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天水師范學院機電學院,甘肅天水741000)
《機械制造裝備設計》課程教學方法的探討
楊靜
(天水師范學院機電學院,甘肅天水741000)
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提出了機械制造裝備設計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考試模式的一系列改革方案及措施,加大了實踐性教學環節,提倡研究性學習,以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機械制造裝備設計;教學方法;專業必修課
《機械制造裝備設計》是機械制造專業的專業必修課,主要講述了金屬切削機床及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設計方法,以及物流系統的總體設計等知識。學生在學習該課程之前,先修了《機械設計》、《數控技術》、《機械制造工藝》等基礎課程,使學生有一定的設計能力,對機床有了初步的認識,為后續的課程設計夯實了基礎。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我國機械制造裝備業的發展經歷及將來的發展趨勢、先進的物流系統及柔性自動化系統等知識,在實現工業自動化4.0的大背景下,該課順應時代的發展,作為該課程的任課教師,必須重視下述工作。
《機械制造裝備設計》是機械制造專業的專業必修課,涉及內容繁多,理論性和抽象性較強,學生學起來比較吃力。在制造裝備業大力發展的條件下,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提高教學水平,我校對該課程實現了改革。
首先,重新修訂了教學大綱。從教學內容上進行了調整,重點講授機械制造裝備業的發展歷程及趨勢、金屬切削機床及主要部件的設計、物流系統的設計、專用自動化機床的設計等內容,為今后的專業課課程設計及畢業設計奠定基礎。
其次,增加了實訓內容。該課程的理論教學是1-16周,增加了17、18周的課程設計,該課程設計主要是針對本書所講的內容,進行機床主傳動系的設計,在設計過程中要求學生采用三維設計,畫出機床主軸箱,設計出轉速圖,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書本上所學知識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學生的畫圖能力,加強了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最后,增加了實驗內容。例如:講到機床主傳動系的設計時,帶學生到實驗室了解車床主軸的結構、主軸上軸承的配置方式、以及主軸上滑移齒輪構造及定位等。在講到物流系統時,穿插兩學時的實驗,讓學生在柔性制造實驗室觀看先進的加工、制造、物流系統。該課程采用增加實驗的方式,提高了教學的直觀性,使學生開拓了眼界,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該課程的傳統教學方法是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不僅使授課方式變得靈動有趣,而且提高了教學效率,縮短了學生對新事物的認知過程。例如:在講到制造業的發展歷程時,通過播放視頻,使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到我國的制造業向著柔性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另外,在多媒體教學為主的條件下,采用板書輔助教學。例如:在講到機床主傳動系的設計時,采用板書教學,在黑板上畫轉速圖,邊畫邊講轉速圖的豎線、橫線、斜線及轉速點的意義,以便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因此,采用多媒體與板書結合的教學方式,靈活多變,但對教師的要求較高,要求教師在全面融會貫通課本內容的基礎上,能抓住重點,掌握該門課的精髓。另外,課后布置作業,下次上課前及時提問,不僅增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而且通過提問,教師掌握了學生所學知識的問題所在,以便及時查遺補漏。
考核是檢驗學生是否學懂的標志。以前,該課程考試單一,通過平時成績×40%+考試成績×60%來評定,這樣評價的結果是學生學習機械化強、主動性差。為了改變此種狀況,我校對該課程實現了改革,提倡研究性的學習,加大了過程考核的環節,即:過程考核占總成績的60%,考試考核只占40%,其中,過程考核包括:平時的作業、出勤、實驗等方面的成績。考試模式的改革,增強了學生平時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減少了學生平時不學習,突擊考試過關的弊端。
《機械制造裝備設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通過對這門課的改革,增加了實訓、實驗內容,一方面促使學生將來很好地與工程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為參與到教師的科研項目中打下良好的基礎。作為該課程的講授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還應不斷地探索,在完善課程體系的前提下,以就業為導向,摸索出一套切實可靠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努力培養更多出面向社會的高素質人才。
[1]曹燕,章小峰,謝玲玲.材料成型概論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裝備制造技術,2011,(11):200-201.
[2]于靖博,張文孝,李廣華.工程流體力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裝備制造技術,2011,(11):205-207.
[3]周伯秀.理論與實訓一體化在數控教學中的探索[J].裝備制造技術,2011,(11):202-204
[4]關慧貞,馮辛安.機械制造裝備設計[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5]肖曙紅.“機械制造裝備設計”課程教學中創新思維的培養[J].廣東工業大學學報,2008,8(7):92-94.
Discussion on Teaching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Design
YANG Jing
(School of Electron-Mechanics and Automobile Engineering of 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Tianshui Gansu 741000,China)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the paper proposed reform measures of 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s and examination mode in the course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design. Therefore,the future teaching should increase practical teaching in order to enhance students'practical ability.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design;teaching method;compulsory course
G642
A
1672-545X(2016)10-0251-02
2016-07-21
楊靜(1979-),女,甘肅天水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機械制造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