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晶
(三峽大學,湖北 宜昌 443002)
關于鋼琴演奏教學中培養(yǎng)演奏能力的研究
杜 晶
(三峽大學,湖北 宜昌 443002)
在當下鋼琴教學當中,一些教師過分注重對于學生鋼琴技術的培養(yǎng),因此,在知識結(jié)構(gòu)中,鋼琴技術知識的講授占據(jù)了課堂理論教學的主要,本文筆者從鋼琴演奏教學中演奏能力培養(yǎng)入手,通過分析學生演奏能力的作用和意義,來使得對于鋼琴演奏能力擁有更全面的認識,從而使得能夠更好的優(yōu)化鋼琴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鋼琴教學;演奏;演奏能力;培養(yǎng)
在當下的鋼琴演奏教學當中,鋼琴演奏能力能夠全面的增強學生對于音樂的把控力,無論在對于音樂的表現(xiàn)力還是理解力上,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在教學當中,除了注重對于學生鋼琴技術的培養(yǎng)之外,演奏能力可以保證鋼琴技術能夠更加具有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它能夠使得鋼琴演奏富有感情和靈魂,因此,在鋼琴演奏教學當中,培養(yǎng)學生的演奏能力,是使得學生能夠更加深刻認識音樂,并且將感情融合的關鍵。鋼琴演奏,不是傳統(tǒng)的音符聯(lián)系,只有將感情以及對于音樂的理解融入其中,才能夠真正引起聽眾的共鳴,這樣有血有肉的演奏才是音樂表演的核心所在。因此,在鋼琴教學當中,增強教學中演奏能力的培養(yǎng),使得學生能夠?qū)⒀葑囡L格同結(jié)構(gòu)更好的融合,在因材施教的基礎上,實現(xiàn)學生個人對于鋼琴演奏更深層次的認知,從而促進其表演風格的形成,真正實現(xiàn)鋼琴演奏的獨立性和完整性。
在鋼琴演奏教學當中,學生演奏能力提升的關鍵在與教學的科學性,教師在鋼琴演奏教學課程中適時的安排和指導,加上課程的科學設置,是保證學生鋼琴演奏能力能夠得到有效提升的關鍵。
(一)提高演奏者的音樂表現(xiàn)力
在對于高校學生進行鋼琴演奏教學當中,提升音樂表現(xiàn)力,是培養(yǎng)學生演奏能力的核心目標之一。教師應對音樂的不同風格進行詳盡的講解,讓學生能夠充分把握不同音樂風格的特征、特色,讓學生能夠在音樂識別鑒賞的時候從容應對各種風格的曲子,能夠準確定位、抓住曲子所抒發(fā)的情感基調(diào),通過自身的感官來增強對于音樂的認識,從而使得學生能夠獨立的分析音樂傳遞的感情,這樣不僅能夠為提高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作能力奠定基礎和提供素材,也能夠快速有效且獨立的提升學生對于音樂的認識。與此同時,在鋼琴演奏教學當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需求增加相應的教學內(nèi)容,通過靈活的調(diào)整演奏教學的內(nèi)容,來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提升學生的演奏能力,比如為了提高學生在音樂方面的理解能力和表演能力,教師在進行鋼琴演奏教學的同時,還可以增加鍛煉學生唱歌等實踐的機會,從多方面幫助學生提升理論和實踐能力,盡最大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演奏能力。這樣,不僅可以豐富鋼琴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也能夠使得學生的演奏能力有所提升。
(二)深化學生的聽力
在鋼琴演奏當中,聽力對于音準有著重要的作用。而且每個音符都有自身的特點,在鋼琴演奏當中,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可以使得其對于音色擁有良好的把控,從而通過力度、速度等不同,使得其在彈奏過程當中,能夠?qū)τ谝粲虻谋孀R度有更高的把握。因此,在鋼琴教學當中,教師通過不斷的強化學生的聽力,加強基本功的練習,從而使得其對于旋律和聲部的認識都能夠更加靈敏,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演奏能力。
(三)培養(yǎng)演奏者多感官能力
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演奏能力,只靠提高演奏者的聽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從演奏者的視覺、觸覺感官入手,這樣,通過全面的感官訓練來實現(xiàn)學生對于鋼琴演奏的全面認識。對演奏者進行多感官綜合訓練,以使演奏者能夠更好的把握彈奏的技能和節(jié)奏,通過對于演奏者的精神風貌等外部信息傳遞來學習,從而使得學生在演奏過程當中,學習參考價值更多,從而使得其更加能夠更加全面的理解音樂,能夠奏出獨具特色的樂章。
(四)提升演奏者的整體把握能力
常言道,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鋼琴演奏教學當中,演奏能力的培養(yǎng)除了注重展現(xiàn)力、聽力、感官的培養(yǎng)之外,還需要培養(yǎng)其整體的把握能力。教師要把音樂的整體分析思路和分析理念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形成自己的分析模式,使學生能夠獨立自主的對音樂進行分析和把握,進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創(chuàng)作音樂和演奏音樂。這樣,通過對全局的把控,使得其演奏更加和諧。所謂整體把握能力就是指學生在分析音樂時先從整體上把握音樂的基調(diào),然后再逐層分析和理解。從而在教學中不斷的深化和聯(lián)系,最終實現(xiàn)自我風格的形成和強化。
在鋼琴演奏教學當中,除了注重學生的專業(yè)的培訓之外,還要注重學生對于音樂的認識和感受,只有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才能夠使得其在鋼琴演奏當中,對于音樂、情感等擁有全面的認知,從而使得鋼琴演奏在深入理解的基礎上,投入更多的感情,從而使得學生鋼琴演奏除了有技藝特色之外,音樂的表現(xiàn)力和影響力能夠真正引起聽眾的共鳴,這樣在因材施教的環(huán)境下,才能夠確保使得每一個學生的鋼琴演奏擁有一個質(zhì)的飛躍。
[1]王天舒.新形勢下推行鋼琴“慕課”教育模式的思考[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07).
[2]韓欽.鋼琴教學中師生互動模式的構(gòu)建[J].黃河之聲,2016,(09).
[3]周民.新形勢下高校鋼琴教學現(xiàn)狀與改進對策[J].黃河之聲,2016,(09).
[4]王雨婷.學問與藝術的結(jié)合——讀《鋼琴教學法》有感于我國鋼琴教育事業(yè)的普及和發(fā)展[J].北方音樂,2016,(14).
杜晶(1982—),女,漢族,碩士研究生,三峽大學藝術學院教師講師,主要從事鋼琴演奏與教學及音樂學理論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