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嶺(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
高等幼專學前專業聲樂課程存在的問題與改革
秦嶺
(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黑龍江哈爾濱150000)
【摘要】本文從高等幼專學前專業聲樂課程存在的問題展開探討,提出當前學前專業聲樂課在教學內容選擇、教材的適宜性以及教學模式的改變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改革這些問題的對策。本文認為,若要改變這些問題,高等幼專學前專業聲樂課就要在教學內容上增加兒童歌曲的比例,研究和改進聲樂集體課教學模式,加強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的應用,加強教師學習,轉變自身觀念。
【關鍵詞】高等幼專;聲樂課程;改革
高等幼專是培養幼兒園教師的專門學校,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學前教育發展的不斷重視,社會上對幼兒園優秀師資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加大。聲樂課是學前專業的一門非常重要的音樂專業課,學生在聲樂課上學習的優劣,將直接影響到學生今后的就業和幼兒園音樂教學工作的開展。然而,就目前來看,高等幼專的聲樂課程仍存在著諸多問題,這也將直接影響到學生今后的工作和發展。
多年來,幼專的聲樂課程經過幾代人的實踐和努力,為學生聲樂技能的快速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培養了大批優秀的聲樂人才。但隨著高校學前專業的不斷擴招,尤其是近年來學前專業取消了專業面試,聲樂課程教學中的一些問題也就逐漸凸顯出來,制約著學生入學后在聲樂方面的發展與提高,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存在問題
由于幼專的音樂專業老師都是畢業于師范大學的音樂教育系或其他音樂專業院校,因此在設計教學計劃和選擇內容的時候,也就自然地沿用大學音樂教育的教學體系。主要表現在:平時教學中看重聲樂技能技巧的訓練,包括歌唱的姿勢、呼吸、共鳴、咬字等,而忽視了講授幼兒的發聲技巧和演唱相關技能的講解。同時,在上課的教學曲目的選擇上,多傾向于藝術歌曲和民族歌曲,把完成一定難度的藝術歌曲作為直接評價學生聲樂技能好壞的標準,而幼兒歌曲教唱較少,即使布置了幼兒歌曲教唱的內容,也通常不被專業課老師所重視,只是利用很短的時間簡單學唱。實際上,這種做法忽視并抹殺了學前專業的特點,與幼兒聲樂教學實踐相脫離。在實際演唱效果上,由于一些藝術歌曲的難度較大,技巧要求程度比較高,對于絕大多數沒有聲樂學習基礎的學生來說,即使勉強完成也普遍只是學會了歌曲,無法用適當的技能表現歌曲。
(二)教學模式的改變所帶來的問題
目前的高專聲樂課教學中,主要的教學模式有“小組課教學”和“集體課教學”兩種教學模式。小組課教學指的是將學生按照實際水平和聲音條件分成10-15人不等的小組進行學習和訓練。在這種條件下,教師能夠針對集體性的問題集中講解,也可以比較細致地針對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教學,實際教學效果比較好。但是,隨著學前專業擴招引發的學生數量急劇上升,而教師數量并沒有相應增加,于是小組課這種上課形式逐漸被集體課教學所取代。在集體課的教學模式上,聲樂理論知識可以統一講解,學生接受的信息量大,在共性的知識點和技能上,集體課教學有他的優勢。但是,這種教學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一個聲樂老師在課堂上要面對五六十個學生展開教學,很難做到針對每個人的具體情況和水平展開個別輔導,所以,老師要想對學生因材施教基本上很難實現。
(三)缺少針對學前專業學生聲樂學習的適用教材
目前,幼專學前專業的聲樂課中所用教材多是高校音樂教育系所用教材,上面只有各類藝術歌曲和民族歌曲,缺少兒童歌曲。而兒歌的演唱又是學前專業學生最迫切需要掌握的技能。學前專業的聲樂教材,應該是一本既有簡單藝術歌曲與演唱理論知識,又有兒童歌曲與演唱理論知識,同時還兼有簡單合唱曲目的教材。近些年,雖然學前專業的教材層出不窮,但是系統而又針對性的教材則是少之又少。
(一)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增加兒童歌曲的比例
在實際幼兒園教學和音樂活動中,教師所需要的都是兒童歌曲的講授和實際教唱,而傳統教學在這方面總是得不到重視。近年來,我們學校已經在聲樂課中加大了兒童歌曲的教唱比例。要求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講授幼兒演唱的生理發育特點,教授幼兒的發聲技巧與演唱的相關技能。在學期末的學生考核中也把兒歌作為一項重要的考核內容加入進去,讓學生自己也充分認識到兒歌演唱的重要性。同時,還開設了專門的幼兒歌曲彈唱課,由專門教師負責,講授兒歌即興伴奏的知識和彈唱中所需注意的演唱技巧。同時,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組織本校老師編寫具有自己特色的校本教材,以彌補學前專業缺乏優秀聲樂教材的缺陷。
(二)研究和改進聲樂集體課教學模式
既然學前專業的擴招所帶來的學生數量上漲而教師少的問題在短時間內無法得到解決,要提高聲樂課的教學質量就必須研究和改進聲樂集體課的教學模式。教師在上課中統一傳授聲樂課程的知識點和實際演唱技能,通過統一指導、集體練習、集體觀摩,讓學生揣摩聲樂技巧的共性問題。同時也可以通過有設計的課后練習讓學生把練習的時間放到課后,而教師上課的過程中只需改進學生所出現的問題而不是邊講邊練以節約課堂的時間。同時,還可以按照最近發展區的理論,將學生按照嗓音條件等分成若干小組,集體指導后可進行分組指導,從而把小組課教學的優點融入到集體課的教學當中去。
(三)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的應用
近年來,隨著網絡和個人電子設備的普及,微課、慕課以及翻轉課堂等先進教學技術逐漸應用到實際教學中來。教師可以把一些簡單的聲樂技巧和成人以及兒童演唱理論通過錄制視頻的形式制作成微課視頻,通過掛在學校網站或者讓學生用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下載進行課后學習,把教師上課的時間用來指導和點評學生在課后練習的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從而解決教師單獨指導比較少的問題。
(四)加強教師學習,轉變自身觀念
學前專業的聲樂課教師,大多很少去幼兒園參加和指導幼兒園的音樂實踐活動,對幼兒園在音樂教學上有那些要求知之甚少。有的老師對兒童歌曲的演唱方法也很少研究。因此,必須要求所有學前專業的聲樂課教師都參與到幼兒園的實際音樂活動中去,多帶學生實習,指導學生在幼兒園的音樂實踐工作,只有這樣,才能讓其認識到自己在聲樂課中有哪些欠缺,從而轉變自身固有的教學觀念。
聲樂課教學,是學前專業學生藝術類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只有學生在聲樂教學中取得成績,才能在今后的工作和社會實踐中取得好成績。
作者簡介:秦嶺(1972—),副教授,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音樂教育系副主任,從事聲樂和音樂教育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