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從軍(南陽理工學院音樂學院,河南 南陽 473004)
曲式分析對高師合唱指揮教學的重要性
王從軍
(南陽理工學院音樂學院,河南 南陽 473004)
【摘要】在本文中,主要是全面分析研究了曲式分析對高師合唱指揮教學的重要性,并且在這個基礎上提出了一些觀點,希望能夠給同行業人員提供一些價值參考。
【關鍵詞】曲式分析;高師合唱;指揮教學
合唱指揮是高等師范音樂學校中一門必可不少的課程,并且合唱指揮課程也是要求學生具有著獨立分析作品以及解釋作品的能力,不可以簡單地對其進行模仿。在高師音樂院校中,所涉及到的另一個課程就是曲式作品分析,只有對曲式分析能力進行了解和掌握,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更深層次地了解以及分析作品存在的內涵。
對于曲式與作品分析而言,它在一定程度上是現階段高等師范學院中所有開設課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課程之一。曲式主要指對音樂陳述結構功能進行劃分的結果,它對音樂作品自身的整體邏輯關系進行充分體現。一般狀況下,任何一個作品都是由不同章節以及樂句組成,通過對曲式分析過程中的相關技術手段進行運用,把較為完整的作品進行分段分解,并且找出其中存在的不同樂段以及樂句,結合知識對每個段落之間存在的關系進行分析,總結出其所屬的曲式結構。單曲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涉及較多的技術手段,不僅包括對作品旋律的分析,同時也包括速度以及和聲、音色、演奏法分析等等。通過對上述內容的分析,可以進一步知道作品屬于哪種曲式結構,例如:一部曲式、單三部曲式、奏鳴曲等,由于曲式結構不同,就會導致其內部關系存在不同,不僅對整個作品在處理過程中的效果產生影響,同時也會影響其不同段落間處理。在進行處理的過程中,包括以下方式:強弱對比、速度對比、情緒對比等。
有些合唱指揮會普遍認為,只要認真分析以及總結每段歌詞,進一步結合歌詞以及旋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作品進行較好處理,即使對作品自身的曲式結構不是很了解也不會存在較大問題,但是在實際過程中,這種想法是比較片面錯誤的,不管哪種作品,曲式分析都發揮著相對來說較為重要的作用,可以對音樂作品進行較為深層次的分析,而不是歌詞表面性的內容。
比如說:單二部曲的組成大多數都是兩個樂段,一是將陳述以及鞏固樂思作為主要的基本原則;二是包含了兩個不同內容:一方面是和前段樂句形成對比關系、展開關系的對比句,另一方面是原調的再現句。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起、承、轉、合四個不同方向階段。所以即便沒有全面分析作品的歌詞,也能結合有效地站在音樂的角度對其進行曲式分析,科學有效地處理作品的四個不同位置。
一是,在兩個樂段中,樂段以及樂段之間存在一個終止,一般狀況下是能夠將和弦調屬到主和弦的一個完滿終止,所以,如果出現這樣的完滿終止,合唱指揮人員在實施處理的時候一定要做到收拍的手勢。
二是,在第一段中,兩個樂句也就是所謂的起句和承句之間具有原始以及鞏固原始陳述的關系,因此,這兩個也屬于承接關系,不可以對其進行較多的比較以及處理,比如說:在強弱和速度這兩方面就不能夠進行過多的比較和處理。
三是,第二段開始的過程中,也就是所謂的轉句出現時,一般的作曲家都會結合主題進行調試調性,同時也可以通過速度、織體的寫作方式和強弱等音樂處理方式來進行對比。所以,在對比句出現的過程中,通常情況下會伴隨著強弱關系、速度以及演唱方式等多方面的一個變化。針對于這些對比來說,全部都體現在合唱指揮的動作以及表情上面,同時也帶動了整體合唱隊出現了不同形式的變化。
四是,在處理再現句的過程中,合句主題會在一定程度上回歸到原主題,并且調性也會回歸到原調,這就進一步導致該部分速度做均勻回歸的同時,其強弱關系也會做均勻回歸。對于不同的段落來說,之間所形成的關系也并不相同,并且這些不同的關系也要求了合唱指揮需要及時地做出音樂方面的處理,主要是在二度創作的過程中,需要在表情以及手勢等方面進行適合以及恰當的變化來表現出這些并不相同的關系,從而使其能夠帶動整個合唱隊來完成變化豐富的音樂作品。
通過上述內容可知,單二部曲式作品,不僅對樂段和樂段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樂句和樂句間的彼此關系進行研究,針對單二部曲式作品而言,可以參考《送別》,結合該作品的歌詞,所存在的對比因素相對來說不是很多,所以通常在作品處理的過程中容易形成較大的對比。然而通過曲式結構分析能夠發現,第二樂段的轉句和第一樂段之間形成了音樂主題對比,可以對這一句進行強弱關系處理,并且讓其能夠比第一樂段強,這樣做的目的能夠充分地體現出離別過程中的依依不舍,更好地體現出作品的內涵所在以及更加符合作品的寓意。
一名合格的合唱指揮,不僅在歌詞方面進行分析,同時還要對曲式層次較深的方面進行認真研究,因此高等師范音樂院校之中合唱指揮課程教學中,教師人員需要有針對性地去提高學生自身的作品分析能力,不可以僅僅局限于模仿。這樣才能夠全面地提高高師音樂學院中學生的合唱指揮修養,也能夠使其對專業中不同的學科做出整合,在一定程度上帶動學生綜合素質以及專業知識水平全面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孫玉森.談高師學生合唱指揮能力的培養[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12(24):140-144.
[2]吉穎穎.高師合唱何處去?——兼論民族特色合唱教學的重要性[J].藝苑,2011,12(24))125-128.
[3]馬文.新音樂課程標準下高師合唱指揮教學改革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2(24):193-196.
[4]王耀華,王安國.高師音樂教育論[M].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2(24):159-163.
作者簡介:王從軍(1984—),漢族,河南省南陽市人,碩士研究生,畢業于武漢音樂學院 ,工作單位:南陽理工學院音樂學院(助教),研究方向: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