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窮次仁
(拉薩市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西藏 拉薩 850000)
西方中小學音樂教育模式對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幾點啟示
布窮次仁
(拉薩市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西藏 拉薩 850000)
隨著文化的全球化,西方的教育模式也隨之滲透到我國的教育模式當中。但是我們不能崇洋媚外,生搬硬套,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保留自身的特性,找到適合我國的教育模式。我國的中小學教育模式相對于西方發達國家來說比較落后,所以我們要吸收西方中小學音樂教育的模式,但是不可一味模仿而失掉屬于自身的精神。本文將簡要闡述西方中小學音樂教育模式對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幾點啟示。
西方中小學;教育模式;啟示
音樂其實是美學的一種,音樂的發展也與民族的發展歷程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音樂作為人們審美的一個大的方面,有其特定的規律性、規定性以及傳承性。所以音樂便有了一種特殊的功能,那就是對民族成員之間形成持久深遠的內在支配力。中小學音樂課程的教學意義主要在三個方面體現出其不可替代的價值,即精神價值、文化價值以及審美價值。
音樂教育肩負著傳承中國傳統音樂的職責,所以說對于中國的中小學基礎教育當中的音樂教育繼承并傳承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應責無旁貸。但是隨著中國開放程度的加大,我國的音樂教育制度出現了“西化”過于嚴重的情況。
(一)音樂課程民族性內容的缺失
一方面,音樂課程的教學方式與傳統形式大不相同。忽略了中國特色的繼承與傳承,不能夠恰當的反映出中國傳統音樂的教學模式。另一方面,中國的傳統音樂在文化價值當中的定位比較模糊,使得外來音樂后來居上,中國傳統音樂受到嚴重沖擊。而學生學習中國的傳統民歌、戲曲文化、說唱藝術等只是作為輔助性的學習,只是學到皮毛導致民族文化傳承的斷裂。所以我國的學生對民族文化自身價值、思維方法、藝術創作及認知方式毫無把握。
(二)民族音樂傳承的失衡
在我國的教育系統當中學校教育是我國文化傳承的主要方式,所以教育方式直接決定著我國文化的傳承的效果,但是偏偏我國的學校教育方式忽視了我國音樂文化的傳承,使得我國音樂文化脫軌現象比較嚴重。另一方面民間傳統音樂文化往往依靠民間音樂社會團體來繼承,但是國家對民族音樂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民族音樂后繼無人出現傳承失衡現象。所以國家要重視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情況,及時對其進行扶持。
(三)民族音樂主體地位的缺失
西方殖民主義的入侵,使得西方的音樂也傳入中國,這就是當時資本主義對中國的文化輸出。文化的輸出有好也有壞,好的地方是增加了中國的文化多樣性,不好的地方是沖擊中國本土文化,使得中國人民族意識變得淡薄,從而顯現出劣根性。所以其對中國的音樂輸出亦是如此,西方音樂的教育觀長期以來影響著中國的教育模式,使得中國音樂教育“西化”過于嚴重,從而忽略了自身的閃光點,喪失了主體地位。這種不平等的教育模式一直延續到今天也未能有所改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作為主體的中國音樂沒能得到與西方音樂同等的發展平臺,使得中國音樂發展緩慢。另一方面是中國教育部門對中國教育觀不夠重視,沒有及時正確的引導民眾及相關學校對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重視程度,反而以西方音樂作為標準來衡量我國的傳統音樂文化,殊不知兩者并沒有什么可比性,兩種文化各有其自身的存在價值。我國的傳統音樂文化在我國便一定要占據主體地位來發揚我國的文化,是我國的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能有一席立足之地。
外來的西方中小學音樂教育模式我們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要清楚什么是適合我們的,什么不適合我們,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西方三大音樂教育體系中的視唱練耳教學包括(1)奧爾夫教育體系中的視唱練耳教學節奏訓練;(2)柯達伊教育體系中的視唱練耳教學音樂讀寫訓練;(3)達爾克羅茲教育體系中的視唱練耳教學節奏訓練。這三種教學模式是西方中小學音樂教學當中的經典模式,所以我們要借鑒學習。其中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重視節奏訓練其對于語言、動作、器樂的入門訓練,都是從訓練節奏感開始,然后進行聽力訓練,通過聽力訓練來培養學生將音樂動作以及舞蹈結合在一起的能力;柯達伊音樂教育體系則非常重視音樂讀寫能力的培養,通過對學生讀寫能力嚴格的訓練來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達爾克羅茲音樂教育體系則認為訓練學生的節奏感可以促進聽覺發展,并提高音樂能力。這三大音樂教育體系各有各的優點,應用于我國的中小學音樂教育當中一定要認識到學生本身適合哪種教育方式,因材施教,不能混亂模糊的亂用一氣。
結合以上所述,西方中小學教育模式對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啟示主要總結為以下兩點:以母語音樂培養民族音樂個性;以本土音樂傳承民族文化。
(一)以母語音樂培養民族音樂個性
從本土音樂走向多元的音樂文化比較,從中學習有關節奏的相關知識,讓學生把對音樂感性的欣賞提升到理性的認識上,以母語音樂—民族五聲調式旋律來感知和體驗音樂結構。
(二)以本土音樂傳承民族文化吸收外來文化
由于文化環境的局限文化觀念的不同,在了解和學習其他民族的音樂文化的時候,自然會覺得在感情上有所取舍。任何音樂文化都是平等的,任何音樂都與其文化背景息息相關,不應該孤立地關注音樂本體。我們應該包容不同的民族音樂文化,來達到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目的。
在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的改革當中,必定會走不少的彎路,所以吸收和借鑒西方教育模式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這種情況,但是切不可生搬硬套把自己的精華丟失。切不可操之過急,要結合自身的情況最初適當的改革,才能找到最有效的教學方式。
[1]尹正文.視唱練耳教學法[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2]馬云鵬.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導論[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尹愛青.學校音樂教育導論與教材教法[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