的原始形態與基本內涵,追求歌唱表演的客觀真實性,就必須從認真研究樂譜開始。樂譜作為詞曲作家創作意圖的直接記錄,其中不僅蘊含著他們進行一度創作使得創作動機和藝術追求,同時也將他們的生活提煉、思想情感等寓于其中。當然,我們也不能把一度創作作為二度創作的唯一依據,樂譜固然重要,但是在進行表演實踐時,還應將自己的情感經歷、藝術追求和形象塑造等元素融入其中,從更廣闊的視野和更高層次上去理解和把握聲樂作品,才能使自己的表演更具客觀真實性。
當然,聲樂表演藝術不僅要有著相對較強的客觀性與真實性,而且還應該與表演人員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進行緊密結合,從而實現兩者的統一,進而順利完成聲樂表演藝術的根本使命。從某種程度上講,客觀真實性是聲樂表演藝術基礎,而主觀能動性的創造是聲樂表演價值體現的主要方式。歌唱家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將自己鮮明的個性、豐富的生活閱歷、高超的技術技巧以及完善的藝術修養等,與作品完美的結合起來。表演者的獨創意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聲樂作品自身的內涵進行科學化詮釋,并將其綜合性條件進行充分結合,形成獨特的個人表演風格。美國鋼琴家兼音樂評論家約瑟夫.巴諾威茨曾說過:“成功的演奏必定是演奏者的個性與作曲家的個性融為是一體,而不是任何一方受到壓抑。這兩者的個性之間永遠需要一種微妙的平衡。假如演奏者的自我占上風,演奏者會被看作沒有遵照作曲家的風格,或者更糟,被認為是過分的偏執;如果演奏者自己的意圖太少,演奏又會顯得平淡無奇缺乏個性和學究氣了。往往恰到好處的平衡顯靈般地出現之時,正是演奏藝術達到頂峰之際。”因此,對聲樂作品進行二度創作,只有真正實現主觀能動性以及客觀真實性之間的有機統一,則聲樂表演才能逐步進入更高級的領域。
(二)歷史風貌以及時代品位間的統一
聲樂作品屬于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一個優秀的聲樂藝術家,必須要善于從歷史角度出發來整體把握作品風格,然后再將這種風格完美呈現出來。表演藝術家們需要用盡一切手段熟悉聲樂作品作者所處的生活環境、藝術流派以及文化傾向因素等,并充分了解作者的相關人生經歷,真切感受作者的相關信息,進而更好地體現作品當中所表現出來的精神內涵。從某種程度上講,準備把握作品真實性的歷史風貌,將是對作品所具歷史意義以及個性化價值的尊重。如果全然不顧作品所具有的時代特征以及歷史風貌,則會對聲樂作品造成有意褻瀆,難以表現作品的審美原則。但是,聲樂表演藝術將會隨著歷史的變化,尤其是社會形態以及社會意識的變革,而在審美情趣以及審美原則上發生變化。即使處于演唱古典時期的聲樂作品,其作品的表演人員也不會完全擺脫相應的歷史時代所帶來的束縛,他們還是會以當代眼光來觀察相應的歷史現象。
(一)速度節奏的變化
當我們開始學習一首作品時,通常情況下,速度要素是非常關鍵的,其速度是否準確會對整個作品產生重要的影響。節奏是音樂作品的骨架,對節奏特點的分析和把控,同樣對作品的準確演繹和完美表現意義非凡。音樂作品的速度和節奏就如人的神經系統和心跳、脈搏一樣不能亂,一旦亂了亦或是不準確,藝術表現都會出現問題,這就要求演唱者在進行二度創作使,不僅要根據歌曲情感的變化進行科學、合理的掌控和把握,還要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做到量力而行。
(二)音色與力度的變化
音色屬于歌曲情緒表現的基礎性定位依據。對歌曲進行二度創作,我們要學會運用已經數量掌握的相應發聲技術,最大限度采用科學化的聲音以及合理化的歌唱方式,從而使其能夠完全符合該作品內容所要表達的聽覺性效果,發揮作品的真正價值。例如要表現高興歡樂的情緒,聲音音色一定是富有光彩且流暢生動的,整個聲線婉轉流暢而又輕快靈敏,歌聲中充滿著歡愉的情感。當要表現愛情的歌曲時,聲音多半是柔和抒情的,輕柔的半聲可以表現出纏綿的意境;圓潤的聲音結合氣息的穩定流暢與聲音位置的統一,則適合于表現比較樸素、親切的情感;表現憤怒、仇恨、嚴厲的情緒時,聲音則要有較強的爆發力等。
(三)藝術家的演唱風格
風格即人,藝術風格的形成有著多方面的原因。首先,藝術生產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生產,必然要在藝術作品上留下藝術家個人的印記。其次,藝術風格的形成與藝術家各自的人生道路、生活環境、閱歷修養和藝術追求密不可分。而且藝術家個人的性格、氣質等內在心理特征以及所出的時代、民族、文化、地域等客觀原因也對他們藝術風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響。總之,聲樂藝術作品只有經過科學合理的二度創作,才能使之變得更加有血有肉。
[1]沈湘.沈湘聲樂教學藝術[M].上海音樂出版社,1999.
[2]彭吉象.藝術學概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
[3]俞子正.聲樂教學論[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陳艷(1976—),女,漢族,甘肅高臺人,河西學院音樂學院副教授,藝術學碩士,主要從事聲樂教學及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