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琳
(陜西學前師范學,陜西 西安 750001)
談鋼琴音樂文獻的收集與運用
蘇 琳
(陜西學前師范學,陜西 西安 750001)
鋼琴音樂的研究與探索離不開相關文獻資料的支持與借鑒,鋼琴音樂文獻的收集與整理顯得極為重要,無論從鋼琴音樂的歷史沿革到演奏風格與技術的發展變化,還是作曲家與演奏家以及作品的整體線條羅列(包括相對應的音像資料),沒有文獻資料作為參考,研究課題無從下手,沒有借鑒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也就沒有任何依據,無法提出新觀點與新知識。
鋼琴音樂文獻;收集;運用
鋼琴音樂文獻是指用有關于鋼琴音樂的文字、圖形、符號、聲頻、視頻等形式或技術手段記錄人類鋼琴音樂知識的一切載體。是對人類鋼琴音樂實踐活動歷史的一種記錄,是一代代的學者們在鋼琴學習體驗的過程中先提出疑問、后經過實踐研究與探索最終解決疑問這一過程的成果。在鋼琴音樂的研究過程中,文獻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工作意義重大,只有通過對鋼琴文獻具有參考價值的研究與借鑒,才能在鋼琴音樂的研究領域有所突破,發展和傳承。
在鋼琴音樂專業的學習研究中,鋼琴音樂文獻包括鋼琴音樂類專業書籍和報刊雜志、各類鋼琴樂譜、圖集、音響與影像資料、鋼琴樂器實物等。收集整理鋼琴音樂文獻資料是進行鋼琴音樂研究與探索演奏技法的首要工作,不可或缺。通常鋼琴音樂的研究者們之前已經彈奏和接觸過大量的鋼琴作品,但要想真正演奏和詮釋好一首作品,必須深入研究作曲家生平,作品的時代創作背景,橫向看同一時期作曲家不同作品的異同點,縱向看不同時期不同作曲家作品的發展變化,探究演奏技法、觸鍵、音色、踏板等前人與當代的不同演奏家的理解與詮釋。
只有全面細致做好鋼琴文獻的收集整理工作,充分把握作品整體的背景知識,對比與聆聽不同演奏家對同一首作品的現場演奏音像視頻,結合自身的演奏實踐,才能達到完美詮釋作品的最終目標。
可見,鋼琴音樂文獻資料,會對專業學習研究實踐提供實質性的參考,并對相關課題研究提供了方向,隨時可關注到這一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為目前研究思路提供具有建設性的建議與方法。鋼琴文獻的收集與整理是一項基本的工作,不僅有助于了解當前研究現狀,也為之后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與參考。
對一首作品的最初印象,通常是通過唱片、錄像、電視或音樂會現場等形式接觸到的。這一階段還沒有進入作品本體的研究,只是能夠大體聽辨出作品的外在屬性,例如,節奏、調式調性、體裁結構、大概風格和所處時期,以及作曲家。這只是一個基本的了解與認識。
因此,僅僅依靠大腦留下的粗略印象去詮釋作品是遠遠不夠的。在通過簡單的聆聽之后,接下來要通過作品本體展開分析研究獲得有力依據,除了作品相關的時代背景的理論研究,最重要的依據就是譜面了,上面標注所有的樂曲信息,當然,要認真鑒定權威樂譜的版本,很多作品的樂譜都是經過一代一代的編者去修訂、改編、再出版,因此出現了很多不同的版本,其中也加入了編者或演奏者自己的理解和演奏建議。依照原譜標準版本的標注更精確,更符合作曲家本意,不尊重作者本意的標注都會誤導演奏者,表現含糊而不具有說服力的演奏,也是極其不負責任的二度表演,同樣也不會引起聽眾共鳴與認可。
對于譜面當中音樂作品分析的環節也尤為重要,也就是對作品的曲式和聲和創作技法的分析,同樣需要借鑒曲式分析的理論知識從宏觀架構與梳理整首作品到微觀分析樂句與音樂線條的處理。
通過以上對樂譜本體的把握之后,第三步就是要反復聆聽、對比、琢磨不同演奏家對作品的不同細節的處理與表現,包括音色、速度、風格、音樂處理、演奏技術等。音樂風格的把握決定著作品演奏的方向定位,演奏不同時期的音樂作品必須尊重該時期整體的音樂風格,把握準確。應該說, 嫻熟的演奏技巧加之精準的音樂處理才能表現出完美的音響效果。
只有充分做好鋼琴音樂文獻的收集與整理工作,并合理科學的運用于鋼琴音樂作品當中去,通過演奏者自身豐富的演奏實踐,最終才能達到至高的演奏境界。
本人主持陜西學前師范學院2015年度科研課題:高師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技能培訓實踐研究;本人主持陜西學前師范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鋼琴文獻在鋼琴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立項號:15JG033Y);本人主持陜西省社科界2016年度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項目:鋼琴文獻的應用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