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京瑾
( 江西 南昌 330000 )
淺析肖邦《黑鍵練習曲》
周京瑾
( 江西 南昌 330000 )
肖邦是19世紀歐洲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將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鋼琴創作上,其中他創作的練習曲可謂是鋼琴藝術史中的一塊瑰寶,這套練習曲對李斯特,拉赫瑪尼諾夫及德彪西等與肖邦同時期及后期的作曲家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這首“黑鍵練習曲”是他創作的優秀作品之一。其演奏方法和作品的藝術性都超越了普通的練習曲,它以獨特的風格被世人所知。
肖邦 練習曲; 黑鍵;技巧
肖邦是19世紀最偉大的鋼琴作曲家之一,他的音樂像詩歌一樣優雅,流暢,自然,就連曲中最微小的細節作曲家也要精雕細琢。他用自己獨特的創作風格,成功的將鋼琴這一打擊樂器富有詩意的一面挖掘了出來,使得鋼琴這個獨奏樂器與其它打擊樂器相比在音響效果和藝術表現力上更加完善。他專為鋼琴寫作,所涉及的鋼琴體裁風格也非常廣泛,從傳統的奏鳴曲、協奏曲到波蘭特色的舞曲瑪祖卡、波羅奈茲;從大型的敘事曲、詼諧曲到小品性的前奏曲、練習曲,還有大量的夜曲、幻想曲等包含各種體裁,這些作品都是強烈滲透著他精神世界中的個人體驗。
在肖邦的鋼琴音樂創作中,練習曲一直是他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一筆。波蘭音樂學家塔代烏什?席林斯基曾寫道:“肖邦練習曲不僅成了鋼琴音樂新的風格及其具有格式的井井有條地展現,而且是這一風格的藝術升格”。這套練習曲的音樂內涵絢麗多彩,音樂形象鮮明,其中穿插著大量抒情性的自白和情感性的宣泄。肖邦這套練習曲里共有27首作品,它們分別被編成作品10號(十二首)、作品25號(十二首)以及三首無編號作品。這27首短小精致的作品各自表述了不同的音樂內容,聆聽或演奏這些作品時,似乎能感受到肖邦在不同事件和時間中的精神與內心的真實寫照。
在這套作品中有一首特別值得一提,它是第10號的第5首《降G大調練習曲》,在這部作品中肖邦提出了非比尋常的技術課題,就是這部作品的右手部分,所有的音符全部在鋼琴黑鍵上,所以這首作品又被人們又稱之為“黑鍵練習曲”。
肖邦在這首曲子里首次嘗試了用有明確練習目的的手法,將旋律和主題放在了左手,而右手則持續地演奏三連音。但這部分的織體,不僅僅是針對某項技術課題的訓練,更多是為了創造出個性鮮明,獨特的音樂形象。主題具有嬉戲、活潑的性格,像孩子們之間的玩耍一樣,整個樂曲明朗、生動,是一首情緒樂觀并在技術上有很大難度的練習曲。
這首曲子是單三部曲式:
A ------- B ------- 連接 ------- A1 --------- 尾聲
(1-16小節) (17-32小節) (33-48小節) (49-66小節) (67-85小節)
降G 降D 再現前的屬功能過渡 降G 降G方整性樂段 開放性中部 連接句
1.音樂方面
1-16小節陳述主題,右手是連續快速的三連音的跑動,左手是和旋跳音,堅強、肯定,有著舞蹈性節奏,突出活潑生動的主題和旋律,像孩子們的跑跳,呈現一副愉快的生活畫卷,讓人印象深刻。
第17-40小節,歌唱性的線條首先在右手出現,從鋼琴的音響音色上看,這種演奏讓音樂呈現出些許不安的感覺,轉為左手演奏旋律后,樂曲被推向了一個小小的高潮,感覺就好像壞天氣的來臨破壞了孩子們的玩耍。
左手低音的級進就像從原到近的雷聲,而右手不斷變化的起伏音也像風聲,讓這整個畫面活了起來。
緊接著出現經過句,這是第41-49小節,值得一提的是肖邦作品中的經過句都是與整個旋律結合的非常完美的一部分,不像有些其它的鋼琴作品中的經過句一味追求華麗和炫耀技巧。
第49-78小節,這里在經過一長串的三連音的演奏后,旋律又重新回到開始時活潑的個性,樂曲畫面讓人感覺是雨后的草地上,到處都充滿生機和色彩,孩子們又繼續回來玩耍。
之后是一串雙手的三連音上行,沖到最高處,然后又雙手八度級進下行,最后結束在一個強有力的和旋上。仿佛晶瑩的水珠集結在一起用所有的熱情跳最后一個大旋轉,旋到最高處后又快速的散開落下,結束這場嬉戲,讓人意猶未盡。這段尾奏精雕細琢、快如閃電,卻像點睛之筆那么有效,令人意外。
2.技巧方面
作品中右手有很多連續快速跑動的音符,練習時右手應該單獨慢練,因為右手在黑鍵上演奏很容易出現漏音、滑指、指尖抓不住琴鍵、彈空、彈虛、手指不穩定等現象。所以要解決這個難題除了必須耐心地慢練,還要正確的觸鍵方法。
這里筆者建議貼鍵練習,這里說的“貼鍵”并不是手指完全“不離開琴鍵”,而是要小抬手指,只是抬指的距離不需要很大,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強指尖快速觸鍵的感覺,在連續快速跑動時,集中而且敏捷的指尖動作是聲音清晰的重要保證。
除此之外,我們在練習過程中還要注意用心體會臂力的重心轉移,而手掌,手腕要非常放松,不能緊張,這樣大臂才能始終保持通暢,手指的觸鍵才能充滿彈性。想要在快速跑動中發出既清晰又通透的聲音,就定要注意手指尖與手臂的結合。在彈奏這些連續的跑動時,指法的運用也很重要,不然也會影響整個旋律的連貫性。
肖邦創作的這27首練習曲,不單單是為了訓練手指技巧為目的,他是將音樂的藝術性與技術性都貫穿在了里面,力圖達到在鋼琴上表達內心的詩意和人生情感的深度。
《黑鍵練習曲》作為肖邦創作最為優秀的練習曲作品之一,反映了作曲家的精神世界和曲子本身獨特的演奏技巧,是一部優秀的作品。對于演奏者而言,這首練習曲不僅挖掘了鋼琴音色上所特有的潛力,也激發了演奏者手指的巨大潛能。在練習和演奏這首練習曲時,我們不僅要思考如何克服技巧上的困難,彈奏時不能只將速度作為唯一的練習目的,還需要關注演奏時是否表達出了豐富的音樂性,用出色的觸鍵和豐富的層次變化賦予音符以生命和活力,使技巧真正成為表現音樂美的手段這些都是極大的挑戰。所以找尋一種正確的練習方式,對于音樂學習者和教學者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課題。
[1]沈旋,谷文嫻,陶辛著.西方音樂史簡編.上海音樂出版社,1999(5).
[2]林育.怎樣談好肖邦鋼琴練習曲.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6(8).
[3]阿.海得利[英],莫一布朗等著,學東,建民,鐵英譯.肖邦傳.人民音樂出版社,1987(12).
周京瑾,文學碩士,四川音樂學院高師鋼琴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