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 敏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逸夫實驗小學,福建 莆田 351100)
讓學生快樂歌唱
——小學低年級歌唱教學對策思考
莊 敏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逸夫實驗小學,福建 莆田 351100)
近幾年我國教育改革進一步推進,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也有了新變化,教師不僅要為學生傳授基礎音樂知識,還要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積極動腦思考。基于此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師要盡快轉變自身觀念,不斷創新教育的方式方法,營造出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為提升音樂教學效果創造有利條件。
小學低年級;歌唱教學;對策
在小學低年級音樂課堂教學中,歌唱教學是基礎內容,因為小學生心智發育不成熟,掌握的音樂基礎知識少,沒有完整的音樂知識體系,不懂得樂譜,很難掌握歌曲的情感,因而存在著大聲喊叫、聲音不統一、音準偏離等問題。長期下來,雖然小學生學唱時間多,但是僅僅處在了鸚鵡學舌的地步,不能培養學生音樂素養,降低了學生的學唱熱情,并無法領略到音樂藝術獨有的魅力。因此教師要發揮出課堂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結合實際問題探索相應的解決策略,用歌唱感染學生的心靈,讓歌聲引起學生的共鳴。
小學低年級音樂課的實踐性極強,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發動學生參與到實踐之中[1]。教師要想將實踐活動充分滲透到音樂教學之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與學生加強互動和交流。
1.與學生進行活動游戲,在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多與學生開展活動交流,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游戲中,引導學生感受音樂。以音樂欣賞課《龜兔賽跑》為例,教師要合理組織音樂教學,以音樂故事表演的形式,讓學生扮演歌曲里面的角色。教師要在小組分配過程中,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勢互補“的理念,把不同層次的學生組合成一個小組,指導學生參與進去。通過這樣的小組音樂互動活動,小組成員充分發揮了自身才能,并加強了師生、生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2.自主編創表演:小學生愛模仿,也愛表演,特別是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在他們熟悉并了解一首歌時,在教師創設的和諧輕松氛圍下,可以用手勢、表情進行表演,在唱歌的時候跳舞。學生在即興表演中可以很快掌握歌詞,并且對音樂情緒也產生了深刻的體驗。教師要鼓勵學生自由進行發揮,如可以為學生發一個礦泉水瓶、玻璃杯等,指導學生用不同方法進行敲擊出聲,或者是讓學生拍打身體某個部位,或在課桌上敲打、摩擦,將音樂表現出來。
音樂這種藝術創造性極強,因為音樂的學習也要具備創造性。雖然創造可以帶來樂趣,如果教學方法過于單調枯燥,會讓學生產生乏味之感。對此教師要考慮到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結合音樂基本要素,以模仿、創編及表現的方式對感情經驗進行積累,讓音樂表現與發展創造能力有利條件。同時教師還要將自身創造性發展出來,為學生創造出良好的學習情境,并采取趣味性強的方法,提升教學的效果。以歌曲《哇哈哈》為例,這首兒歌曲調輕松、愉快,教師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做拍手、扭脖子等動作。學生在熟悉這首歌曲以后,可以自主進行表演,在音樂節拍的帶領下,自編一些舞蹈動作。
此外,在小學低年級音樂課堂上,教師還要將做游戲、講故事等方法利用起來,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音樂情境。由于小學生都喜歡聽故事,利用故事來創設音樂情境,可以讓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更快認真的學習音樂。例如《小青蛙找家》歌曲教學過程中,我先導入講解一個故事:某一天,小青蛙告訴媽媽:“媽媽。我們已經長大了,可以自己抓蟲子了。”然后,小青蛙們便開心地道田里抓蟲子。它們一路上高高興興,渾然不知離家越來越遠了。小青蛙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它們著急地叫了起來,似乎在訴說:“我的家在哪里?我的家在哪里?”這時,我便問道學生:“大家想一想,有什么方法可以幫青蛙們找到路回家呢?”這樣學生很快產生了興趣,都認真思索著解決問題的方法。基于此,我便引入該首歌曲的歌譜和圖片,要求學生隨著歌曲的節拍踩荷葉,使得學生愉快地學習。
(一)正確的歌唱姿勢是前提。在小學低年級音樂課程上,為確保歌唱教學的順利進行,教師應教會學生正確的歌唱姿勢,無論學生站著、坐著唱歌,都要挺直背部,如站著唱歌時應站直,和地面保持垂直,雙手自然下垂,表情要自然,眼睛應平視前方,端正腦袋,兩個肩膀應稍微朝后傾斜,胸部應打開小腹收縮,下巴應往里收。而坐著歌唱時應挺直上半身,和地面保持垂直,臀部僅需要坐半張凳子,不能整個坐在凳子上,雙腿應自然完全,并微微張開,將雙手平放在大腿上。只有學生的歌唱姿勢正確,才顯得美觀,并有利于協調好自身器官,唱好每一首歌曲。教師在歌唱教學的過程中,應注意學生常犯的一些錯誤,如將頭抬得較高,未能放松全身肌肉,通過教師的糾正與引導,學生才能協調好自己的發聲器官,養成良好的歌唱習慣。
(二)正確發聲方法是基礎。除了要掌握正確的發聲方法,教師還要從小學生聲帶條件和發聲器官的特點出發,利用高位置的頭腔發聲,練習的過程中教師應利用形象的語言,指導學生利用位置發聲,如發聲過程中要微微提起自己的眉毛,并睜大眼睛,面帶危險。小學生發聲音域通常由小字組a至小小字二組c,在音樂歌唱教學的前五分鐘,教師應組織學生練習發聲,并且練習不能超出學生可接受的音域,應注重科學,練習曲應從淺至深。同時教師要糾正學生存在著的錯誤,合理引導學生,練習曲子除了教材上的,還可以在歌曲中截取一段或進行創編,也可以用下節課學習內容為鋪墊。例如在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中,我選擇《母雞叫咯咯》來幫助學生練習發聲,母雞母雞“叫咯咯”、“叫咯咯”、“叫咯咯”等,如此一來學生興趣濃厚,并且學習效率也很高。又例如一年級《火車開啦》課堂教學,我精心設計了本堂課發聲練習活動,要求學生對火車大輪(轟隆)、小輪(咔嚓)、鳴笛聲進行生動模仿。同時引導學生自由創編歌曲當中X-,X,XX這三種基本節奏。經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學生切身體會到了音樂帶來的快樂。
小學生都對唱歌很感興趣,其歌唱歡快、愉悅,可以讓音樂課堂更加精彩紛呈。因此小學低年級音樂節教師要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營造出輕松的音樂學習環境,為學生傳授正確的歌唱方法,同時真正感受到歌唱帶來的快樂。
[1] 張敏,劉青.小學音樂唱歌教學中的問題與措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5,02:158.
[2] 周意靜.小學音樂“創造性”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音樂時空,2015,1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