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慧磊(海南熱帶海洋學院 藝術學院,海南 三亞 572022)
?
淺析二胡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申慧磊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 藝術學院,海南 三亞 572022)
【摘要】二胡作為我國最富代表的民族樂器之一,其傳承與發展是對我國音樂文化、民族精神的延續。自劉天華先生為二胡藝術作出重要貢獻以來,其傳承與發展的模式與方法較以往已經有了較大進步,但是隨著其門派的增多,二胡教學手法現已經出現問題。本文就現今二胡藝術在傳承與發展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詳細討論,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對二胡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詞】二胡教學;問題;對策
二胡是我國古老的樂器之一,具有非常強的民族代表性。20世紀早期,在劉天華先生的努力下,二胡的社會地位有了一定的上升,從以前不入流的街頭藝人的謀生手段進入了高等教育的殿堂。自此以后,一大批二胡藝術家及熱愛傳統音樂的人,對二胡的教學手段、演奏技巧等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使其在保留傳統特色的同時,又迎來新的發展。但是,隨著二胡藝術的發展,其教學手段沒有跟上二胡藝術發展的腳步,一些問題漸漸顯露了出來。
(一)發展受地域門派限制
我國是一個領土面積居世界第三的國家,地域十分廣闊。在廣闊的土地上,生活方式、民俗習慣等均有不同,故此在我國的不同地方,其風格也是不一的。這一點在二胡藝術上的表現,就是在不同地域、不同門派的二胡教學方法、審美趣味等均有不同。在我國,具有代表性的二胡風格可以歸結為5類,分別是北方地區、陜西一帶、長江南岸,華北地區和內蒙古省市。豪邁粗獷的北方二胡和當地生活的人們如出一轍;陜西一帶的二胡演奏帶有秦腔、眉戶等地方曲藝的特點,以高亢激昂為主旋律;長江南岸的二胡婉轉動聽,靈動悅耳,恰似南方水鄉給人的感覺,柔美清麗;華北地區的二胡藝術受地方戲曲的影響極大,是最富有民間風格的二胡演奏風格,同時在演奏的時候經常借助板胡、嗩吶等樂器進行配樂;內蒙古省市的二胡風格最為奔放,是極符合馬上民族特色的,像駿馬一樣奔騰富有感染力。
在廣闊的地域上,同時也誕生了眾多的門派,各自具有鮮明的特點。江浙、上海等地的二胡在業界俗稱“海派”,連續跳躍,靈活多變;“北派”是對北京、天津二胡藝術的統稱,是京劇表演中必不可少的一環。而二胡名家更是舉不勝舉,劉天華、華彥鈞、孫文明、陳振鐸、劉北茂、蔣風之、劉長福等,每位大師在演奏上都有各自的特點。
(二)單純以教授技巧為主
二胡教學漸漸普及之后,其在藝術培訓市場上的份額越來越大,眾多二胡培訓機構如雨后春筍一樣,這代表著二胡藝術在我國已經漸漸得到了大眾的認可。但是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問題也隨之而來。許多教師及培訓機構為了搶奪生源,單純以技術來作為吸引學生的手段,對于二胡本身的歷史性及民族特色考慮較少。高難度樂曲成為了大眾評判二胡演奏者技藝如何的標準,近年來,一系列高難度技巧作品的問世,如《吉普賽之歌》《第一二胡狂想曲》的流行,使大眾對于二胡的理解逐漸走向了“炫技”,忽視了傳統曲目的講授,漸漸以西方樂曲取代民族樂曲。這對于二胡的傳承與發展其實是有不利影響的,沒有傳統樂曲與文化的支撐,二胡藝術會漸漸走向枯竭,成為無本之苗。
受此影響,許多老師在對學生進行二胡培訓時,單純追求技術,不考慮學生自身發展的特點強行培養,在學生基礎技法還不純熟的情況下,鍛煉高難度技巧,這對于其今后的發展是不利的。
(一)提高二胡教師的整體水平
二胡教師對于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他是學生在二胡藝術上的啟蒙者、引領者,并幫助學生打下了二胡演奏的基礎。二胡教師首先應該提高自身的素質,尤其是在傳統文化這一領域,不能單純鍛煉自己的演奏技巧,將二胡藝術的歷史與傳統曲目一起交給學生。其次,教師應該取消門戶之見,將各家所長都教與學生,讓學生真正掌握二胡的精髓,不單單是掌握一門技術。
(二)改變教學模式
二胡教學工作中,對于二胡技術的講解是最為困難的。在此方面,教師一定要切實的負起責任來,耐心的為學生做示范性動作,不能單純的以口述性的評價為主。學生近距離的觀看有經驗的二胡演奏者進行演奏,對于其學習指法的掌握等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二胡演奏是肩部、肘部、腕部和掌部多部位共同運作的,教師的示范性可以使學生發現一些在課堂講授上沒有發現的問題。
(三)循序漸進的教學
技巧無疑是二胡演奏最直觀的體現,但是在學習并練習技術的過程中,基礎是其最根本的。現代人們對于二胡逐漸走入了“炫技”的欣賞模式,但是不能為此就忽略基礎性知識的練習。雖然短期內可以通過不斷練習高難度技術來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長此以往一定會遇到瓶頸,帶來困難。
參考文獻
[1]李正平.二胡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1,(5).
[2]王偉.高校二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大眾文藝,2013,(14).
[3]孫思.淺析高校二胡現代教學問題及對策[J].北方音樂,2015,(13).
[4]劉長福.我的二胡教學理念與思考——在“2010全國高等音樂藝術院校二胡創作學術論壇”的發言[J].人民音樂,2011,(9).
[5]謝煥斌.華人地區二胡教學特點的比較與借鑒研究——以若干地區狀況為例[D].中央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2013.
作者簡介:申慧磊(1982—),女,漢族,河北石家莊人,藝術碩士在讀,講師,研究方向:音樂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