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樂
(西北師范大學,甘肅 蘭州 730070)
流行音樂初期創編
張之樂
(西北師范大學,甘肅 蘭州 730070)
流行音樂初期的創作與編曲是當代音樂人共同所關注的話題。這里的“音樂人”指18到22歲年齡段初步學習音樂創作與編曲的新生代。流行歌曲的創作是指以贏利為目的所創作的歌曲,其藝術性通常會低于商品性。流行音樂的編曲是在創作的基礎上,通過編曲的技巧,讓商品性的音樂更具有藝術性。
流行音樂;創作;編曲
(一)愛唱歌的人
平時自己會即興哼唱旋律,自己不懂五線譜,也不會記譜。他們一般會用錄音設備,把自己即興哼唱的旋律記錄下來。再找其他人將旋律的譜子扒出來,找到會樂器的人,簡單的編曲。建議可以學習五線譜或簡譜,自己嘗試著去扒歌曲旋律聲部的譜子。
(二)會寫詞
不會寫旋律的人。首先會找一個寫旋律的人,將自己的歌詞寫成一個個方整的段落,將你想要的曲風,節奏型告訴寫旋律的人,溝通合作。建議平時多看看基本樂理,嘗試著根據歌詞,即興一段旋律,通過錄音設備采樣后,進行扒譜。
(三)非常善于寫旋律,卻不會寫詞的人
首先,會找一個寫詞很厲害的人。進行溝通合作,根據歌詞的布局與表達的情感,進行創作。建議多讀古詩或方整性詩詞,了解并學習十三轍。
(四)會寫旋律,且會樂器,但是不懂和弦的人
可以嘗試多看一些和聲教材,進行學習,自己嘗試的在已有的旋律上加入不同的和聲,多聽和聲的色彩效果,將和弦的走向與色彩記錄到大腦中,時間長了會熟能生巧。
首先,流行音樂中,編曲和作曲是兩個概念,會作曲的人不一定會編曲,會編曲的人一定會作曲。也就是說編曲對個人的音樂素養很高,不只是簡簡單單寫一條旋律那么簡單。會編曲的人往往會多樣樂器,懂得運用和聲及曲式的多樣性,將人聲與器樂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其次,編曲是建立在成型的創作旋律之上,或者是將成型的歌曲,進行重編。這使得一個單旋律歌曲,利用和聲,曲式,音色的對比對接等方面,使歌曲色彩上更豐滿,樂思表達的更形象,結構上也更完整多變。最后,編曲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歌曲的最后效果,這也是在流行音樂中創作的最重要的部分。一條旋律可以通過不同的和聲,曲式,伴奏音型,選用的樂器音色,達到多種效果。一定切記的是不管怎么去編曲,要和樂思達成一致,不能將歌詞很憂傷的歌曲編配的很歡快,這樣會失去他僅有的藝術性。
(一)按照聲部劃分
共有4大塊,分別是:高音聲部, 中音聲部,低音聲部,節奏聲部。
(二)歌曲的和聲部編配
和弦:按照和諧音程關系排列起來的三個或三個以上的不同的音的結合。
(注意一種特殊和弦:搖滾電吉他的金屬五和弦只有根音和五音兩個音組成)。
和聲進行:進行幾個音組合成合音并使這些合音形成連續的進行(在流行歌曲中可理解為和弦進行)。
織體:理解為節奏型的基本筐架(該詞不常使用)。
歌曲中和聲部的主要幾種存在形式:
完整和弦:將和弦音同時奏響。這是種最常見的方式,在鋼琴和吉他掃弦上最易見到。分解和弦:將和弦音分解成一個個(或幾個)的音輪流演奏,在鋼琴和吉他分解上最易見到。不完整和弦:演奏和弦時省略部分和弦內音,以呼應歌曲的感情需要。和弦琶音:這種形式介于完整和弦和分解和弦之間,根據歌曲的感情需要給出一種漸慢結束的感覺。一般用在樂句結尾和歌曲結束,在和聲聲部中,各種方式可以混合存在,不同的樂器則有不同的和聲表達方式。各種方式可以混合存在,不同的樂器則有不同的和聲表達方式。和聲聲部可以說是用來連接歌曲中高音和低音的,同時包含了高音和低音。也能形成旋律和夾帶旋律,這是歌曲中最為復雜的部分。
(三)歌曲中和聲部的基本編配法則
和弦根音:在歌曲中由電貝司彈奏該小節的和弦的根音,獲得協和。渾厚的音響效果,和聲功能明確,缺點在于根音反復,彈奏使效果過于單調。和弦內音:在歌曲中由電貝司彈奏該小節的和弦內音交替進行,使聲部更具動感并且和諧。旋律低音:在歌曲中由電貝司彈奏低音Solo或者在強拍根音后面插花來連接下一小節,一般演奏低音旋律的音階位置要比根音高一個八度。特殊奏法:電貝司特殊彈奏方法,可用來敲打琴弦使其發音具有爆發力和強力度,敲打的音自然搶占重拍,可以自由選擇。
大部分歌曲的創作是拿到詞后,再去創作的。至關重要的是將歌詞的意境研究透徹,在創作旋律的時,才有更好的把握將旋律與歌詞做到更精確的統一。研究好歌詞意境后,不要急忙去寫,將歌詞背下來,多讀,找到氣口,等有靈感的時候再去寫作旋律。當有靈感的時候,一定將即興的旋律,發展到一整段,反復的吟唱。找到就近的錄音設備,如手機,pad等記錄下來,方便后期的編配。當旋律全部譜好后,再規劃整首歌曲的結構。嘗試著穿插一些Rap,將曲式略微改變。編曲,這需要一些和弦知識基礎,多去整理一些常用的和弦走向,也可以自己發明一些帶轉調,離掉的和弦,穿插應用,會有想不到的效果。切記和弦要和主旋律的音高相協調。和音,襯托主旋律,與主旋律多為三、六度關系的旋律。和音的效果都比較縹緲,發音響度不要蓋過主旋律,在樂段中,多作為樂句出現,在樂句中多作為樂匯出現。不可大片段的出現,會影響到主旋律的表現力。
總之,學會流行音樂的創作和編曲并非短期內能達到的事情,這需要新一代的音樂人或音樂愛好者長期的努力,嘗試新鮮的創作或編配技巧。在實踐中多積累,多總結,流行音樂風格多樣,它自身的價值更值得大量音樂人去開發,希望今后的音樂人能突破自我,做出更好的音樂。
[1]尤靜波.流行歌曲寫作[J].湖南文藝出版社,2006,(12).
[2]吉米·卡庫里斯.孔宏偉譯.流行歌曲寫作和聲[J].人民音樂出版社,2010,(8).
張之樂(1992—),男,漢族,甘肅蘭州人,學生,音樂碩士,學校:西北師范大學音樂系,研究方向:流行音樂入門創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