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磊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藝術學院,重慶 404100)
手風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質”探究
鄭 磊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藝術學院,重慶 404100)
在手風琴演奏學習過程中要學習各種演奏技能,因此對手風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質要求比較高,一名合格的手風琴演奏者要具有多種心理要素的活動協調的能力,穩定的心理素質是手風琴演奏的重要保證。所以,本文就手風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質進行了研究,為手風琴的穩定演奏提供了保障。
手風琴;演奏者;心理素質
手風琴演奏是表演藝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演奏的過程中包括生理和心理素質過程,在學習的過程中,每到考試或者匯報演出的時候,就會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容易產生緊張情緒,從而影響正常的演奏水平,因此對手風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質進行了探究,從而發揮正常的演奏水平。
緊張心理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心理,對于手風琴演奏者來說,用平靜的心情去演奏,演出的效果是比較平淡的,缺乏激情和感染力;如果心情過于激動,達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就會出現極度興奮和緊張的情緒,在生理上表現為心跳加快,容易出汗、四肢無力和表情僵硬等現象,在心理上表現為記憶緩慢、反應遲鈍、注意力分散等現象,直接影響演奏的水平,在手風琴演奏上就會出現表演蒼白、出現停頓、出現錯誤等現象,在表演的過程中容易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就容易出現緊張的情緒,導致演奏過程中不知所措,影響彈奏技術的發揮,這就是常說的心理素質,只有適度的緊張和興奮,才能有完美的演奏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適度的緊張可以讓表演更好,當緊張超過一定的程度后,才會導致表演失常。
手風琴演奏者要有強烈的演奏欲望,才能在公眾場合完美的演奏,把音樂中的思想情感充分表達出來,有創造性的表達自己的情感,因此要培養演奏者有目的、有意識的演奏,培養演奏者的心理素質。
好的音樂作品,不僅要有巧妙的構思、創作,還要有演奏者精湛的表演、展現出作品的情感,樂譜中的音符,要通過演奏者來表現樂譜的生命力,演奏者在表演的過程中,既能體現作曲家的思想,還能補充自己對樂曲的理解和感受,給作品賦予新的生命。
優秀的演奏者就像情感的訴說者,把音樂的樂譜中的內容通過演奏的方式,把樂譜中的情感形象的表現出來,從而感染聽眾,演奏者是音樂的表達者,作為手風琴演奏者的最高藝術成就就是:通過演奏表達出一切想表達的,演奏者實際上是通過人腦思維作用的結果,思維的邏輯是對演奏實質的認識,手風琴通過藝術創作和演奏是以塑造藝術形式為主要任務,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演奏才能準確表達出作品的情感。
演奏者希望通過自己的演奏來詮釋音樂的藝術性,把做好的音樂分享給觀眾,很多演奏者都過分追求完美而影響到演奏的效果,很多聽眾不會在乎演奏過程中的小瑕疵,通常都是演奏者把一點小失誤無限放大,給自己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更加容易造成失誤。
(一)想象
手風琴音樂藝術的領域已經比較廣,豐富多彩,如果演奏者不用心體驗,就不能感受到作品的豐富多彩,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要讓演奏者進入到音樂的心理境界,演奏者的心理境界是一個獨立、多維的整體,是演奏者把作品的文學性和旋律作為情感的基礎,通過大腦的想象形成,樂曲的特定主體內容、表現形式和演奏音響,從而形成特定的心理境界,演奏者可以從作曲家的音符中直接感受到音樂中的表演藝術。
(二)心理活動及注意力
演奏者在表演的過程中,要有正確的心理活動來對待演奏的作品,通過演奏的操作來表現音樂作品的情感,演奏者的心理活動主要集中于音樂和演奏者的操作,從而排除其他的干擾和刺激,所謂演奏者的心理的指向和集中就是演奏者的大腦活動對演奏的注意力、想象、情感、思維等方面的調節和控制。如果演奏者對演奏過程中的環節和注意力等失調,就會出現對音樂的控制,容易導致演奏過程中的故障,影響手風琴演奏的效果,對手風琴演奏的流暢、連貫和準確性都有一定的影響。
(三)內心視覺形象
內心視覺形象就是指所感受的形象,具有先民性、穩定性和完成性,由于內心視覺形象主要來源于感性的認識,內新視覺形象可以變為觀眾能夠接受、理解的具體形象,音樂的內心視覺形象主要包括情緒、感情、興趣等,這些在手風琴演奏過程中有重要的意義,沒有音樂的內心視覺形象就沒有音樂的流動,音樂也就喪失了思維,對于演奏者來說,如果進入了演奏的狀態,外界因素不會對演奏者造成影響,可以演奏情感飽滿、有感染力的音樂,給聽眾一場聽覺盛宴。
(四)內涵的挖掘
在手風琴的演奏過程中,樂器的音響效果對人的器官有一定的刺激,很多表演者通過動作、表情等,來表現作品的情感,從而使聽眾加深對作品的了解,在演奏的過程中,演奏者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不斷挖掘和體驗音樂的內涵,在用自己的方式展示給聽眾,如果不重視音樂想象力的培養,演奏者就不會全身心的投入到音樂的表現中,注意力會轉移到怕彈錯、怕中斷等其他方面上,越有這種心理就越容易出現錯誤,容易導致演奏失敗。
綜上所述,手風琴演奏對注意力和創造力的要求比較高,是一種記憶力、想象力、反應力等于一體的演奏活動,需要傾注內心的情感,演奏者要增強演奏的信心,排除心里的雜念和外界因素的干擾,全身心的投入到手風琴演奏中,及時調整演奏中的心理情緒,從而表現出音樂的藝術性,要培養演奏者的良好演奏心理,這樣才能更好的展現出手風琴的演奏藝術。
[1]張雅琳.手風琴演奏心理因素分析與教學訓練[J].戲劇之家,2015,(24).
[2]王欣欣.淺談手風琴演奏時的心理素質問題[J].牡丹江大學學報,2009,(01).
[3]李燕.談手風琴演奏中“緊張心理”的科學應對[J].歌海,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