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紅歌(河南大學藝術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0)
?
淺析中國藝術歌曲中的文化內涵
吳紅歌
(河南大學藝術學院,河南開封475000)
【摘要】中國藝術歌曲在發展的初期借鑒了西方的文化理念和創作手法,歷經近百年的發展,現如今已經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本土聲樂作品,并準確地找到了自身定位及文化內涵,從而達到了“質”和“量”的雙豐收。中國藝術歌曲始終沿襲了本土文化,吸收了部分西方音樂文化的精髓,本文分析了音樂中的“中庸之道”“柔和之美”以及“神韻之靈”,探索了中國藝術歌曲中獨特的審美價值,有利于我國的音樂文化朝向更深遠的方向前行。
【關鍵詞】中國藝術歌曲;文化;內涵
“藝術歌曲”是一種“舶來品”,最早產生于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歐洲?,F在多指歌詞藝術性強、曲調優美、鋼琴伴奏占有重要位置的聲樂作品,一般會由專業演唱者在音樂會上演唱,多采用美聲唱法。從藝術歌曲進入我國到現如今的百年時光中,中國藝術歌曲始終是不斷向前發展的。中國藝術歌曲的演變始終受到“中庸”“柔和”“神韻”三種文化的影響。不僅保留了中國音樂文化的特質,更讓有中國特色的藝術歌曲在國際上受到了肯定和發揚。
自從孔夫子著重強調“中庸”以來,中庸之道成為國人血液中的一部分,中庸之道的普遍原則:不要太過,也不要不及,恰到好處,這就是中庸之道,這個思想在中國古典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藝術歌曲的創作中,這種思想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運用西方音樂的創作手法,結合中國人傳統的審美意識,既不偏向于人聲,也不偏向于伴奏,將“中庸之道”的文化韻味體現得淋漓盡致。這種文化也蘊含了中國音樂“大音希聲”的狀態,達到一定的境界后音樂才能引人入勝,顯示出一種空靈的神韻之美。
比如中國早期的藝術歌曲《秋鐘》就是一首純粹寫“聲音”的音樂,其作者趙元任(1892—1982)是中國近代最杰出的語言學家,同時也是中國藝術音樂創作的先驅者。他的藝術歌曲就非常講究旋律進行與漢語聲韻的匹配,樂曲中那些切分節奏的音符就是鐘聲,兩次三度并行的連奏就是輕風,三次十六分音符的半音階進行就是疾風。左右手小三度交替的進行則描寫了落葉被風吹來吹去飄忽不定的樣子(見譜例1)。正是這種和諧的氛圍體現出“中庸”的文化魅力,讓人在欣賞時保持一顆平和、安靜的心態。
譜例1:

“柔和之美”是中國傳統思想的又一集中體現,讓中國藝術歌曲具有更加鮮明的特點。在繪畫中的“柔和之美”一詞一般用于形容作品中風格淡雅、含蓄內斂,而對于藝術歌曲中的“柔和之美”,通常是指音符和音色在聽覺上富有優美動人的畫面感。“柔和之美”成為中國藝術歌曲的文化特色,它通過靜態美來達到一種境界,創作更大的藝術價值。在其他藝術領域,“柔美”遠比“陽剛”更多的采用。
當代藝術歌曲《春江花月夜》就是“柔和之美”的代表,其中,人聲和伴奏相呼應,營造出一個虛實互補、空靈純美的詩歌意境,令人欣賞后回味無窮,感受到月上東山、花團錦簇、微波蕩漾的良辰美景(見譜例2)。中國文化受儒家和道家兩種觀念的影響,明白身處復雜多變的生活環境中只有保持內心的平靜,才能使自身心地開闊,從而提升個人的精神境界。此類的藝術歌曲還有《杏花天影》《楓橋夜破》《涉江采芙蓉》等等。
譜例2:

中國的藝術歌曲表現出的“中庸之道”“柔和之美”,同時還包含了“神韻之靈”。“靈”是中國美學最高水平的體現,使得藝術歌曲的演唱效果擁有了靈魂,更加得生動和鮮活。因此,在藝術歌曲的表達中,無論人聲、伴奏,都要求在音色、技巧、風格上與音樂表達的情境完美融合,能表現出音樂的靈魂。中國藝術歌曲隨著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發展擁有了豐富的精神內涵,通過不斷的探索與實踐,使“神韻之靈”成為中國藝術歌曲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藝術家在對音樂進行表達時,難免帶有個人主觀主義色彩,這種不平衡就需要借助演唱者對“韻味”的把握來完成對作品質量的突破,從而傳遞音樂的精神內涵。藝術中的另一大類,繪畫作品講究的是畫面與意境相融,通過畫面的色彩、層次表達內心情感,引起觀者的共鳴。而藝術歌曲的創作和演唱同樣可以通過景象來抒發感情,塑造作品的“神韻”。例如《大江東去》《陽關三疊》《松花江上》等等?!洞蠼瓥|去》是我國古詩詞譜曲的經典藝術歌曲,根據北宋詞人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創作而成,借古傳頌之英雄業績,思自己經歷之挫折,不能建功立業、壯志難酬的憂憤情懷。因此,在演唱這首樂曲時更要注重對其中意境的表達,在節奏上做到游刃有余、收放自如,體現出音樂中柔中帶剛的旋律,仿佛是作者用音符講述自己的人生,讓聽眾體會到一種人生如夢、世事無定、人生短促的感懷,這正是這個作品音樂價值的集中體現。
中國藝術歌曲作為一種外來的音樂形式在中國發展了近百年,從最初的簡單模仿到后來的融合我國民族音樂精髓進行創新,如今,中國的藝術歌曲已經進入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發展階段。未來,在不斷的探索和實踐中,一定會把我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豐富多彩的音樂語言以藝術歌曲的形式推向世界,展示具有中國特色的音樂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