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濤
(洛陽文化藝術學校,河南 洛陽 471002)
?
音樂對社會的影響
王雪濤
(洛陽文化藝術學校,河南 洛陽 471002)
【摘要】音樂具有對人道德、精神、情操的影響功能。從它誕生的時代開始,音樂與社會就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本文以音樂的藝術價值為切入點,重點探討了音樂對社會的影響,旨在說明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音樂藝術價值的重要性,以期利用音樂對社會的影響,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
【關鍵詞】音樂;藝術價值;和諧社會;影響
音樂是用旋律書寫的作品, 音樂反映社會生活,又給予社會以深刻的影響。在當今社會發展中,弘揚音樂藝術社會功能的正能量,對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大有裨益。如何在和諧社會發展中發揮音樂的藝術價值是當前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鑒于此,筆者對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音樂藝術價值的策略進行了初步探討。
音樂的藝術價值對構建和諧社會的影響巨大,從音樂的藝術價值上看,其影響分別是協調多種社會關系、提升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加強國際間的交流合作,其具體內容如下:
(一)協調多種社會關系
社會關系不是由單一的某種關系構成的,多種關系構成社會體系,使得社會體系較為復雜,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產生情感上的溝通和理解,離不開音樂的橋梁作用。通過音樂交流實現心靈的交流,最容易使人產生情感上的溝通和聯系。音樂的藝術價值,在民族音樂中表現為民族音樂文化,提倡弘揚民族音樂文化,即通過民族音樂文化的學習,了解多種文化結構下的民族音樂,更多地使我們更多地了解五十六個民族人們的民族情感,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因此,協調多種社會關系是音樂的藝術價值對構建和諧社會的影響之一。
(二)提升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音樂的藝術價值對構建和諧社會的影響還表現在提升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音樂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具有促進作用,通過音樂審美實踐,發揮音樂對社會經濟的促進作用,其具體表現為可以培養人們熱愛美的心理定勢和審美價值定向,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得以并存和提升,以便對社會的美和丑做出客觀、合理的評價。
(三)加強國際間的交流合作
加強國際間的交流合作也是音樂的藝術價值對構建和諧社會的影響。當今世界并不太平,種族歧視、大國欺凌弱國小國等時有發生,其原因就是缺少溝通和交流。透過豐富多樣的音樂文化,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人民的生活、風俗文化、審美情趣等,因為了解才能更好地促進友誼的發展,進而加強各國間的交流合作。因此,探索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音樂藝術價值的策略勢在必行。
構建和諧社會與發揮音樂藝術價值密不可分。為進一步發揮音樂對社會的影響力,在了解音樂的藝術價值對構建和諧社會的影響的基礎上,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音樂藝術價值的策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下文將逐一進行分析:
(一)弘揚民族音樂文化
優秀的音樂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精神的象征和標志。弘揚民族音樂文化是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音樂藝術價值的策略之一。音樂中的民族情感促使各族人民審美心理的溝通和共鳴,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音樂藝術價值,離不開弘揚民族音樂文化。在具體做法上,如合唱、合奏、社區的文藝演出等,便能感受到群體和諧的氛圍。這種氛圍有益于個體和群體的交往、合作,有益于融洽人際關系。
(二)以音樂審美實踐活動指導社會行為
人文音樂有助于凝聚社會精神。以音樂審美實踐活動指導社會行為是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音樂藝術價值的有效途徑。從音樂審美實踐上看,音樂的形態美、情態美和意境美,其中,音樂形態美的審美功能在于可以給人聽覺上的愉悅、幻想力的發揮、情緒上的期待。音樂情態美的審美功能在于它對人類情感交流、體驗、宣泄、調節等需要的滿足,這種審美體驗融入心靈,可以起到純潔心靈的作用。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繁雜和疲憊都會一洗而空,進入一種更放松的狀態。音樂意境美的審美,則通過音樂傳達的旋律營造意境,在此意境中舒緩人們壓抑的狀態,恢復生命本來的意義。由此可見,以音樂審美實踐活動指導社會行為,可以使人們在先進審美理想的引導下,以美的法則來塑造自己、以美的規律來改造世界,使社會結構、生活環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協調在美的旋律中。
(三)開展跨文化音樂交流活動
在構建和諧社會中,開展跨文化音樂交流活動是發揮音樂藝術價值的又一舉措。在文化多元化的時代,發揮音樂對社會的積極作用,應在世界范圍內建立起一種平等對話的跨文化音樂交流,使音樂藝術能夠被作為獲得世界性理解與同情,這樣世界性的音樂交流相互融合取長補短,豐富了音樂的內涵,有助于音樂多元化的發展,從音樂對社會的影響上看,它們可以用來緩沖種族、宗教、社會和政治集團之間的敵對關系,改善使僵持對峙的關系,有助于相互寬容,發展友誼。
總之,音樂對社會具有重要的影響,且音樂對社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音樂的藝術價值發揮在和諧社會中是一項綜合的系統工程,我們在意識到音樂的藝術價值對構建和諧社會的影響時,應通過弘揚民族音樂文化、以音樂審美實踐活動指導社會行為、開展跨文化音樂交流活動等多種社會實踐方式,最大可能地發揮音樂對社會的影響力,進而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戰麗.音樂社會學視閾中的二人臺的發展[J].戲劇文學.2012, (04).
[2]孫麗娟.音樂社會學視角下的社區文化建設[J].大舞臺.2012, (03).
[3]張子婧.論音樂藝術與社會經濟發展相互關系[J].山西農經.2015, (10).
[4]曹玲玉,方慶.論傳統音樂文化的德育價值及現代啟示[J].音樂創作.2015,(12).
作者簡介:王雪濤(1984.01—),女,河南省洛陽市人,助理講師,大學本科,研究方向:古典音樂與現代音樂表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