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曉虎劉 靜
(1.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教育教學研究中心,新疆 昌吉州 831100; 2.新疆昌吉州實驗小學,新疆 昌吉州 831100)
?
對音樂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思考
呂曉虎1劉 靜2
(1.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教育教學研究中心,新疆 昌吉州 831100; 2.新疆昌吉州實驗小學,新疆 昌吉州 831100)
【摘要】音樂教學實際上就是一種通過教育手段讓學生體驗音樂魅力的過程,是一種對感性知識的體驗。本文試從學生角度出發,以普及音樂文化、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目標,提出體驗式教學模式在中學音樂教學工作中的應用模式,希望能為音樂教育工作提供一些有益參考。
【關鍵詞】音樂;體驗式;教學
體驗式教學是指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通過創造實際的或重復經歷的情境和機會,呈現或再現、還原教學內容,使學生在親歷的過程中理解并建構知識、發展能力、產生情感、生成意義的教學觀和教學形式。
中小學音樂教學實際上就是一種通過教育手段讓學生體驗音樂魅力的過程,它與數、語、外、生、理、化等理性知識的教學有所不同,是一種對感性知識的體驗,因此,體驗式教學模式對于音樂教育的作用不言而喻。為此,本文試從學生角度出發,以普及音樂文化、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目標,提出體驗式教學模式在中學音樂教學工作中的應用模式,希望能為音樂教育工作提供一些有益參考。
學生備學,首先教師要針對下階段涉及到的內容給出學生備學提示,讓學生在備學提示的指引下完成有針對性的備學。備學提示的內容可單人備學和分組備學、或按不同程度、不同類別進行備學。
例如一節欣賞課的備學,首先教師要針對不同學生的程度和興趣進行分組,讓學生在課下利用網絡資源和手邊的資料分類別進行備學。比如有的小組找作曲家的資料,有的小組對樂曲的段落內容進行分析,有的小組收集相關的影視資料介紹等等,最后,各小組在課堂上將資料進行整合,進行資源共享。這樣一來,在進行音樂教學時,學生便會成為課堂的主人。
在音樂教學中,要逐步做到面向每一名學生,但是要完全做到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包含的方面較多,如學生個人音樂實踐、理解能力,學生的思維,學生個人素質等方面的不同,就會給教師的教學實踐帶來一定的難度。通過實踐,教師把班里的全部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各組學生在性別、興趣、音樂能力等方面合理的搭配,使組內成員差異性和互補性得到改善,小組之間進行公平的競爭。
如在教師教授《牧歌》時,欣賞音樂后,在學生表現歌曲教學環節中,及時的指導學生共同討論研究用演唱、舞蹈、樂器伴奏、身勢等多種形式來表現《牧歌》的旋律。后讓學生分組合作表演,分組時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使特長生、學習困難生都按各自的實際,各顯其能,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綜合評比。如在進行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歌教學中,將與此歌曲有共同節奏、旋律特點民間舞蹈引入課中,即興表演,學生們在觀看表演后,再來演唱這首歌曲,教學效果非常明顯。
在音樂欣賞課中,教師應運用多種多樣靈活的教學手段、方法使學生獲得情感的體驗,老師可以在教學中選擇一些膾炙人口的名曲,如巴赫、貝多芬、莫扎特等的作品,引導學生直接接受音樂的感染。在教學中運用反復欣賞的方法,學生會聽出不同的樂器、作品的段落、曲式結構、作品的風格等,可以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學習音樂的興趣。再就是可以通過音樂的要素來讓學生進行情感的體驗,使學生親自感受到音樂給情感帶來的一些變化。如:“抒情地”——“交響詩《嘎達梅林》的引子;“雄壯有力地”——歌劇《卡門》中的“斗牛士之歌”;學生聽了這些音樂后,就可以根據不同的情緒體驗,想象出不同的畫面。想象出“一望無邊的大草原上,草原上牛羊成群,牧民們過著自由自在的悠閑的生活”;想象出“一個壯觀的斗牛場面,仿佛看到了英勇威武的斗牛士,聽到了現場所有觀眾的喝彩聲”。也可以讓學生用自主的方式來表達、展現心中最原始的情緒體驗,學生表達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不因拘泥。也可引導學生用彩色的畫筆繪出抽象的線條、不規則的圖形或具體形象的實物實景來表達;還可用自己已經學習過的樸實或華麗的文字、詩歌、散文等形式來表達;更可引導學生用身體動作、舞蹈片段、肢體語言來表達和展現。接下來,可以一邊讓學生再聽音樂作品旋律,一邊用自己的語言簡介作品背景,從而逐漸揭開音樂旋律的神秘面紗,使學生領會每一首音樂作品都不是無緣無故產生的,它們的背后都有一段動人的故事,讓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并有了積極探索音樂內涵的動力。
音樂創作教學內容在中小學的音樂活動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是課堂教學中難度較大的內容之一。如果授課教師在課堂活動前有一個比較合理的方案設計,就能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比如,在“節奏”教學中,引導學生用自己獨特的動作表現節奏,讓學生學會劃拍讀節奏,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動作來表現節奏,要與眾不同,在全體學生進行了充分的展示練習后,表現的形式也各不相同。如:在《大海啊,故鄉》這一課,通過聽賞、分析音樂后,安排學生利用十分鐘時間進行對大海的背景創作,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各種材料,通過小組分工進行創作,各種具有學生個性特點的浪潮聲便出現了……
音樂是美的藝術。每一位音樂教師都有責任和義務帶領學生走進音樂的殿堂,去感受美、體驗美、理解美、表現美與創造美,塑造美的心靈,培養美的人格,引導學生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