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喜軍(廣州市信息工程職業學校,廣東 廣州 510610)
?
淺談中職音樂欣賞教育中審美能力的培養
范喜軍
(廣州市信息工程職業學校,廣東 廣州 510610)
【摘要】音樂是一門藝術學科,能夠抒發情感、表達思想,音樂欣賞是聽眾聆聽的過程,在音樂欣賞中,聽眾可以獲得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升華。音樂欣賞教育是中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通過音樂欣賞可以凈化學生的心靈,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特別是在新課程改革下,創新中職音樂欣賞課程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是職業教育的方向和目標。
【關鍵字】中職音樂;欣賞教育;審美能力;培養方法
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美育的基本范疇。音樂欣賞是指將音樂作為對象,將欣賞者作為主體,通過欣賞者對音樂的感悟欣賞,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聽眾,升華聽眾的情感思想,中職教育不同于其他的基礎教育,中職學生畢業以后都要直接走向社會,因此音樂欣賞課程的開設對于提高學生的音樂藝術素養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于提高中職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
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很少接觸音樂,學校對于音樂教育也缺乏重視,中職教育中很少開設音樂課,即使開設音樂課程也主要是讓學生隨意去聽歌、唱歌,根本沒有具體的教學計劃,學生的審美能力根本就得不到培養,因此大部分的學生對于音樂是陌生的,對于音樂欣賞是缺乏了解的。然而,音樂所具有的魅力是無窮的,優美的音樂可以刺激學生的感官,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音樂欣賞課才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提升學生對于音樂的駕馭水平,對于當前的中職教育來說,提高中職音樂教育的水平,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是今后中職教育的重要方向。
(一)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做到因材施教
在教育教學中,針對什么樣的學生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是最科學的教學理念,也就是教育教學中所說的因材施教,對于中職學生來說,他們的年齡大都在16歲到20歲之間,其心智還沒有發育成熟,還處在少年青春期,他們對于音樂的接觸主要靠的是電視、網絡等,現今的許多音樂節目非常火爆,比方說中國好聲音、快樂男聲等,這也造成了許多青少年對于流行音樂的癡迷。因此,在中職音樂教育中,教師可以結合當前中職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學生熟悉的音樂來欣賞,但也不能一味地偏向這類音樂,可以將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結合起來,實現兩者的有機融合,做到以人為本,從而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感知力和理解力
在音樂教育中,如果學生具有敏銳的感知力,就會對音樂產生特殊的心理情感,而學生內在情感的把握、體驗、積累和認知都是在對外界事物的感知后才產生的,因此,對于音樂審美能力的感知,單純地靠冥思苦想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靠學生對于音樂的交流與互動,培養學生的音樂認知情感。另外,在音樂能力培養中,單憑培養學生的感知力是遠遠不夠的,還要重視學生審美的理解力。所謂理解力是指,學生在傾聽的過程中,調動各種思維對音樂進行感知和評價的過程,尤其是在中職音樂教學中,要以審美為主要的教學目的,要學會運用審美去理解音樂。為此,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能和水平,將其反作用于音樂審美教學中,只有對音樂進行重點把握,才能逐漸拓寬學生的學習領域,才能真正收獲音樂的知識和體驗。通過對學生音樂理解力的培養,才能逐漸養成學生的審美意識,推動中職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提高。
(三)讓學生學會在傾聽中進行對比
藝術是在對比中產生的,音樂創作更是如此,要想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運用對比是最有效的技巧和手段,同時也是最重要的表現方法。我們所接觸的音樂作品中,一般包含旋律、速度、節奏、音色等多個要素,而這些要素都是在對比中呈現的,因此要想讓學生感受到對比的作用,必須要將對比融入到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要學會引導學生在對比中去領略音樂的魅力,體會音樂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從而能夠深刻理解其內涵。例如,在學習“音程的協和性”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同讓學生傾聽協和音程與不協和音程的對比,來感受音樂的不同,為了能夠真實感受到對比的不同,教師可以讓學生用減五讀的演奏方法其演奏《雷鳴電閃波爾卡》,再用小提琴去演奏《藍色多瑙河》序奏中的主和弦。通過對兩種旋律的對比,讓學生感受到音程所表現出的不同作用,使學生能夠在協和音程中去感受和平與安寧,從而聯想到多瑙河的美感。因此,在對比中可以讓學生欣賞到不同的音樂美,產生不同的審美感受,對于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促使學生對音樂產生更高的審美價值。
(四)培養學生的想象聯系力
音樂教學不同于文學教學,其具有一定的具象和非語義性,我們知道文學作品主要是通過文字來描述故事情節、刻畫人物形象的,而音樂則不能,其表現情感和人物思想的主要途徑就是聲音,而聲音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因此,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教師要學會培養學生的想象聯想能力,讓學生在聯想中提高審美能力。例如,在學習“力度”這部分內容是,可以讓學生分別欣賞《二泉映月》和《十面埋伏》,感受兩首樂曲所表現的力度有哪些不同,在不同的音樂情感中去想象音樂所要表現的思想,這也說明了音樂帶給學生的美感并不局限于作品本身,而是學生會長想象的天空中自由飛翔,促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總之,在中職教育中開設音樂課程,并不是要培養一批高素質的音樂家,而是要通過音樂教育;來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此,教師要通過各種手段來激發學生音樂學習的熱情,讓學生懂得去欣賞音樂、了解音樂,這是中職音樂教育的目的,通過音樂審美教育,讓學生能夠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去感受音樂的魅力,從而提高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熱情,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貝尼.淺析高教音樂欣賞教育中審美能力的培養[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10):46-47.
[2]胡妍平.淺談在音樂教育中學生音樂創造能力的培養[J].現代教育科學:教學研究,2011(12):191.
[3]王小艷.音樂欣賞教育中培養學生素質品德感受審美藝術[J].雜文月刊:教育世界,2015(2):90.
[4]鄧靈芬.音樂欣賞,叩開學生審美能力之門--淺談初中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3(07):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