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威
(吉林財經學校,吉林 吉林 132013)
淺析體驗式教學在中職音樂教育中的運用
鄭 威
(吉林財經學校,吉林 吉林 132013)
音樂作為一門藝術能夠怡情悅性,陶冶情操,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欣賞者的審美素養(yǎng)、道德情操與精神品質。隨著中職教育的發(fā)展,音樂教育在中職院校中的受重視程度也在逐漸提高。在中職院校開展音樂教學,對于學生的成長能產生重要作用。在中職音樂教學中采用體驗式教學,能夠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打破傳統教學的窠臼,培養(yǎng)學生全方位的音樂素養(yǎng)。
中職院校;體驗式教學;音樂教育
體驗式教學是指通過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達成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所謂的體驗,就是在參與其中的過程中體味到事物的真諦。在中職音樂教學中,采用體驗式教學,能夠為中職音樂教學帶來以下新變:
(一)更好的促進學生的情感釋放
音樂教學本身就承擔著陶冶情操,為學生建立正確的道德情操與精神品質的責任。在中職教學中,要想達成這樣的教學目的,就要充分把握中職學生的特點。中職院校學生與普通高中學生的年齡差不多,普遍偏小,且處于青春期。在這個階段的中職學生普遍敏感多疑,有些許的叛逆,借以掩藏內心的恐懼,且進入中職院校學習與高中階段的學生所思所想又有所不同,有時甚至會有些自卑。在這個階段,學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注,通過音樂教學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能夠促使學生進行情感釋放,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二)打破傳統教學的窠臼
傳統音樂教學側重于機械的“灌輸式”教學,在音樂課堂師生互動少,學生只是機械的跟著老師學習歌唱技巧。在這樣的課堂下,學生難免會對音樂課堂產生無所謂的態(tài)度,認識不到音樂的重要性,更無談心理素質的提高。尤其在中職教學下,學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專業(yè)課程的學習,對于音樂教學的內容本就重視程度低。缺乏變化、互動少的音樂課堂反而會使學生產生逆反。而體驗式教學恰好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一)對音樂課與學生重新認知
采用體驗式教學強調學生的參與,形成學生與課堂的互動。在中職院校音樂教學中采用體驗式教學,首先就要對音樂課堂進行重新認知。重新認知音樂課堂,在教學中認識到音樂課的重要性,明確音樂課作為陶冶學生情操、幫助學生成長樹立健全人格和在道德情操與精神品質上幫助學生成長的作用。從主觀意識上形成對音樂及音樂課的重視。對于中職音樂教師而言,只有對音樂教學產生正確的認識,投入情感與其中,才能做好音樂教學。
除了對音樂課進行重新認知與定位外,教師還要了解學生特點,以及學生的生活狀況。一方面,音樂基礎不同的學生對音樂的感知程度以及接受能力都不同,了解學生并因材施教,是教學的基礎。另一方面,青春期的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重要時期,情感與生活方面都會產生一些困惑,教師對學生的生活方面進行關注,能夠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音樂教學與學生的成長聯系在一起[1]。
(二)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
在對音樂課程及學生情況有了初步了解后,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更為明確的教學目標。在傳統教學中,中職院校始終與普高共用相同的音樂教學指導大綱,但在實際情況下,中職院校學生本與高中學生有所區(qū)別,通用的教學大綱并不一定適合于中職院校,且教學大綱本身較為籠統。中職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中,要根據教學要求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如在一節(jié)聲樂課中要達到什么樣的效果、在一節(jié)以民族音樂賞析課中要實現什么樣的情感目標[2]。
(三)為學生設立相應的教學情境
音樂教學實際上需要一定的教學情境作為依托,體驗式教學也正是通過這種情感的體驗,對音樂課產生興趣,對音樂傳達的情感產生共鳴。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如下方法進行情景構建:充分利用語言優(yōu)勢,為學生講解與音樂相關的背景以及蘊藏在音樂背后的或是作者佚事或是音樂所訴說的故事等。這要求教師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能用優(yōu)美的、帶有感情的語言表述出來。
利用多媒體教學構建情境。在當前,多媒體教學設備已經成為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帶來的聲、光、電、影的變化,完善教學,幫助教師進行策略性思考。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采取一些方式引發(fā)學生對音樂的關注,包括與學生互動,了解學生對音樂的認識等,挖掘生活中的音樂,拉近學生與音樂之間的關系。
(四)將音樂教學與學生所學專業(yè)相聯系
中職院校的教學目標本身就是培養(yǎng)社會需要的人才,直面就業(yè),這也是中職院校整個教學的重心與特色所在。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音樂教學與學生所學專業(yè)相聯系,借以調動學生對音樂教學的關注,提升音樂教學的實用性。要做到這一點,教師要充分了解各專業(yè)的專業(yè)特點,以及日后的就業(yè)情況,有針對性的開展一些教學專題,尋找與學生所學專業(yè)息息相關的音樂素材,讓學生主動參加體驗[3]。
(五)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
在傳統音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間的交流很少,教師很難了解到學生的內心,也很難獲得學生的反饋。在音樂教學中,引導學生談一談對音樂的感知,是教師了解學生以及直觀獲得學生對課堂反饋的重要方式。鼓勵學生在課堂說出感受,是學生在課堂將自己體驗的感覺表達出來,是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中職教學不僅僅是培養(yǎng)學生技能,還要使得學生擁有更加健全獨立的人格,這是音樂教育承擔的責任之一。音樂作為聽覺藝術,能最直接的激發(fā)人們的感官體驗,采用體驗是教學,就是將這種體驗與學生個體和個性相結合,使得學生對學習發(fā)生興趣,進而更好地掌握和運用音樂知識。
[1]賈建軍.開展體驗式教學,構建知識與情感的橋梁[J].考試周刊,2011,15(7):62-63.
[2]古麗娜爾·托和提.探討中職音樂教學中的體驗式教學[J].新課程學習,2014,9(3):51-52.
[3]劉寧.普通中等職業(yè)學校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大眾文藝,2008,23(10):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