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立(陽春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廣東 陽春 529600)
淺談幼師生古箏自主探究學習的有效指導策略
梁柱立
(陽春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廣東 陽春 529600)
【摘要】古箏是我國古老的彈弦樂器之一,其音質優美動人,具有扣人心弦之效,讓人聞之心曠神怡。在現階段,古箏教學在少兒教學中廣泛流行,在幼師階段其教學模式與自學方式直接關系到少兒學習古箏的成績。本文根據現階段幼師生古箏自學問題探究其有效的指導策略。
【關健詞】幼師生;古箏自主探究學習;指導策略
古箏至今已流傳兩千余年,從最初的宮庭樂器轉變到后來的民族樂器,它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別具一格的優雅韻味在民族樂器中地位超然。如今,幼兒學習古箏非常廣泛。幼師是教育少兒學習古箏的主要老師之一,其自身的教學水平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更關系到少兒后期身心的健康發展。
古箏作為民族樂器之一,其以豐富的人文情懷與直擊心靈的悅耳聲音,對少兒的學習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在現階段,我國幼師在古箏教育與自主學習的現狀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學生獨立意識不夠以及沒有充分掌握古箏學習的真正規律
少兒學習古箏首先需要有老師監督指導,倘若教師自身水平素質不高,培養出來的學生古箏演奏水平也不會高。當前古箏培訓班很多,但有一些教師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教學經驗不足,還有些不具備教師資格,他們自身水平素質不高,在古箏教學時難免會帶領學生走彎路,長期下來,浪費學生的時間。另外由于他們沒有經驗,其教學思路呈現出迷茫的狀態,對學生學習古箏并沒有多少實質性的幫助。而且也因為教師沒有做到引領教育作用,使少兒學生不能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古箏的習慣,對學習規律上不能真正掌握,導致其自身學習古箏的獨立意識沒有很好地培養起來,長期下來,少兒對學習古箏便會漸漸失去興趣,從而形成厭學狀態,也會間接地影響到少兒對后期各學科知識的學習興趣。
(二)古箏教學模式老套,缺乏創新,直接影響到少兒自主學習的熱情
當前的古箏教育,都是老師教、學生學的傳統教學模式,學生主要是模仿老師的古箏彈弦手法,長期下來導致學生彈弦手法過于機械,有時甚至完全按照老師的要求死搬硬套,使少兒學生很難體會到樂曲中優美的意境與主要精髓,最終嚴重影響到少兒自主學習古箏的熱情,而且少兒學生本身的意志力較弱,一旦老師沒有很好地引導教育,沒有使之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習慣,少兒學生的古箏自學熱情便會喪失殆盡
在自主學習方面,幼師與少兒一起共同學習進步,共同探究古箏所包含的精神內涵,與少兒一起共同成長,這對少兒的教育勢必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一)在自主學習上,少兒學生要培養自主學習古箏的熱情與興趣
興趣是一種心理傾向,是人們對某些事物與活動所表現出來的積極、熱情或肯定之后產生參與、認識到探究的心理傾向過程。一般情況下,少兒初識古箏時對其都表現出極高的好奇心,他們在許多影視作品中都看到過這種古典樂器的演奏現場,當看到真實古箏時都對其表現出躍躍欲試的愿望,但是在接下來的具體學習中,時間一長,他們的興趣慢慢減少,感覺枯噪乏味,思想不能集中,這些都是少兒學習古箏時的正常現象,這時幼師要抓住少兒的注意力,使其集中在對古箏感興趣這一特點上,因勢利導,把一些枯燥抽象的語言與概念轉變為生動形象的東西,充分利用少兒的思維方式開展授課,創造出一個愉快的學習氛圍,利用美的音樂旋律來激發學生學習古箏的興趣。比如,少兒很喜歡的《小燕子》《小松樹》等兒歌,教師可用古箏演奏這些曲目以此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培養他們積極探究下去的欲望。也可在教學中采用演奏與表演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匯報演出,實行競爭機制,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把單純的古箏教學變得生動活潑有趣,使知識與興趣充分結合,真正實現古箏教學的美育目標[2]。掌握一定的規律對學生的古箏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如知道了經常撥弄箏弦會鍛煉手指末梢神經從而促進大腦智力發育,從最開始的初學期熱情減退時就提示學生要克服惰性等,幫助少兒學生積極掌握這些相關規律會使他們在學習古箏時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在自主學習上,要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氛圍,引領學生自主探究并充分融入其中
在具體教學中,老師先不用考慮如何教授樂曲,而應該創造出良好的的情境與藝術氛圍,通過這些生動的情景展現使學生們融入其中,隨著樂曲的浮動而進行探究學習。其實少兒學習古箏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探究、不斷激勵的過程,學生需要理解、鼓勵、支持,更需要欣賞,因此老師應靜下心來親切地與學生進行交談,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贊美的話語都會使他們信心倍增,這些都是良好的學習環境。另外,學生的樂感與表現力也要積極培養,這樣有利于增強他們的創造能力,從而使學生可以形成一種很好的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3]。
(三)在自主學習上,師生之間、少兒與少兒之間要做到互相評價鼓勵
在少兒自主學習古箏的過程中,教師可設置幾個古箏學習小組,利用集中授課時間進行基礎知識的講解、疑難問題的點撥解答,與此同時,各學習小組之間可以互相議論、學習、交流以及指導,并且互相評價與督促,使少兒學生全面提高學習古箏的興趣,調動音樂思維,體會樂曲中的美妙意境,使少兒學生全面提升其自身的道德情操,從而最終使自身各方面得到良好的發展。另外,少兒學生也可以經常參加各種形式的演出表演,觀看的同時可在后臺與表演人員進行交流學習,使少兒學生自身增強對古箏這門樂器的理解,提升自主學習能力[4]。
古箏作為少兒學習的樂器之一,對少兒的身心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學習成績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后期學生的創造能力與審美能力等。因此,幼師的教學與學生的自主學習都相當重要,兩者缺一不可,并且幼師生自主探究學習對學生的成長有巨大的幫助,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通過對當今社會古箏教學與自主學習的現狀探討出幼師生自主探究學習的各種方法與應用,相信對幼師生的古箏學習會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周博.論幼師生古箏自主探究學習的有效指導策略[J].林區教學,2011(06):116-118.
[2]張黎莎.集體課與個別課結合的教學模式在少兒古箏教學中的應用[D].武漢音樂學院,2010.
[3]劉娜.論少兒古箏教學的三要素[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40-41.
[4]楊妍,趙雪暉.古箏教學現存問題及完善對策[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3(01):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