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紅梅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大橋鎮中學, 江蘇 揚州 225200)
淺談初中音樂欣賞教學
蔣紅梅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大橋鎮中學, 江蘇 揚州 225200)
教育的功能之一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在當前倡導和施行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下,音樂欣賞教育無疑應當是素質教育體系的一個重要內容。就音樂欣賞教育而言,它能夠有效培養和熏陶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陶冶身心、在音樂的沐浴中樹立和建起健全的人格,提高自我的道德修養和文化素養。因此,每一位音樂教育工作者都必須認真審慎地對待音樂欣賞教育工作,提高音樂欣賞教學的有效性,達成《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中關于音樂欣賞教學的目標和任務。
初中;音樂欣賞;新課標
音樂欣賞教育無疑應當是素質教育體系的一個重要內容。就音樂欣賞教育而言,它能夠有效培養和熏陶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陶冶身心、在音樂的沐浴中樹立和建起健全的人格,提高自我的道德修養和文化素養。因此,每一位音樂教育工作者都必須認真審視地對待音樂欣賞教育工作,提高音樂欣賞教學的有效性,
在中考仍然是中學教學主要目標任務的情況沒有改變之前,音樂作為學校的邊緣學科這一事實恐怕難以扭轉。盡管如此,教育部門和學校仍應當重視和加大對音樂教育的支持和投入,在盡可能的條件下改善和優化音樂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條件。而音樂教師自己,也應當排除雜念,摒棄無謂的煩惱思緒,認真對待和準備好每一堂音樂欣賞課。音樂教師應當充分把握和運用音樂欣賞這個教學工具,培養學生的藝術審美觀念和音樂審美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身心和諧。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上,由于客觀條件限制,音樂課時資源有限,教師要結合教學目標任務和中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合理編排教學內容,選取欣賞曲目。同時,音樂教師要加強對課程導入環節的設計,用新穎、有趣的課程導入來引入音樂欣賞課程和目標。
在教育的過程中,學生是教育的主體,而教師只是以自己的經驗、學識起到引導和幫助的作用,而不能越俎代庖、僭越學生的主體地位。如果教師在教學環節中,一味以自我為中心,忽視了學生在教育中的能動性和主觀性,其必然是導致課程教學陷入封閉式的“自問自答”過程中,無法激起學生的興趣。音樂欣賞更是如此,它是需要學生自己體悟和感受的,如果老師講課本上或自己的感受強加于學生,不僅無助于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形成,相反地還可能激起學生的反感。教師應當音樂欣賞中尊重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導入語、設問、游戲、表演、評價等形式和方法,鼓勵學生大膽表現,增強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如在欣賞《春天奏鳴曲》時,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粗聽一遍,然后在細細地過一遍,在欣賞的過程中鼓勵同學們根據自己聽到的音樂在腦海中構思畫面,并描述出來,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內涵把握。在欣賞《梁山伯與祝英臺》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仿照越劇的形式,進行音樂表演,借助表演來把握曲目中的人物性格和那段可歌可泣的愛情。
音樂不是孤立的,恰恰相反,音樂具有極大的包容性和深邃性。音樂的世界無處不在,它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視聽上的享受,也能夠給予我們心靈上的慰藉和滋養,而且音樂也總是在傳遞著知識和文化,供我們汲取營養。音樂題材的多元性、內容的廣泛性以及音樂本身包含的歷史性特征,都使得音樂不僅僅只是世俗眼中的一首歌、一曲曲子,亦或者是一場演唱會,它也可以是一本內容豐富、內涵深邃的百科全書。音樂教師在進行音樂欣賞課堂教學時,應把握音樂的這種特點,靈活運用其他學科資源進行整合資源,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同時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增加音樂的實用性。如在《伏爾塔瓦河》、《遼闊的草原》、《黃河頌》等音樂欣賞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的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知識加以印證和理解;在學習《陽關三疊》、《枉凝眉》、《滾滾長江東逝水》這些名曲時,可以同語文課程的相關內容如古詩《送元二使安西》、《紅樓夢》、《三國演義》等內容結合起來進行欣賞;在欣賞《紅旗頌》、《紅旗飄飄》、《絲綢之路》等時,應當同政治、時事、歷史等內容進行有機結合。音樂不是冰冷的,它應當是活躍在每個角落的精靈,而教師應當善于運用各種學科資源來表現和闡述它。
時代在進步,先進的技術和工具不斷被發明和創造出來,并應用和滲透到人類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極大地改善和提升了社會生活的質量和效率。具體到教學上也是如此,現代多媒體技術的發明和應用成為教育方法改革的重要內容,多媒體帶來的豐富視聽享受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們的感官細胞,引起他們的好奇和求知欲。而且,如果多媒體內容同教學主題契合得很好的話,能夠更加鮮明而立體地烘托出教學主題,加深學生們的課堂印象。音樂本身就是一種視聽娛樂,而能夠帶來感官娛樂刺激的多媒體技術同音樂欣賞的結合可以說是如虎添翼,音樂教師應當熟練掌握和運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結合音樂欣賞主題合理設計和引入多媒體教學工具。如在欣賞《辛德勒名單》、《我心依舊》等時,教師可以安排播放電影片段,藉由電影內容來理解和欣賞音樂主題,增強感悟。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的懵懂、萌動、迷惘、不安的躁動階段,也是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面向初中生開設的音樂欣賞和教育,能夠緩解和舒張他們內心的緊張和不安,幫助他們培養和建立起正確的審美趣向和價值趣向,提高自我文化和道德修養。音樂教育工作者要把握和運用好音樂欣賞這個教學工具,立足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點,用音樂的美和智慧啟迪、感染、感動、教育他們,達到育人育才的目的。
[1]宋曉昱.初中音樂欣賞教學的體會[J].赤子(上中旬),2015,(04).
[2]吳琛燕.關于初中音樂欣賞教學中問題串的幾點思考[J].戲劇之家,2015,(01).
[3]于金鵬.初中音樂欣賞課有效教學初步探索[J].赤子(上中旬),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