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文珊
(閩江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0)
簡析我國鋼琴音樂民族化的美學意義
謝文珊
(閩江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0)
在當前,我國鋼琴音樂具有近百年的歷史,然而,對于民族化音樂而言,它存在著非常大的美學價值,進而演變出了許多民族化的鋼琴音樂,為了更加了解民族化的鋼琴音樂,應對其美學價值進行仔細研讀。本文主要是對民族化的鋼琴音樂進行研究,簡析其所存在的美學意義。
鋼琴音樂;美學;民族化;簡析;意義
自從鋼琴引進到我國,許多鋼琴家通過采用國外創作的技術手法,將人們的審美角度作為出發點,對我國民族音樂進行深入的研究,借助民族鋼琴音樂的旋律、節奏以及素材等,對國外的創作手法進行改編,進而創作出具有我國民族藝術的特點以及審美獨特性質的作品,讓我國的鋼琴音樂更加符合大眾的品味,同時也讓更多的人們對民族化的鋼琴音樂產生興趣,進而成為我國音樂行業的重要組成結構。為此,可以看出民族化的鋼琴音樂具有極大的美學意義。
(一)民族化鋼琴音樂的美學定義
對于民族化的鋼琴音樂而言,在音樂領域中,它存在一定的美學價值,它不僅可以體現出我國民族化的藝術特點,而且還可以體現我國經濟歷史的文化,甚至可以體現出人們的日常生活狀況。為此,可以見得鋼琴音樂的民族化中美學價值和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充分體現出了我國社會民族的性質特征。其美學意義存在著非常廣闊的空間,是一種文化藝術,可以值得人們進行欣賞,它的演奏可以充分展示出美學的意義,對于民族化的作品,只有將其進行演奏出來,才可以感受出民族化的特征以及美感,才可以了解到美學價值真正的內涵,了解民族化的音樂作品,為創作出富含美學意義的優秀作品。而在對鋼琴音樂民族化的作品進行演奏時,演奏人員應該充分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并將其進行表達出來,且將美學意義傳達給欣賞的觀眾,使他們可以體驗到該風格所存在的美。
(二)民族化鋼琴音樂的定義
對于民族化的鋼琴音樂來說,它存在著重要的歷史意義,當我們在探索民族化的鋼琴音樂時,其探索的方式方法是必須要進行考慮。為此,我們應先了解鋼琴音樂的主要功能,也就是情感的表達,而對于民族化的音樂來說,也就是民族情感的表達,鋼琴行業的人員應對國家民族文化具有充分的認識,熱愛自己的祖國。要是一個人不愛本國,那么他們將難以展現出崇尚自由和民主的精神。相同道理,要是一個中國公民不熱愛自己的國家,他將難以充分認識到該國的民族文化。要是一個鋼琴演奏家沒有了解國家民族的文化,那么他將難以演奏出民族的味道。要是演奏家內心沒有體會到民族文化的真正內涵,那么他將難以表達出民族文化的真實情感。對于音樂而言,它的真正目的是以情感來打動人們,將音樂中的信息傳達給人們,為此,它不在是手指的靈活性,以及技巧是否熟練,重點是心和心之間的溝通交流。這種境界才是高級演奏家的標準。讓聽眾了解到演奏的真實情感,我國民族化的鋼琴音樂將會被廣泛認知。
鋼琴具有民族化的研究意義,對富含民族色彩的鋼琴作品具有重要意義。鋼琴音樂的民族感是鋼琴演奏者通過表演來表達的,這就要求鋼琴演奏者有濃厚的民族感情,深刻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只有理解了中國悠久的歷史才能了解鋼琴作品中的情感,再把自己體會的情感用演奏的方式表現出來,展現鋼琴作品中的美學價值,對于具有民族化的的音樂作品,展現其美學欣賞價值不單單是演奏者的表演,更重要的是演奏者對作品的理解和體會,這是對鋼琴演奏者演奏民族音樂作品的基本要求。表現出音樂作品中的美學價值,從而提升鋼琴作品的領悟能力以及音樂的渲染力,這是十分有價值的做法。鋼琴中的美學價值,是音樂作品的實質,判斷音樂作品的好壞,主要還是側重于其展現的美學性。
(一)鋼琴音樂富含大眾色彩
鋼琴起源于西方,我國鋼琴歷史也是從西方傳過來的,品其鋼琴的音調音色,表現的情感來看,都極大的表現了西方國家的思想情感。因為東西方文化的差異,這就直接影響了我們和西方國家對音樂的不同感受與欣賞。西方國家更喜歡在音樂中體會思想,但是中國創造的音樂基本都是來源于人們的生產生活。在中國,鋼琴是富貴人家的代表,在貧窮落后的中國,鋼琴所具有的貴族氣質與當時的中國并不相配。在那時,鋼琴主要在富貴上流社會傳播,上流富貴人家畢竟是少數,這就阻礙了鋼琴的大眾傳播,一般的普通老百姓根本無法見到鋼琴。在最近的幾十年當中,普通的民眾也沒有什么機會可以接觸到鋼琴,一般都是以電子琴代替鋼琴的。真正能接觸到鋼琴的一般是專業音樂家與藝校的師生,所以說就限制了鋼琴的發展與傳播。在中國也沒有什么鋼琴的歷史,鋼琴一直都是西方國家的愛好。一直以來,中國都注重對鋼琴音樂的發展,鋼琴音樂領域中也有像《黃河之子》這樣好的鋼琴音樂作品,但是縱觀中國整個鋼琴事業的發展來說,這只是一個小小的閃要點,并沒有推動中國鋼琴業的發展。對于中國的平民百姓來說,鋼琴還是上流社會的東西,對鋼琴沒有太多的認識。因為鋼琴一直停留在我國的上流社會,與我國的普通民眾根本沒有什么接觸,這就限制了鋼琴在我國的發展,鋼琴音樂也沒有什么發展前景,具體情況表現在:鋼琴音樂作品質量不好,數量也不多,也無法滿足我國眾多鋼琴愛好者的需求。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及社會的進步,我國鋼琴音樂也得到了發展,越來越多的鋼琴作品進入公眾的視野。這主要表現在:1.民族鋼琴家不斷增多,也讓鋼琴音樂進入了改革當中;2.經過民族音樂的改進與完善,鋼琴界涌現出了一堆優秀的作品;3.中國的鋼琴家不斷地受到了世界的認可,像朗朗、李云迪這樣的鋼琴家涌入我們的視野當中,在世界著名的音樂大殿堂中國人的面孔越來越多,這是中國鋼琴事業的進步,正因為如此,吸引更多的人關注鋼琴,喜歡鋼琴,鋼琴才能與普通百姓融入起來。
(二)提高了鋼琴音樂和各民族音樂相融合的價值
鋼琴是起源于西方國家的,西方鋼琴能發展的這么好,主要還是因為鋼琴是西方的歷史。鋼琴是由西方建立的,一直在自己的地盤傳播發展,之后發才展到世界各地。因為鋼琴是西方國家的代表,表現出來也是一些西方人民的思想感情,雖然受到了西方人民的追捧。
對于中國來說,要他們喜歡鋼琴還不如喜歡琵琶,因為這是我們自己國家的,不僅了解還有濃厚的民族情感。每個音樂作品的發展都要依靠社會人們的生活文化色彩,都要依靠民族的歷史文化作為支撐,才能長久的發展。如果說鋼琴的發展沒有西方悠久的歷史文化作為支撐,沒有國家民族音樂的融合,沒有西方人民的愛好欣賞,那么鋼琴在西方國家肯定是發展不下去的,一個音樂作品要想成為偉大的音樂,必須是有深刻的民族色彩的。
總的來說,任何音樂的發展都是有基礎的,必須把握好基礎才能發展壯大,鋼琴音樂要想發展起來,必須有效融合民族音樂,把民族音樂作為文化基礎,結合大眾的實際生產生活,融入情感,這才是對音樂發展的基本要求。要想創造一個好的鋼琴作品,首先就要提高自己對音樂本身的了解,找出可以感動自己的東西,才能感悟民眾。音樂家要努力掌握音樂的基本理念,基本技能。一個音樂家,自己首先就要學會了解欣賞音樂作品,這里包括任何的音樂作品,學習欣賞音樂蘊含的思想情感,歷史文化等等。
(三)促進了中國鋼琴音樂的發展
我們之前就講到了鋼琴是來源于西方國家的,因為是西方的歷史文化,與中國的樂器就有一定的差別,不僅表達的情感不一樣,樂器的操作方法與聲音也是與中國有極大的差別。我國要想實現鋼琴音樂文化的發展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對于音樂領域的引入,并不是把西方國家的鋼琴樂器引入就是可以得,更重要的是鋼琴的工藝與文化思想,做到在鋼琴的領域中加入中國的歷史文化色彩。促進廣大民眾與鋼琴愛好者對鋼琴的好感度,讓人們了解鋼琴,喜歡鋼琴文化,這才是我們引進鋼琴的最終目的。我們在學習西方國家優秀的經驗的同時,融入我國的發展技術,就能創造更好的音樂作品。中國是一個發展的大國,歷史文化悠久,只要我國虛心向西方國家學習,再加上自己原本的技術條件,就可以制作出更好的音樂作品。雖然這只是一個小小的進步,但我相信,只要我們結合自己國家的民族色彩,再努力鉆研,一定能創造更優秀的鋼琴音樂作品。
(四)加快了我國民族文化音樂的傳播
對于民族化的鋼琴音樂來說,由于結合了我國國情,進而使其能夠深入到社會群體中,并和我國民族文化相融合,同時和我國傳統音樂進行結合,體現出我國民族文化的特色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的情感。比如說,通過將鋼琴與傳統樂器二胡進行結合成一個整體,對其同時演奏,將會產生一種沖突的感覺,給予民族鋼琴音樂的美學意義。在實際情況中,通過采用鋼琴的優勢,將其與我國傳統民族音樂相結合,能夠激發出音樂創作人的潛能,進而使廣大聽眾能夠接觸到一些民間風格的音樂,加快了我國傳統文化音樂前進的步伐,為我國民族化鋼琴音樂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在當前,我國鋼琴玩家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對鋼琴了解的人們也變得更多。在以前,國外人員對我國的鋼琴音樂并不是非常的了解,為此,我國民族化的鋼琴音樂給他們帶來較多的驚訝。正是因為這些驚訝,使其開始對我國民族文化以及民族音樂進行了解,為我國民族化的音樂提供了更好的傳播平臺,讓外國人對我國民族文化具有充足的了解。
(五)擴大了民族音樂的發展道路
在西方,鋼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樂器,它的音樂和我們國家的傳統音樂存在著非常大的區別,不僅僅是思維的方法,而且還有審美的特質,所以說,當鋼琴引入到我國的時候,它不但是引入了這一樂器,而且還引入了西方音樂創作的技術、審美觀以及思維方法,為此,打開了作曲者的思維能力,使其對民族音樂的創作具有非常大的積極性,打破了傳統音樂的創作方法,將其與西方音樂進行有機的融合,制作出了新的音樂作品,開創了民族音樂的歷史,同時也強化了民族音樂的制作水平。
(六)展示了我國民族的音樂以及文化
在現實當中,民族化的鋼琴音樂因為自身的特征,給民族音樂提供了許多美學價值,擴大了民族音樂的發展道路,為促進民族音樂以及文化打下了基礎。在創作我國民族文化的鋼琴音樂中,我們應將鋼琴和民族文化進行結合起來,這樣不僅可以體現出我國民族的音樂,而且還可以推向國外的音樂平臺。
通過對我國民族化的鋼琴音樂進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它所具有的美學意義。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顯著的提升,進而使得人們具有更多的時間關注音樂,感受到音樂的動聽。通常來說,民族化的鋼琴音樂是和人們接觸最為緊密的,可以讓人們感覺到親切感。為此,筆者堅信由于其存在的美學意義,我國民族化的鋼琴音樂將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1]李春曉.電影《鋼琴家》中鋼琴音樂的美學意義[J].青年文學家,2015,(15).
[2]徐雅君.影視作品中鋼琴音樂的美學意義[J].電影文學,2012,(04).
謝文珊(1982—),女,漢族,福建福州人,在職單位閩江學院,職稱講師,學歷研究生,研究方向鋼琴演奏與鋼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