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奕萍
(湖北理工學院藝術學院,湖北 黃石 535003)
?
淺談多元化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
熊奕萍
(湖北理工學院藝術學院,湖北 黃石 535003)
摘 要:鋼琴作為一種西洋樂器傳入我國,受到了很多音樂愛好者的喜愛,特別是在高校的音樂教育中,鋼琴演奏占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隨著世界多元化趨勢的逐步加強,鋼琴演奏中的文化差異表現的也越來越明顯,高校的鋼琴教學也面臨著許多突出問題。本文針對目前高校鋼琴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探討,以便更好的促進高校鋼琴教學在多元化背景下的發展。
關鍵詞:多元化背景;地方高校;鋼琴教學;模式改革;創新
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推動了社會多元化的發展進程,世界一體化的趨勢也在不斷加強,在此基礎上各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全球化的趨勢促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的融合,也帶來了不同文化間的相互碰撞,文化碰撞的火花蔓延到各領域,對各領域都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變化和改變。這種變化和改變反映在音樂藝術領域最為鮮明,特別是在鋼琴演奏方面最為明顯。鋼琴是一種典型的西洋樂器,它與我國傳統樂器有著本質的區別,在演奏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別。但是,鋼琴演奏逐漸以它的紳士和優雅獲得了中國人們的認可。并逐漸在音樂藝術領域占據了自己的地位,我國很多高校更是將鋼琴演奏作為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鋼琴作為一種純粹的西方樂器,要想與我國文化真正融合需要一定的時間,但是隨著多元化背景的逐漸加強,高校鋼琴教學存在的問題也更加明顯。
隨著社會的發展,最近幾年來常被提起的“多元化”其實指的就是文化的多樣性,也可以說的多樣性的文化,它是隨著社會發展而產生的新詞匯。為了保證人們對多元化的正確理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特地對“多元化”做了詳細解釋,“它主要是關于不同文化的知識和理解,或是相同文化內部的不盡相同的文化因素,以及它們與世界不同文化間建立的交流與聯系。由于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每個國家都會面對多元化的趨勢的來臨。但是多元化并不代表每種文化的戰勝或消亡,它們是不同文化間的交流和碰撞,不僅能增加對別國文化的了解,還能促進本國文化的更加完善”。
在多元化背景的快速推動下,我國的文化教育事業也在進行相應的變化,這種變化更能促進我國文化教育事業的繁榮。特別是作為音樂藝術重要組成部分的高校鋼琴教學,它積極融入了不同文化因素,從而極大地豐富了高校鋼琴教學的內容和形式,有效地推動了高校音樂教學的發展。
首先來說對于被當作選修來學習的鋼琴教學,它主要是為了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提高學生的音樂修養,以此來促進學生全面的素質發展。對于此種鋼琴教學的要求也比較低,主要是讓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鋼琴演奏知識,了解經典的鋼琴名曲,并能以此來陶冶情操、使身心都得到放松。而對于將鋼琴作為專業來進行學習而展開的教學則擔負著更加繁重的責任。將鋼琴作為專業來學習的學生,不僅要掌握牢固的專業知識,還要盡可能地培養自己的專業素養,教師在鋼琴教學中不僅需要將他們所需的專業知識傳授給他們,還要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鋼琴素養,甚至以后會走上職業鋼琴家的道路。不管是針對哪種需求展開的鋼琴教學,都對學生素質有著重要影響,所以高校鋼琴教學必須得到重視。
這種問題嚴重存在于我國高校當前的鋼琴教學中,特別是將鋼琴作為專業來學習的學生來說,他們的主要學習內容就是鋼琴演奏技巧,相應的文化知識則被嚴重忽略了。從多所高校調查的資料顯示,在具體的鋼琴教學中,不管是在課程的設置或是教學理念,亦或是教材的使用上,我們都能輕易發現這種問題的存在。教師在鋼琴教學中,注重學生的指法練習和識譜能力的培養,以及對聽覺的訓練也要高于對文化的重視。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學生的鋼琴技巧或許會有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缺少對相應知識的理解,他們的鋼琴演奏則缺乏藝術應有的活力和感染力,特別是在多元化背景下的今天,不利于他們以后藝術道路的發展。
(一)加強文化教育
為了適應社會多元化的發展,滿足鋼琴發展的新要求,必須對高校鋼琴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首先,必須注重對學生文化素養的學習,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同時,還要加強隊學生西方文化的感知,同時還要能夠準確分辨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因為只有學生掌握了強烈的文化知識,才能更有代入性,能深入了解作品,感知作品想要表達的感情,最后才能充分展現出作品的感染力。而且,藝術都是相通的,鋼琴藝術也同樣適用這一理論,掌握了身后的文化知識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詮釋鋼琴作品內涵。
(二)提高教師專業修養
中國古語有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里明確表明了教師在學生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所以為了提高高校學生的鋼琴修養,首先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提高其自身專業修養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師不僅要用自身的專業素質來教授學生,為學生解疑答難,還能通過日常的行為對學生形成強烈的影響,所以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專業修養,于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的藝術修養形成深遠持久的影響。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高校可以通過定期的培訓來使教師得到提升,同時教師也要多注意在教學中教學相長,不斷完善自己。
(三)拓展鋼琴教學內容
高校鋼琴教學內容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學習的寬度和廣度,以及學生最后藝術道路的始終和方向,所以高校要積極拓寬鋼琴教學內容,滿足鋼琴多向發展的要求。因此,各大高校在積極拓寬鋼琴教學內容的同時還要注重將多樣的鋼琴文化融入到日常的鋼琴教學中,以適應社會多元化的發展要求。大力引進西方各國的優秀的鋼琴作品,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學生不再局限于本國的狹小范圍內,并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創造出優秀的鋼琴作品。而且,在鋼琴作品的選擇上也要擴大范圍,不能只局限于歷來那些經典的作品和作者,要大膽創新,敢于嘗試新的作品。為學生提供不同類型的作品,擴大他們的涉獵范圍,豐富學生的視野,并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和能力。
(四)根據文化差異合理調整教學模式
當前高校鋼琴教學模式存在的最突出問題就是難以適應社會多元化的發展趨勢,這是由文化的差異引起的,所以也只能從文化方面來對其進行徹底解決。文化的差異性決定了學生欣賞和理解能力的差異,所以為了克服這一困難,高校應該根據鋼琴文化的差異對鋼琴的教學模式進行適當的調整。由于多元化的背景,每個學生都受到不同文化的熏陶和培養,因此對于鋼琴的學習也千差萬別。所以在高校教師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你尊重不同文化帶來的差異,同時還要注重引導學生的同一意識,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且,在調整教學模式時,應該立足于教學的實際情況,有條理、有依據地進行調整,并且能引導學生對不同文化進行交流與溝通。在高校鋼琴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不同的文化差異和學生的自主性,使學生有充足的機會表達自己。
多元化是社會發展的趨勢,它會持續并且不斷發展,任何人也不可能阻止它發展的步伐,所以,我們應該以良好的心態來迎接這一現象。而且,多元化的背景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便利,它促進了世界不同國家和民族的交流與理解。在這種社會大背景下,高校的鋼琴教學也逐漸發生了變化,為了推動高校音樂藝術道路的發展,我們有必要對高校鋼琴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使其能夠符合社會發展的潮流。在對高校鋼琴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時,需要結合我國高校鋼琴教學現狀,從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藝術修養著手,并不斷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和多元化發展的意識,使學生廣泛參與到高校鋼琴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中,促進高校音樂藝術道路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九彤.新世紀以來我國高校鋼琴教學理論的對外借鑒[J].音樂研究,2011,06:93-104.
[2] 黃因.高校鋼琴教學方式拓展的思考與實踐[J].音樂研究,2007,01: 125-127.
[3] 秦賢榮.簡析在高校鋼琴教育改革中的問題[J].藝術研究,2013,01: 102-103.
[4] 張晶瑩.關于高校鋼琴教學的幾點思考[J].音樂創作,2013,06:190-191.
作者簡介:熊奕萍(1979-),女,湖北黃石人,湖北理工學院藝術學院音樂系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鋼琴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