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季英
湖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湖南 長沙 410131
?
《刑事圖像技術》課程教學模式及改革思路解析
馮季英
湖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湖南長沙410131
摘要:刑事圖像技術是公安刑偵、刑事技術人員的一項重要警務能力。因此,在相關專業教學中,刑事圖像技術已經成為其專業核心課程。尤其是隨著當前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刑事圖像技術已經成為案件偵破的一個關鍵環節。而當前的犯罪活動也日益呈現國際化、科技化與智能化的特點,使得案件偵破的過程中存在更多的問題需要解決。針對刑事圖像技術的運用現狀,一些公安院校紛紛就該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模式、考核方案等多個方面來進行教學改革與教學優化,希望可以以更加完善的教學模式來引導該課程的學習,從而提高相關專業人員的專業技能,培養更多專業素質高、實戰能力強的技術與知識共存的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刑事圖像技術;教學模式;改革思路
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使得科學技術都得到了較大的進步。然而科學技術的進步既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作用。一些不法分子將高科技作用犯罪的一種手段,為當前案件的偵破加大了難度,這也就對公安刑偵、刑事技術手段和訴訟證據質量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面對該種形式,傳統的刑偵手段有效性降低,而科技對于案件偵破的重要性提高。因此,在公安教學中,需要加強科學技術的應用,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促進新型刑偵人才的培養。在該種形勢之下,我國出臺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關于加強和改進公安教育訓練工作的意見》等諸多文件,以服務公安工作為主旨,加強內涵質量建設為目標,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為源動力,希望通過教學水平的提高,來實現公安隊伍的技術化與職業化,滿足當前打擊犯罪活動的人才需求。
一、刑事圖像技術教學現狀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全面改革與深入,公安招錄體重也有所改變。《刑事圖像技術》作為刑偵人才的必修課程,其具有較強的技術性與專業性。然而,由于傳統教學方式的制約以及社會發展背景下,犯罪者技術與設備的更新,我國當前的刑事圖像技術教學存在多種不足,主要表現如下:
(一)教學內容陳舊,知識更新進度不一致
當前的刑事圖像技術還是由建國初期的刑事照相專業發展而來,以往的刑事照相專業主要是針對刑事處理中的相片搜集與保存,而當前的刑事圖像技術則已經包涵了刑事照相、刑事數字圖像處理以及刑事錄像技術在內的公共安全圖像技術的專門學科。且伴隨著實踐運用,該課程所包含的內容會越來越多,但是,當前的教材之中,卻并沒有涉及到這些內容,而是簡單的對傳統刑事照相的論述。這樣的課程學習,難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然而這門課程本身具有的實踐性過強,這也就使得學生難以勝任其實際工作。
(二)教學實驗理論化,難以適應實踐的需求
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刑事圖像技術課程也會設計一些實驗環節。然而,在當前已有的實驗當中,存在許多的問題,主要有:第一,實驗內容設置局限性較強,與學科發展脫節。刑事圖像技術實驗項目相對較多,但是主要是圍繞著刑事照相的相關內容,而數字圖像、視頻處理、編輯處理等應用性技術,實驗課程的設置較少,基本是以理論教學為主,這使得學科實驗設計嚴重不合理,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實用性較差;第二,當前實驗室建設難以滿足實驗教學的需求。刑事圖像技術實驗包涵的內容較多,重要有光學、化學、電子、機械、計算機等學科,所以,要開展實驗需要配備綜合素質較高,業務能力較強的教師。除此之外,犯罪技術的更新需要教學設備的同步,這也是一大限制。
(三)沒有充分利用新型教學方法與手段
隨著科學技術的更新,多媒體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教學之中,多媒體幻燈片也已經基本取代了傳統的粉筆叫黑板的教學模式。但是,在當前幻燈片的使用中,主要是利用其展示圖片。比如,針對一些新型的儀器,無法用語言來傳遞給學生,就利用幻燈片將其大概形狀等表現出來。然而該種方式,實際上是無法讓學生知道這種儀器的效果,而只是一種觀摩式學習,這是對學習效率的降低。對于刑事圖像技術來說,需要利用當前多種的科學技術手段,來實現視覺、聽覺等多方面的刺激,使得課堂深動化。加之課堂教學的地點與時間都具有一定的限制性,難以滿足師生交流。
(四)現有考核方式的理論化嚴重
雖然我國在不斷的提倡素質教育,然而在考核方面卻還是沿用了應試教育的方式,也就是平時成績+試卷的方式。不否認該種方式具有一定的優越性。但是,其理論性過于嚴重,使得刑事圖像技術的學科特色難以凸顯。刑事圖像技術作為一門應用型學科,如果只是使用單純的試卷考核,根本難以評斷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與綜合運用能力。只有理論的考核也會讓學生相對懶散,輕視實驗操作,學生為了應付理論考試,都會在考試之前突擊看書,去根據教師勾劃的重點加以復習,由此可見其理論知識也未必扎實。
二、刑事圖像技術教學改革思路
綜合上文,可以看出當前刑事圖像技術課程的教學存在諸多的問題。而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教學方向錯誤。教學方向錯誤是指課程的定性與其實際教學的內容不符合。就該門課程的應用可以看出,該門課程是屬于應用型學科,所以在教學上,需要以實踐為主,然而,在當前的教學中,無論是從教學實驗還是從教學考核,其偏重的都是理論。雖然,近年來高等教育改革推進了該門課程的改進,其課程的教學理念也相對科學化,知識結構相對合理,培養模式也在不斷的變更,然而,也暴露了許多問題,需要在教學實踐中加以解決。例如教學中忽視了該門課程的本質。該門課程雖然是技術應用性課程,但課程的學習意義是為了服務社會。很多時候,教學工作者與學生都過于重視該門學科的教學成績,從而忽視了對學生思想的建設,使得一些學生學習成果好,卻并沒有服務于社會,反而成為了犯罪分子;在教學中注重教師的主導地位,卻忽略了學生的主體角色。這些都制約著該門學科的正常發展。
三、課程改革的主要內容
(一)調整教學內容的原則
在開展該課程教學時,需要充分的認識到該課程的社會地位,并就其日后可能會涉及到的應用崗位加以揣測,針對崗位性質進行分析,崗位的工作內容也需要進一步了解,從而來確定教學內容。刑事圖像技術最終是為公安刑偵服務,且該崗位的技術性要求較高。因此,在課程內容上,需要以實踐為主,理論也需要合理的設置,占有比例不宜過大。同時,該門課程涉及內容較多,不能依靠課堂的講解來滿足學生的知識需求,因此,需要開設對應的輔助課程,來鞏固該門學科所需要的多種知識內容。
(二)教學理念的變化
在當前的教學背景之下,要進行該門課程的教學改革,就必須要進一步改善教學理念。針對教學現狀,筆者認為其教學理念應該變更為以網絡、圖片、角色扮演等多種渠道,多種教學手段來調動各學生的多種感官協調,從而使得其在該門學科的實踐中,可以更加的嚴謹,且靈活。人才的培養實際上是為了提高其社會實用性,而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也需要對其思想進行建設,尤其是該種學科所使用的部門,具有公共服務性質,因此,需要鞏固學習者的服務思想。
(三)優化整合教學內容
當前的刑事圖像技術課程教學內容主要包括普通照相、刑事照相、數字圖像處理、視頻影像技術四個部分,其中一些內容的設計時間相對較早,可能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但是,在當前的背景下,已經沒有應用價值。因此,要進行教學改革,也必須要對內容進行取舍。比如普通照相中,可以適當的刪除光學技術的知識,將其散入物證照相、特種照相之中。針對教學內容的調整,才能保證教學的有效性。
(四)實驗教學的改革
在上文中已經針對當前刑事圖像技術教學中實驗教學的不足進行了分析,如果要進行教學改革就必須針對其不足加以修改。第一,調整實驗內容并且建立以案件為主導的教學方式。無論采用何種教學模式來實施刑事圖像技術教學,其最終目的都是服務于公安刑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的添入案件,案件的代入能夠讓學生有一定的新鮮感,且代入案件后可以讓學生適應日后的技術使用,提前了解該門課程的價值;同時案件具有的故事性能夠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第二,創新實驗教學方式。綜合上文可以看出,該門課程實驗需要綜合性專業技能較高的教師來進行指導,然而在實踐中該種人才的數量不多,因此,其師資必然會存在問題。面對該種狀態,優化實驗教學方式,對其加以創新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五)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
在我國當前的刑事圖像技術課程學習上,學生的學習態度將會直接影響該門課程的教學開展與教學質量。就目前來說,學生在選擇刑偵相關的專業,一般都是出于自身的興趣或者想要日后從事相關工作。首先,如果學生是出于興趣選擇相關專業,那么在后期的學習中會出現兩種狀況,要么就是積極性較高,學習態度好,學習效率也較為理想;要么就是認為學習與想象的課程不同,從而逐漸喪失學習興趣,學習效率逐漸降低。其次,學生是為了日后就業所選擇的專業。無論是上述的哪種狀況,學生在學習時,都可能會具有一定的排斥心理,而排斥心理的存在,會讓學生學習效率與質量下降。因此,筆者認為,在開展該門學科教學時,應該先了解學生選擇專業的目的,然后就目的引導教學,從而使得教學質量得到有效地提高。
四、結語
通過教學模式的改革,去構建一個更加適合當前教育需求與社會需求的教學模式,從而使得新的教學理念能夠融入教學之中,教學設計與教學方式得到合理的優化。在傳統的教學中,過于重視理論的灌輸,然而公安刑偵的相關專業都有一定的技術性要求。因此,傳統的教學模式需要進行改革,才能更加適應當前的人才需求。在教學改革時,需要注重基礎實踐與綜合訓練的結合,注重場景模式的設計,這些對于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習能力的發展都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在教學改革時,必須以當前的用人需求為準,適應公安招錄培養體制改革下的課程教學需求,使得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更為扎實,專業技能熟練化,能夠充分應用于實踐之中,滿足公安部門對于社會穩定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陳昭.刑事圖像技術本科實驗教學分級改革之思考[J].凈月學刊,2014,01:124-128.
[2]蔡競.刑事圖像處理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14,05:188-189.
[3]李博.刑事圖像技術課程多模態化教學模式探究[J].法制與社會,2014,25:215-217.
[4]姚園園.刑事圖像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J].鄂州大學學報,2013,S1:120-122.
[5]王文,皮建華,代勇.刑事科學技術專業綜合實驗實訓的構建[J].四川警察學院學報,2013,01:98-104.
[6]張大治.政法院校招錄體制改革背景下的刑事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教學內容構建[J].四川警察學院學報,2013,02:97-100.
[7]張穎.談公安院校刑事圖像學的教學改革[J].遼寧警專學報,2012,02:99-101.
[8]王蓉.以實戰需求為導向加強刑事技術專業的教學改革[J].貴州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12,06:72-76.
[9]劉卉.警察教育新模式下的法學課程建設思路[J].河南社會科學,2009,04:165-169.
中圖分類號:D918.2-4;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5-0283-02
作者簡介:馮季英(1972-),女,湖南瀏陽人,中共黨員,湖南師范大學法學理論方向,碩士研究生,現任湖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司法系教師,法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