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昕
(延邊大學藝術學院,吉林 延邊 133000)
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在民族音樂文化傳承中的作用
于 昕
(延邊大學藝術學院,吉林 延邊 133000)
在當前的音樂文化背景之下,音樂教育本身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和精神內涵,注重增強音樂教育對于人文內涵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夠賦予音樂應有的生命力。在民族音樂文化傳承過程中,應該吸收多元文化中的精華部分。本文首先對于音樂文化和音樂教育的內涵進行解釋說明,從而闡明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對于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影響。希望能夠通過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方式,傳承當前的民族音樂文化,并且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音樂文化內核。
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民族音樂;文化傳承
在經濟全球一體化趨勢下,各個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日趨頻繁,音樂文化交流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音樂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已經走出國界走向世界。在當前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之下,實現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是當前音樂教育者的責任,雖然地域、文化、語言差異等因素能夠影響民族音樂的傳播與交流,但是民族文化中的優秀成果卻能夠打破界限實現融合。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對于提升音樂文化素養,開闊音樂文化視野具有重要意義,在音樂教育實踐過程中,善于將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理念真正融入到民族音樂文化傳播之中,才能夠提升民族文化的思想水平,提高全民族音樂文化的鑒賞能力。
音樂教育和音樂文化具有錯綜復雜的聯系,音樂教育是實現音樂文化傳承的重要方式,雖然音樂教育和音樂文化之間緊密相連,但是兩者由不能等同。
(一)音樂文化的內涵
音樂教育是音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文化的質量和水平將會對音樂教育產生、發展、形態造成重要影響。從音樂文化精神的角度來看,音樂教育和音樂文化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音樂文化制度應該包含音樂教育活動,高校開展音樂文化教育必然需要遵從一定的制度和模式,科學、系統的音樂教育模式對于提高學生的音樂水準和音樂鑒賞水平具有重要意義。音樂教育的開展應該遵循多元化、立體化、系統化、科學化的原則,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對于提升民族音樂文化競爭力具有重要影響,也是推動民族音樂文化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方式。音樂文化的形成、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民族傳統文化,從中能夠找到民族傳統文化的影子,也能夠反應不同時期下文化背景的特點和形式。從興趣特征、傳統特點、價值觀念的角度對音樂文化進行剖析,就能夠發現本民族特色的精神標簽,民族文化是音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我國人類文明的巨大精神財富,民族文化對于音樂教育的產生和發展都將產生重要影響。
(二)音樂教育的內涵
在音樂文化傳承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著名的音樂家索哈爾曾經說過,音樂文化包括四個部分:音樂機構、音樂活動、音樂教育、音樂傳統。所有的人類文化中都包括教育成分,音樂文化是音樂教育的組成部分。音樂文化中音樂教育活動是不可獲取的部分,音樂教育的形態多種多樣,科學、系統的音樂教育往往能夠激發學習者巨大的潛能。
(一)增強了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的凝聚力
任何時期政治、經濟、文化之間都存在必然的聯系,只有政治、經濟、文化相互協調才能夠實現社會的發展進步。音樂教育既蘊含了豐富的民族內涵,同時還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趨勢,這是中華民族自身凝聚力的體現。在音樂文化傳播過程中,能夠使得該時代的人統一音樂價值觀念,從而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在多元民族音樂文化的形勢下,進行多元音樂教育,必然能夠提高整個民族的精神觀念上的統一,同時還能夠培養起同時代人相似的記憶和感受,有利于拉近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才有合理的教學方式,把握當今時代音樂教育的發展方向,只有這樣才能夠將多元音樂元素融合到現代音樂之中,從而增強音樂文化的凝聚力。
(二)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是民族音樂文化傳播的主要方式
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是民族音樂文化傳播發展的最重要的方式。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活動的優勢體現在:它所傳播的內容具有高度概括性,使得接受者在接受音樂教育過程中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從而使得音樂傳統的系統性得以保留,也使得音樂文化的民族風格在傳承中具有較強的穩定性,由此可以說音樂教育是音樂文化得以繁衍的重要方式,也是音樂文化傳播發展的重要手段。音樂教育者在傳播音樂文化的過程中往往具有天然的選擇性。音樂教育通過對音樂文化進行選擇與整理,從而將音樂文化中能夠滿足社會需求、反應社會心理發展水平的音樂作品得以保留傳承。音樂文化本身是一種文化現象,是一種時代發展過程中留下的精神財富。
音樂文化的存在形態直接影響了音樂教育過程中文化的表現方式。在音樂教育過程中只有針對性的進行音樂文化教育,才能夠將現存的多元音樂文化傳承與發展下去,多元文化教育方式對于推動文化創新具有重要影響,也是增強民族音樂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方式。只有在現存音樂文化的基礎之上,充分借鑒外來民族文化中的精華部分,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價值才能夠得以實現,才能夠從整體上推動民族音樂的進步和發展。因此在未來的音樂發展過程中,一定要將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并且充分發揮其應有的音樂文化傳承作用。在吸收借鑒外國經驗的過程中,還應該注重結合當前我國民族音樂的發展現狀。在音樂教育過程中注重多元文化中的精華和當今民族音樂文化的結合,這也是未來我國音樂教育的發展趨勢。
[1]劉曉靜.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音樂教育中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J].藝術教育,2011,(7).
[2]勒茅珠瑪.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音樂教育中民族音樂傳承發展[J].音樂大觀,2014,(7).
[3]袁文.高校多元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J].中國成人教育,2014,(15).
[4]任占忠.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音樂教育中對我國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J].藝術科技,2014,(10).
[5]鄒愛民,馬東風等譯.音樂教育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6.
[6]吳躍躍.音樂教育協同理論與素質培養[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
[7]蕭梅,韓鐘恩.音樂文化人類學[M].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8]王耀華.世界民族音樂概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5.
;于昕(1990—),女,黑龍江省牡丹江人,延邊大學藝術學院2013級比較音樂學學科,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