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莊 劉建行 趙博睿(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00)
?
電視劇《鄉村愛情》音樂的藝術特色分析
徐玉莊 劉建行 趙博睿
(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00)
【摘要】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進步,促進了影視行業的發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質量的提高,越來越注重精神世界的享受,而影視行業的發展能夠滿足人們精神世界的追求。電視劇《鄉村愛情》作為現代農村青年愛情與生活的重要反映,其蘊含著濃郁的東北民間音樂風格,采用了傳神而風趣的音樂語言,增強了電視劇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本文就電視劇《鄉村愛情》音樂的藝術特色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電視劇;《鄉村愛情》;音樂;藝術特色
影視行業的發展促進了影視技術的更新與發展,音樂成為了電影和電視劇中的重要組成元素,其能夠有效影響故事的主題以及情節。隨著《鄉村愛情》在不同電視臺的播出,在社會上形成了一股鄉村電視劇熱潮[1]。該電視劇通過鮮活的人物和濃郁的鄉土氣息,反映了新時期鄉村青年在事業、婚姻、愛情和生活等方面的態度,并利用音樂來增強該劇的吸引力,獲得了受眾的廣泛好評。
《鄉村愛情》從多個層面和角度展示了農村的真實生活,塑造了具有新時期氣息的農村青年形象,其形式和主題為音樂的設計提供了有力支持。該劇主要是以歌曲為主,輔之以器樂曲,在片頭、劇中和片尾的相關地方創作了三首歌曲,以此烘托氣氛、明確風格、點明主題;器樂曲則用于電視劇的背景音樂,渲染矛盾沖突,對人物的內心世界加以揭示。
首先,在聲樂曲方面,其主要是由《誰是我的新郎》《我的家就在這個屯》和《老地方》這三首歌曲組成,這些歌曲具有不同的風格特點、音樂主題、演唱方式和曲式結構。如《誰是我的新郎》具有復雜而豐富的結構曲式,情緒對比具有極強的張力,對人物的音樂形象進行了明確刻畫;《我的家就在這個屯》的歌詞相對口語化,通過東北民間音調來表達出詼諧、質樸和爽朗的氣質,具有濃郁的鄉韻美。其次,在器樂曲方面,其由多段短樂曲構成,通過展衍、變奏等手法來形成音調,通過靈活多變的形式將其展現在該劇的不同情節與背景中[2]。器樂曲來源于歌曲,但是與歌曲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該劇音樂風格具有新鮮與統一的特點,能夠構建出完美的音樂藝術框架。
《鄉村愛情》作為一部輕喜劇,其反映的是東北農村青年的愛情、勞動和生活。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現代城市生活的方式及觀念開始融入和影響農村青年生活,如果該劇只通過傳統民族音樂進行反映,則難以符合現代農村的實際發展情況。作曲家在創作該劇音樂時,將現代音樂元素和民族音樂元素加以有機融合,確保音樂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時代特色,其具體體現在伴奏樂器的使用、演唱方法和節奏運用等方面。例如歌曲《誰是我的新郎》中將現代音樂元素和民族旋律加以結合,其具有復雜的結構(復三部結構)和較長的篇幅。
結合樂句的發展手法而言,該劇音樂主要采用傳統音樂的變奏手法,涉及現代流行通俗歌曲的寫法,并在通過通俗音樂唱法加以詮釋,表現出音樂作品的現代性與民族性,既傳統又時尚,具有獨特的風味。從伴奏樂器方面來說,《誰是我的新郎》采用的是電聲樂隊伴奏,利用電聲音色的空靈與柔和,將人物內心世界進行有效揭示;而《我的家就在這個屯》和《老地方》則是以傳統的民族樂器為主,輔之以嗩吶的演奏形式,強化音樂的鄉韻。總而言之,全劇在對火熱的農村生活加以描繪時,將電聲音樂和民族音樂進行融合,從而揭示人物矛盾與深沉的內心情感,表達出歡快和熱烈的氣氛。
《鄉村愛情》中蘊含的民族風格十分濃郁,主要表現在旋律發展手法、調式運用和音調選擇等方面。首先,在旋律發展手法方面。作曲家對民族音樂創作極為了解,利用接頭換尾的變奏方式,將前一段音樂的音調引用在音樂中,使其形成全新的樂句,保證旋律的暢達及波瀾迭起[3]。其次,在調式運用方面。三首歌曲通過不同的調式來折射靈活多樣的音樂,如六聲羽調式、加變宮音的六聲宮調式、加清角的六聲宮調式,以此保證電視劇的豐富性與精彩性,強化音樂的鄉韻鄉情與喜慶。最后,在音調選擇方面。三首歌的音調都是來源于東北民族音樂,作曲家利用鄉土氣息濃郁和清晰的樂匯,采用生化、揉合、變奏和展開等藝術手段進行譜曲,從而使觀眾感受東北音樂獨特的韻味和魅力。
《鄉村愛情》中的三首歌曲多采用齊唱與領唱交遞、領唱加齊唱或伴唱的演唱形式,其形式更為活潑生動、氣氛更加熱烈,觀中的參與意識更強,充分展現出東北人民詼諧、質樸和爽朗的性格。例如:《誰是我的新郎》運用獨唱與伴奏、獨唱與齊唱的形式,以弱起加長句為基礎,將女主角的內心情感加以展示,然后通過歡快的齊唱形式和纏綿的獨唱方式來推動歌曲發展。《我的家就在這個屯》主要是以男聲齊唱為主,輔之以男女生伴唱,配合弱起的節奏和附點的音符,展現該首歌曲的氣質,并且口語化的演唱將東北這片黑土地的生活加以描繪,利用六度下滑音展示東北人民樂觀的性情。《老地方》則是先由女聲獨唱,后加入齊唱,深刻全面詮釋歌曲的內容;同時結尾處也使用女聲獨唱的形式,使歌曲內涵更為深邃。《鄉村愛情》中結和了多聲音樂和單聲音樂的優勢,將伴唱和獨唱等不同的音色特點加以整合,運用的領唱加其他形式伴唱的演唱方式與該劇風格十分融洽,能夠進一步挖掘與展開作品的內容[4]。
隨著我國聲樂藝術與影視藝術的不斷發展,電視劇中的歌曲越來越被人們所喜愛和重視,有利于促進電視音樂的發展。一般而言,電視劇中好的歌曲往往會隨電視劇的播放而廣為流傳,從而增強電視劇的知名度。電視劇《鄉村愛情》中的音樂,將現代音樂與民族音樂加以有機結合,采用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強化《鄉村愛情》的藝術品位,提高該電視劇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值得借鑒與推廣。
參考文獻
[1]劉麗莎.開展客觀公正文藝評論,探究農村喜劇發展方向——電視劇《鄉村愛情故事》研討會綜述[J].當代電視,2010,(6):3-11.
[2]聶家偉. 當前鄉村題材電視劇的反思——對趙本山系列鄉村題材電視劇的剖析[J]. 福建江夏學院學報,2014,(6):72-77.
[3]李磊.論《鄉村愛情》對民間藝術的傳播[J].視聽,2015,(7):82-83.
[4]劉哲旋.《八百里洞庭我的家》和《鄉村愛情》的比較[J].中國傳媒科技,2013,(6):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