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洲
云南曲靖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學院,云南 曲靖 655011
?
小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表現及應對措施
李亞洲
云南曲靖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學院,云南 曲靖 655011
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利于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本文從小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表現入手,提出可操作性的措施,以期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小學生;不良行為習慣;表現;措施
行為習慣是指人在特定環境下重復作用形成的一種“行為定勢”,它是人在后天所養成并在一定條件下自動去進行某些動作的特殊傾向,是由重復或練習而鞏固下來并變成需要的行為方式。
(一)語言習慣差
1.濫用網絡流行語
不少小學生在學校與同伴同學交流溝通玩耍時,大量使用網絡流行語,比如,我操、我靠等,在家與學校之間的路上,大多數小學生互相交流時頻繁使用網絡流行語,和家長交談也會使用,甚至在學生回答老師的提問或評論其他同學的回答時,也喜歡把自己在網上所了解到的網絡流行語用入其中。影響到周圍同學的語言表達習慣。
2.不能使用規范的普通話
當老師提問時,有些同學回答問題會使用方言;課余時間,同學相互交流時,經常使用方言。由于課堂學習和課外交流時,學生不能規范使用普通話,逐漸形成了不良的語言習慣。
(二)衛生習慣差
1.隨手扔垃圾
在校園的公共場所,如運動場、校園走廊、樓梯等地方,部分小學生隨手扔垃圾,不把垃圾放入垃圾桶、垃圾池等應該放的地方的現象經常發生,他們經常無視一些文明習慣的標語,以自己的習慣隨便亂扔垃圾,不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2.教室衛生臟、亂、差
在教室里,學生不愿意主動去打掃教室,保持教室衛生干凈、整潔,甚至有時連值日生都做不到。如小學生教室里面的黑板臟了,老師的講桌灰了,講臺邊有紙屑了,出現這些情況時,沒有學生主動會去擦干凈黑板、講桌,主動把地上的垃圾撿起放入垃圾桶或垃圾池。另外,課桌與課桌之間的走道、衛生角、圖書角等一些公共的場所,經常有垃圾,不干凈、不整潔。
(三)學習習慣差
1.課前不預習
雖然教師在課堂上會清楚的交代學生回家后應該預習的內容,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學生回家后不預習老師布置的內容,等老師檢查時,他們總是編各種各樣的理由來為自己的不預習找借口。如學生會說因為看電視、玩電腦而忘記了預習,因為寫其他老師的作業忘記預習,有的甚至說,不感興趣不想預習等借口。
2.課堂學習不認真
當老師在上課時,很多學生注意力不能集中,對老師的提問不認真對待,答非所問,總會出現一些與學習無關的小動作。比如在課堂上玩橡皮泥,看漫畫書,看小說,前后左右的同學互相講小話等。他們對待學習馬馬虎虎,不把老師布置的課堂學習任務放在眼里,總是做一些無關課堂的事情。
3.課后作業不認真對待
每一堂課結束后,教師都會布置學生課后復習所學內容,并完成相應的作業。盡管教師課堂上把課后復習、作業的事情交代得一清二楚,但是仍有一部分學生課后不復習、作業不認真對待,沒有正確認識到學習是他們自己的事。以致于教師在講新課提問前面所學過的內容時,學生不能準確、流利的回答,而老師所布置的課后作業,許多學生書寫不認真,卷面不清秀,總是亂涂亂畫。
4.學習缺乏計劃性
現在的小學生,他們既要參加家長給自己報的各種培訓班,還要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有的甚至還必須完成家長布置的作業,他們不得不盲目的忙于學習,對學習沒有計劃,沒有明確的目標,導致不能按要求完成各科老師所布置的學習任務。
(一)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
1.禁止學生使用不文明的網絡流行語
(1)學校明確規定,同學、同伴之間互相交流,課堂上回答問題時,禁止使用不文明的網絡流行語,各班班主任作為監督員,如果發現有學生不遵守規定,一定要給予教育并告知網絡流行語的危害。(2)學生與家長交談時,禁止使用不文明的網絡流行語,學校要通過班主任聯系學生家長作為監督員,督促自己的孩子文明用語,并且學校要定期對家長進行走訪調查,時刻掌握學生的語言習慣。
2.要求全校師生必須講普通話
(1)要求教師上課使用規范的普通話;(2)學生課堂回答問題必須使用普通話,教師要多鼓勵學生使用普通話,并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做到準確無誤的使用普通話。只有全校師生都講普通話,才能為學生營造一個語言學習的良好環境。
(二)學校為學生營造干凈整潔的環境
1.執行衛生管理制度,在學校制定完善的衛生管理制度之下,一定要對所制定的制度進行落實。如舉行文明衛生習慣講座,在學校的公共場所粘貼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擁有文明衛生習慣的標語,并在各個公共場所設置班級監督員,監督員需定期或不定期的向班主任反映情況,班主任再針對相應的學生進行文明教育。
2.采取衛生保持的措施。班主任必須安排班級的衛生委員每天組織和監督值日生打掃好自己班的教室和所管理清潔區域的衛生,并隨時保持整潔。學校衛生管理部門應定期或不定期對學校的衛生進行檢查,對于不合格的地方,要對相應負責的班級扣除班級考核分,使班主任和學生重視保持學校環境的整潔。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三)培養學生的自制力是小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
1.讀好書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應多讀家長和教師推薦的一些好書,從思想上認識到良好學習習慣對自己的重要,對不良學習習慣有自制的意識,才能從行動上去落實如何做可以讓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制定并完成計劃
家長和老師應指導小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每天給自己列出當天的計劃清單,并嚴格按照計劃去完成,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自身的自制力,又有利于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3.發現興趣
(1)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蹲下來和孩子一起看他們眼中的世界,才能發現孩子真正的興趣并促進其興趣發展為特長;(2)在學校,教師應該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做到因材施教,有助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總之,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可以使他們受益無窮,以上所提出的措施將為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提供參考。
[1]趙中心.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55個故事[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7(1):1.
[2]孫穎.談小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教研視點,2012(10):7.
[3]閆書廣.素質教育實施的路徑之一—行為習慣養成教育[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2):31.
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