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夏
(咸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高校校歌與中小學校歌創作之對比研究
袁小夏
(咸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自古至今,校歌就是一所學校的價值支撐,靈魂所在。校歌所具有的獨特魅力使得不同年齡段學生找到各自的情感認同。通過對高校和中小學校歌進行對比研究,從不同的方面和角度為切入點找出彼此的共性與個性,并結合創新這一理念,深入探討校歌所存在的一系列現實的問題。
高校校歌;中小學校歌;對比研究
(一)地域環境
校歌的創作與學校的地域環境有著很密切的關系,經常會引用某一地域名稱或建筑名稱及學校的名稱等等。無論是高校校歌還是中小學校歌,它們的歌詞都與學校所處的地理位置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學校的校園環境,文化氛圍都需要融入歌詞之中。因為校園環境不僅能影響到學生,而且能直接影響到校歌歌詞與旋律的創作。例如:咸陽師范學院的校歌前兩句“渭水泱泱,北莽蒼蒼”,“渭水”“北莽”這兩個詞就是很好的見證。
(二)發展趨勢
一般校歌在結尾部分總是會表明學校發展的趨勢,指明努力的方向。對于今后學校、老師、學生努力的方向,奮斗的目標,集思進取的精神都會或多或少的予以體現。例如清華大學校歌“自強、自強、行健須自強”;冰溪小學校歌歌詞“我們誠實,我們好學,我們健體,我們進取,努力求知成棟梁”,充分體現出學校的發展趨勢以及對學生的美好期望。
(三)辦學宗旨
每一所學校都有自己的教學模式,辦學宗旨。校歌的創作要能清晰反映出學校的教學特色,明確體現出學校的辦學宗旨,展現其核心價值理念。例如咸陽師范學院校歌“讓青春見證記憶滄桑,科學發展鑄輝煌、鑄輝煌”,就明確的體現出其“科學發展”的辦學宗旨和教學理念。
(一)歌詞創作
中小學校歌創作選取的歌詞往往是較為通俗易懂、簡單明了的,并且符合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易學易唱。而高校校歌創作在歌詞方面通常會比中小學校歌歌詞寫作更為復雜一些,更加側重于精神層面的表達,寓意更為深刻。通常來講,高校校歌創作更加符合高校大學生的情感認同和價值取向,與中小學校歌創作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二)體裁風格
高校校歌創作所選取的體裁和題材都更加的寬泛一些,比如慷慨激昂的進行曲等。而中小學校歌創作由于要更加的符合、貼切中小學生的心理發展需求,在體裁和題材的選取上比高校校歌就略顯簡單許多,這樣也更加有利于中小學生的學唱和理解。
(三)調式調性
高校校歌創作在調性上也是較為復雜的,比如說在創作中可以更多的涉及到離調、轉調等手法。同時在音域上也是更加的寬泛一些,最高音與最低音之間的跨度也是更大一些。與之相反,中小學校歌創作在調性安排上是比較單一的,很少會涉及到轉調、離調這些手法,因為校歌的創作要充分的考慮到學生的需求與適應能力,中小學生在他們現階段的知識水平上還不能深刻的接受理解這些較難的創作手法,同時調性的單一反映在音域的跨度上也是較為簡單的,對于沒有受過專業音樂訓練的中小學生來說,跨度較大的音域是比較難接受的。
(四)音樂形式
音樂形式對于歌曲創作來說無疑是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高校校歌創作音樂形式多種多樣,有齊唱、合唱等演唱形式,有的校歌會在齊唱的基礎上融入男女獨唱或是領唱,有的校歌會在合唱的基礎上進行分聲部演唱,也有的校歌為了追求完美會在音樂創作時加入很多民族樂器或是交響樂等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而中小學校歌創作在音樂形式上,以齊唱居多,分聲部合唱很少,因為齊唱更加符合中小學生的歌唱需求,也更能體現學生團結合作的凝聚力。
(五)情感表達
無論是高校校歌創作還是中小學校歌創作都要體現出一定的價值取向和情感認同。由于高校學生和中小學學生的身心發展各自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那么在彼此的價值取向和情感認同上不可避免的存在著很大偏差,所以無論是高校還是中小學在校歌創作上都要充分尊重學生主體的不同差異,在此基礎上進行校歌的創作,這樣才能使得校歌的情感表達更加貼切真摯。
校歌是學校的精神象征,是校園文化的價值載體。無論是高校還是中小學在校歌創作上都存在著很多的共性與差異,在上面的章節里從不同的角度為切入點,對高校校歌創作和中小學校歌創作進行了對比研究,并根據當下校歌創作中遇到的種種問題進行分析與總結。希望我的這些微不足道的淺解能夠對今后的校歌創作盡一點微薄之力,也希望我們的校歌在今后能發展的更好,讓更多的人了解到我們的校歌;讓更多的人喜歡上我們的校歌;讓更多的人體會到我們校園文化的獨特魅力。
[1]馬軍.近代中國高校校歌選[M].上??茖W院出版社,2006.
[2]趙亞平.校歌的特點、作用、演唱初探[J].音樂教育,2005,(8).
[3]李勁峰.關注校歌:應回歸校園文化的本質來源[J].新聞評論,2007,(3).
[4]蔡銀寅.從校歌到校園文化[N].光明日報,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