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珊珊(湖北第二師范學院,湖北 武漢 430205)
從教師資格證考試新規看音樂師范生技能儲備
張珊珊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湖北 武漢 430205)
【摘要】本文從師范生教師資格認定辦法的變化入手,通過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三個環節,分析教師資格考試新規涵蓋的音樂師范生應具備的知識、能力,并通過筆試科目《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面試,分析教師資格考試新規對音樂師范生的知識、能力的考查方式。文章指出,現行的教師資格考試新規考查的重點與核心是應試者的學科教學能力。鑒于此,音樂師范生應該有的放矢地做好學科知識的積累和教學能力的訓練、提升。
【關鍵詞】教師資格考試新規;音樂師范生;技能儲備
國家統一的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改革始于2011年11月。2015年起,除少數地區外,新的教師資格證考試制度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實施。
依據教育部2013年印發的《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暫行辦法》,教師資格考試實行全國統一考試。教師資格考試制度的改革直接影響了音樂師范生取得教師資格證的辦法和途徑。
改革前,師范生申請獲得教師資格證的辦法為“自然認定”。音樂師范生在校期間《教育學》《心理學》考試合格者,提交《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證書》(二級乙等)、體檢表、思想品德鑒定表、教師資格認定申請表,根據學歷層級即可獲得相應等級的教師資格證書。
改革后的師范生的教師資格認定,必須通過全國統一的所有考試科目之后方能申請獲得,具體考試形式、科目如表一所示。
依據《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暫行辦法》的規定,普通高等學校在校三年級以上學生,可憑學校出具的在籍學習證明報名參加教師資格考試。筆試單科成績有效期為2年。考生筆試各科成績合格并在有效期內的,方可報名參加面試。筆試和面試均合格者由教育部考試中心頒發教師資格考試合格證明。教師資格考試合格證明有效期為3年。教師資格考試合格證明是考生申請認定教師資格的必備條件。改革后的教師資格認定辦法,“對于促進全面貫徹落實教師專業標準、教師教育課程標準,推動和引導教師教育改革,建設專業化教師隊伍,提高教師社會地位等,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①依據《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標準》擬定的考試大綱,鮮明地體現了“堅持育人導向、能力導向、實踐導向和專業化導向,堅持科學、公平、安全、規范的原則”。②
依據教育部考試中心官方網站中提供的《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標準》《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大綱》,對照上表,筆者通過分析發現: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的教師資格考試中均設有筆試科目《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③和面試。其次,在初中、高中學段還設有體現不同學科屬性的筆試科目《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對音樂師范生的知識和能力考查主要集中在筆試科目《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和面試。
《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標準》是現行的教師資格考試大綱和命題的依據,該標準中明確提出:“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主要考查申請教師資格人員從事教師職業所必需的職業道德、專業知識與基本能力。”④其中直接體現音樂師范專業學科屬性的考試目標是“具備學科教學能力,掌握擬任教學科或專業領域的基本知識,掌握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在教學實踐中正確運用。”⑤
上述考試目標落實到考試內容上對應的是“一級指標”中的“教學知識與能力”,涵蓋學科知識、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四個二級指標。學科知識是從事一門課程教學工作的前提和基礎,而一節規范的課程教學的實施包含了教學涉及、教學實施、教學評價三個環節。三個環節中包含了哪些知識和能力的儲備呢?

表二:
如表二所示,筆者從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三個環節包含的具體事項,對實施教學所需要的學科知識與能力進行了詳細分析。當然,音樂課堂教學實踐中,學科知識與能力是縱橫交錯、密不可分的,不可進行機械的劃分和割裂,二者的融會貫通是實現一節音樂課教學效果的有效保障。
(一)音樂學科知識的考查方式
依據前文的分析,教師資格考試新規中對音樂師范生的學科知識考查包括音樂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如中外音樂史、中外民族音樂、基本樂理、視唱練耳、基礎和聲學、曲式與作品分析、合唱與指揮,以及音樂教學課程論、《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現代教育理念等。其考查方式主要是筆試科目《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中的兩種題型:單項選擇題、音樂作品分析題。
筆者結合改革后的教師資格考試大綱,對2013年至2015年的6次筆試中的《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卷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兩種題型在筆試科目《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中的分值、比例如表三所示:

表三:
(二)音樂學科教學能力的考查方式
教師資格考試新規中對音樂師范生的能力考查包括音樂教學方法的設計與運用、音樂鑒賞能力、音樂表演能力(演唱、演奏、自彈自唱)、指揮能力(合唱或樂隊)、創編能力(歌曲創作或改編)、課堂教學的組織和掌控、教學反思與自我評價能力。其考查方式既涉及筆試科目《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又包含面試。
1.筆試科目《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
筆試科目《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中主要通過五種題型:單項選擇題、音樂創編題、教學設計題、案例分析題、課例點評題考查音樂師范生的能力儲備。依據教師資格考試大綱規定,結合對2013年至2015年的6次筆試中的《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卷進行統計分析發現,五種題型的分值、比例如表四所示:

表四:
縱向對比表三、表四,即可得出表五中的信息,筆試科目《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中對知識和能力考查的比重約為3.7:6.3。

表五:
2.面試
《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暫行辦法》中明確規定:教師資格考試包括筆試和面試兩部分。考生筆試各科成績合格并在有效期內的,方可報名參加面試。面試的具體測試方法為:考生按照有關規定隨機抽取備課題目;進行備課,時間20分鐘;接受面試,時間20分鐘;考官根據考生面試過程中的表現,進行綜合性評分。面試主要考查應試者的職業認知、心理素質、儀表儀態、言語表達、思維品質等教師基本素養和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等教學基本技能。
如果說筆試科目《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是對應試者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考查的紙上談兵的話,那么面試則是在對應試者教學能力的真兵實戰。隨機抽題、備課、20分鐘的模擬授課,雖然沒有教學對象,授課時間與實際教學有所差異,卻能較為全面地考查應試者的心理素質、應變能力、音樂演奏、演唱、自彈自唱技能,判斷應試者對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的正確理解與靈活運用情況。
通過對教師資格考試新規中的音樂師范生知識與能力考查方式的分析可以得出,考試新規雖然設立了筆試科目和面試,但考查的重點與核心是學科教學能力。應對教師資格考試,音樂師范生應具備的能力包括音樂鑒賞能力、音樂表演能力(演唱、演奏、自彈自唱、看譜唱詞)、指揮能力(合唱或樂隊)、創編能力(歌曲創作或改編)、音樂教學能力,以及音樂課堂的組織、掌控能力。
上述能力儲備對應的課程教學中,既有在傳統的高師音樂教育中受到廣泛關注,甚至由于歷史原因和辦學傳統導致被過度重視的《器樂》《聲樂》課程教學,也有在現行的高師音樂教育專業中被普遍關注和引起重視的《自彈自唱》《合唱與指揮》課程教學,還有在當下的高師音樂教育教學中尚未引起重視的與音樂鑒賞能力培養直接相關的課程。
鑒于此,音樂師范生在日常學習和實踐中首先要把握好知識儲備與能力訓練的關系。知識儲備與能力訓練相輔相成,知識儲備是能力訓練的基礎和前提,能力訓練是知識儲備的轉化和升華,二者的共存是培養優秀的音樂師范生的堅實保障。在此基礎上,結合自身的專業基礎,積極應對、查漏補缺,有的放矢地完成知識積累和能力訓練,注重教學實戰經驗的積累、心理素質的訓練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方為應對教師資格考試新規,音樂師范生技能儲備的明智之選。
教師資格考試新規是國家提升教師隊伍素質和業務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應試從事教師職業的前提。教師資格考試作為合格性考試,代表著從事教師職業的最低門檻,而教師自身的知識積累和能力儲備,需要長期學習和積累,身為音樂師范生,更應該時時處處學習、積累、提升。
注釋:
①陳尚瓊,余仁勝.我國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制度的回顧與展望[J].課程·教材·教法,2015(4):103.
②教育部.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標準 [EB/OL].2016.http://www.ntce.com/2013/576.html.
③小學為《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④同②.
⑤同②.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標準及考試大綱 [EB/OL].2016.http://www.ntce.com/2013/576.html.
[2]中公教育教師資格考試研究院.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初級中學[G].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3.
[3]中公教育教師資格考試研究院.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標準預測試卷及專家詳解·初級中學[G].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3.
[4]陳尚瓊,余仁勝.我國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制度的回顧與展望[J].課程·教材·教法,2015(4):98-104.
[5]馮加根.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面試問題芻議[J].中國考試,2015 (1):40-44.
[6]劉翠航,朱旭東.教師資格“國考”研究熱點、問題與建議[J].課程·教材·教法,2015(9):97-102.
作者簡介:張珊珊(1982—),女,漢族,湖北武漢,講師,文學碩士,研究方向:音樂學、西方音樂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