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亞波 魯枝鑫
信陽師范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
地方高校藝術類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策略探究
呂亞波魯枝鑫
信陽師范學院,河南信陽464000
近年來,市場對藝術類大學生需求過剩,就業難問題便隨之而來。藝術類大學生目前存在著就業意識淡薄、缺乏實踐經驗、綜合知識欠缺等問題。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有效提升藝術類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幫助藝術類大學生順利就業。
高校;藝術類大學生;就業能力
(一)注重專業技巧學習,忽視文化課學習
藝術類學生比較熱愛專業技巧學習,在學校學習過程中,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專業技巧的練習上,然而對思想政治、教育學、心理學等必修的文化課程不上心。很多學生認為用人單位只重視專業技巧,文化素質。然而,藝術類大學生卻忽視了用人單位不僅需要高水平的專業技術,更重視扎實的人文素養。
(二)個人就業意識薄弱
在大學不僅要學習文化知識,還要學習如何提高自身的就業能力和就業競爭力。但是在現實藝術類大學生群體中,部分藝術類大學生完全不關注以后的就業出路,他們更注重在家長的庇護下去享受清閑的大學生活,很多學生到大四快畢業時也沒有做好就業的準備。大部分藝術生沒有給自己制定清晰的擇業目標。很多藝術生在大學養成了自由散漫的壞習慣。大部分學生完全沒有為自己畢業后的出路做打算,畢業后完全依靠父母給自己安排工作,就業缺乏主動性。
(三)實踐經驗與創新能力缺乏
實踐經驗和創新能力是當代大學生最重要的素質之一,也是用人單位著重考察的重要環節,它們綜合反映大學生對理論應用與技能操作的掌握情況,是大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體現,是應對突發情況的基本能力。但是許多大學生缺乏創新思維及社會實踐經驗,在學校學習過程中,不能夠靈活地掌握及應用本專業知識,不愿意開動腦筋去思考,遇到困難便有畏難心理,動手實踐能力差。
首先,提高藝術類大學生的就業能力是增加藝術類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的重要保障。由于藝術類畢業生的迅速增加,已經超出了社會市場的需求,這樣一些藝術類畢業生就無法繼續從事與本專業有關的工作,但是由于專業的限制,應聘其它工作崗位上,自身的就業競爭力就有所欠缺;其次,增強藝術類大學生的就業能力是保障大學生順利就業的重要手段。藝術類大學生就業困難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但是最關鍵的原因還是在于藝術類大學生自身素質減弱。藝術類大學生雖然具有創造性和想像力,但是其綜合文化底蘊低,自我約束能力差,做事情不能夠持之以恒,這就使藝術類大學生和普通大學生相比就業能力較差。
(一)加強藝術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幫助其合理規劃職業目標
最近幾年時間藝術類專業迅速擴大招生,很多學生為了升學而選擇了藝術類專業,對以后的就業方向完全沒有考慮,完全不具備職業意識。面對這種社會現象,高校應及時調整培養體制,符合社會發展趨勢,幫助藝術類大學生開展職業生涯發展規劃,明確今后的職業目標并圍繞目標努力豐富自己。
在大一時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是非常必要的,學校可以定期組織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創新創業大賽來鍛煉學生的能力,大二、大三時要重視藝術類專業技巧教育,提高藝術生對本專業的興趣及愛好,利用暑期社會實踐的機會,鍛煉學生的社會經驗,鞏固專業知識,提高動手實踐能力;對于即將畢業的大四學生,要嚴格落實畢業實習,開設就業指導知識講座,針對畢業生如何搜集最新就業信息、如何制作簡歷、求職應聘技巧等知識進行輔導,加強學生就業的針對性。
(二)優化人才培養模式,提升藝術類大學生綜合素質
大學生個人綜合素質是大學生就業能力的保障和衡量標準,這也是當代高校教育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首先,高校應該把單純的藝術類專業教育轉變為綜合素質教育觀,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發展變化,社會對藝術類畢業生的能力、專業知識和職業素質也提出新的要求,不僅要求藝術類畢業生要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更要求畢業生需要具有創造性、主動性,創新思維能力、較強應變力和溝通力等綜合能力來適應多元化的工作崗位要求;其次,高校要強化創新教育觀念,高校在落實開展素質教育的同時必須要把創新能力培養納入到培養體制中來,努力培養藝術生的創新能力及創新思維,這樣才能夠具備較強的就業競爭力。
(三)加強校企合作,增強大學生的就業能力
高校每年培養出越來越多的藝術類大學生,卻沒有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造成這一現象最主要原因在于培養方案與社會需求脫節,高校的人才培養總是趕不上社會市場發展變化的需要。由此可見,高校應該尋求突破,加強和各企業、事業等單位進行信息聯網,及時掌握企業單位需求的人才類型,從而有針對性地培養,還應該和企業單位建立就業實習基地,鍛煉學生工作經驗。
(四)增強自我管理意識,轉變就業觀念
大學生要清楚自身的不足,并且能夠通過學習彌補自己,加強自我學習、自我管理的意識并付出行動,鞏固專業技巧,豐富社會經驗,提高人際溝通能力,增強自身綜合素質,提高就業競爭力以適應社會發展需求。要樹立先就業再擇業的就業觀,眼光不能一直停留在事業單位,要以發展的視角選擇職業,重視發展前景,了解社會需求,逐步端正就業觀念。
[1]宋繼順.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對策與實踐[J].商場現代化,2010(7).
[2]徐帥.當代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探究 [J].品牌,2015(04).
[3]閆輝.藝術類大學生就業現狀與就業能力提升策略探究[J].淮海工學院學報,2013(10).
G647.38
A
1006-0049-(2016)19-02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