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靜
(徐州工程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0)
高校鋼琴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途徑分析
陳 靜
(徐州工程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0)
隨著社會環境的不斷變化發展,緊隨而來的是各種挑戰和沖擊,在高等院校中,創新性人才的培養已經成為其重點任務。音樂教學是高等院校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渠道之一。在多元化背景下,高校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經成為其重要課題。文章以高校音樂教學中的鋼琴教學為分析對象,探討音樂教育中鋼琴教學的現狀,以及在培養創新能力中的重要現實意義,最后闡述了鋼琴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路徑。
高校;鋼琴教學;創新能力;培養途徑
(一)創新能力是素質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
創新能力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也是適應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高校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教育發展趨勢。由于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競爭態勢也日趨白熱化,人才市場處于不飽和狀態,出現供大于求的現象。在此背景下,社會對高等院校人才的要求更為嚴苛。創新性、不可替代性人才才能夠滿足社會經濟發展要求和競爭激烈的市場。我國教育法也明確規定,高校教育職責就是培養實踐能力強、創新思維好的高級專業人才,以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和科學技術文化平臺的建設。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促進素質教育發展的重要內容。
(二)創新能力是鋼琴教學的重要目標
音樂教育是培養創新能力的重要方式,其中的鋼琴教學可以促使學生構建具象與抽象思維,有提升鋼琴專業技藝和藝術審美的雙重功能。高校音樂教育中,鋼琴教學課程既是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也是高校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過程,順應了國家創新人才培養方向。因此,鋼琴教學對高校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在多元化社會中,鋼琴藝術形式目不暇接,其受歡迎程度較高,涉及范圍廣。高等院校中也會隨著時間推移而不斷更新鋼琴教學模式,鋼琴藝術在我國也得到了較大發展,但目前鋼琴教學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其發展中的不足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第一,高校鋼琴教師對高校、專業及教材的培養目標不明確,不清楚社會到底需要什么人才,因此在培養過程中會偏離培養目標,具有盲目性。因此鋼琴教學中由于目標的偏差,教學內容的重難點也會有所不同。例如,傳統鋼琴教師會非常重視鋼琴理論知識、鋼琴的技能,但在創新能力上卻很欠缺,在教學中沒有培養創新能力的內容。長此以往,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也存在單一性、片面性,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目前經濟市場的需求及課改理念的變化,社會不僅僅需要知識型人才,更需要集專業性、技術性及智慧型的綜合性、創新性人才。鋼琴教學過程中,也需要以此為目標積極響應國家及社會要求。第二,教學模式不適合當代學生,學生對鋼琴的積極性只停留在表面。由于教學方式單一枯燥,學生無法被鋼琴教學內容吸引,也不能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不利于學生吸收新知識,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第三,教師是鋼琴課堂的主體,忽略了學生自主性。在應試教育中,教師一直是課堂的主宰者,教學內容、方式、時間等都是由教師一手掌控,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其自主性受到很大的制約。基于此,學生會形成固定的思維模式,按部就班,毫無創新性可言。第四,高校不斷擴招學生,但對學生的教育方式、鋼琴訓練模式并未發生變化。學生的人數增加,采取同樣的教學方式就不能適應該教學環境,教師不可能進行一對一指導,也只能采用多數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進行教學,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學質量,也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質量,不利于高校音樂教育目標的實現和高校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一)擴展鋼琴教學內容
創新能力不只是來源于問題研究,也需要學生擁有較寬的知識面、深厚的知識基礎,在此基礎上才能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相比于傳統鋼琴教學方式,應該進一步拓展知識內容,明確教學目標,結合音樂理論性知識、文化知識等,創新鋼琴演奏技巧,不僅讓學生學會彈奏,還讓學生學會創作。例如,鋼琴教學中,學生有足夠的鋼琴背景知識及其文化,才能在此基礎上領悟鋼琴文化的深層次涵義,可以用自己獨特鋼琴藝術語言表達情感。同時,應該將即興伴奏等內容融入鋼琴教學內容中,讓學生始終保持緊張狀態,促使學生主動、反復進行鋼琴練習,領悟其中的蘊意。強化對和聲、旋律的理論性指導與分析,理論結合實踐促進學生創新力和想象力的發揮。此外,鋼琴教學中還應重視鋼琴曲的教學,確保教學氛圍寬松、有效性。例如教學中相互融合古現代作品、東西方作品,讓學生在對比學習中獲得實踐性知識。
(二)改變傳統鋼琴教學理念
在以往的鋼琴教學理念中,教師才是課堂的主宰者,而學生僅僅是知識接受者。在如此情況下,學生的鋼琴學習積極性大大降低,不能充分發揮出學生的創新性、能動性。在素質教學中,教師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學生才是課堂的中心,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應該圍繞學生進行,教師要發揮出引導性作用,做好學生的釋疑解惑工作。第一,教師的工作重點轉移,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重視學生的鋼琴實踐,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想象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第二,以人才發展觀為指導,更新教學觀念,尊重學生主體性,給予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和權力,教師和學生形成平等、自由、民主的關系。在自由平等的課堂環境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會有很大的提高。第三,分數不再是評估教育質量的唯一方式,其評估準則、評估內容應該具有全面性、立體化和多樣性,共同構成完整的系統評價體系,考核的不僅是學生基本知識,還是學生創新、即興能力。第四,啟發式和開放式教學模式應當成為教師首選教學模式。因為鋼琴教師把學生看做是學習的機器和容器,不間斷的灌輸音樂知識及鋼琴技能等,此過程具有很強的機械性,學生的學習激情被磨滅殆盡。在新的教學課堂中,教師不再把握課堂主動權,而是將主動權給學生,師生共同營造愉快、活躍的學習氛圍,相互交流、啟發,成為教與學的統一整體。
(三)提升高校鋼琴教師的綜合素質,更新教學模式
鋼琴教學中不僅需要改變教學觀念、拓展教學內容,還應該提高高校鋼琴教師的綜合素質,建立一支專業素質強、綜合素質高、音樂素養好的鋼琴教師隊伍。鋼琴教師應該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不斷充實自己,獲得新知識。學校也可以向教師提供專業學習機會,如在更高層次學校和音樂機構中學習的機會、國外鋼琴學習交流機會等,不斷拓展教師的視野范圍,還可以汲取其他優秀鋼琴教學方模式,結合本校情況,融入自己課程教學中,形成自己獨特、有效的教學方式。高校在擴招的同時也要認識到鋼琴教學方式轉變的迫切性,要主動采取方式促使鋼琴教學模式發生適應性變化,讓其與鋼琴人才培養目標相符。例如,在現代數碼鋼琴發展的時代,需要投入更多的網絡教學設備,保障鋼琴教學順利進行。從教師群體來看,要實現現代數碼鋼琴的跨越式教學,就需要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演奏能力及音樂素質,掌控多媒體設備,以此才能給予學生編配和即興創作指導。
(四)更新鋼琴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創新潛力
學生的創新潛力、學習能力的拓展離不開創新創新能力的培養。在鋼琴教學中,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創新設置教學情境,進一步豐富教學方式和活躍教學課堂,讓教師、學生在情境中掌握鋼琴、曲譜特點與風格,讓雙方都能夠感受到鋼琴的魅力,提高鋼琴學習的積極性。當學生對樂譜、鋼琴產生了獨特體會時,會主動探索作品內涵,形成獨特見解。學生面對問題時,會主動思考,找尋資料以獲得答案,學生可以體會到獲得知識的成功喜悅。學生遇到問題后尋找答案未果,會主動向老師尋求幫助,教師再進行適當點撥和輔導,學生對該知識點的理解也就越深刻,改變了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學生化被動為主動,自主學習鋼琴知識、背景及風格迥異的作品,激發學生的、鑒賞力、創造力和演奏能力。
創新能力是素質教育的必然發展趨勢,高校音樂教育及鋼琴教學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因此在高校鋼琴教學中,教師要明確鋼琴教學對創新能力培養的現實意義,在目前鋼琴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在實際應用作出改變,才能提高高校學生學習能動性、創新性,不斷促進高鋼琴教育的進步發展。
[1]田甜.關于在高校鋼琴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幾點思考[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4):96-97.
[2]蔣艷.高校鋼琴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J].音樂時空,2015,(02):177.
[3]肖然.高校鋼琴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神州,2014,(05):112.
[4]把姝艷.學生創新能力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培養[J].通俗歌曲,2015,(10):195.
[5]席萌.鋼琴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徑[J].音樂天地,2010,03:50-52.
[6]孫曉英.高校鋼琴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探討[J].音樂時空,2016, 08: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