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宇翔
成都樹德中學光華校區,四川 成都 610091
?
網絡環境下隱私權的保障措施分析
高宇翔
成都樹德中學光華校區,四川 成都 610091
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的發展讓人們的物質與精神生活更加豐富,人們的生活與互聯網之間的聯系也日益緊密,由于網絡的虛擬性、互動性和開放性特征,網絡隱私權侵權問題屢見不鮮。本文主要針對網絡環境下隱私權的保障措施進行分析。
網絡環境;隱私權;保障措施
所謂隱私,是指個人的私生活及秘密等不想被他人知曉的事情。隱私權,通俗的講就是自己的隱私不被他人非法知悉、收集、利用、公開的權利,公民對自己的隱私是否公開有決定權,這是基本的人格權利。隨著電腦、電話、移動互聯的普及,信息傳播速度加快,監管部門的難度加大,公民隱私權受到侵害的事件屢有發生。
在虛擬的網絡社會中,人們之間的交往不需要面對面,不需要公開自己的真實身份即可進行交往,如果一旦出現侵害隱私權的問題,受害者也往往難題及時發現侵權人的身份,這無疑助長了侵權人的囂張氣焰,致使受害者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密,從這一層面而言,網絡侵權是具有隱蔽性的。此外,網絡侵權的類型也非常多樣,微博、微信、社交軟件都可能成為網絡侵權的溫床,有著傷害甚至會伴隨受害人的一生,影響非常大。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八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憲法作為我國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憲法是制定基本法律的依據,任何與憲法內容相抵觸的法律無效。由此,我國網絡隱私權保護的理論起點是我國憲法所確立的公民的人格尊嚴。具體而言,還可以采取如下的法律保護措施:
(一)健全法律法規,建立相對安全的網絡環境
近幾十年,科技的飛速發展給人民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把偌大的世界濃縮成了一個地球村落。地球上一個角落發生的事情在一天甚至是一小時內就能傳遍全世界。以正在舉行的里約奧運會為例,金牌頒發的瞬間,全球六十億居民在關注就已經全都知道了。這樣的信息傳播速度對于人們隱私的保護是不利的。目前,我國的憲法、刑法、民法中都有公民隱私權受法律保護的條文,但是網絡環境下公民隱私權受到侵害的形式、種類越來越多,有些人為了經濟利益專門鉆法律的空子。復雜的網絡環境,呼吁各級各部門健全法律法規,對于公開、傳播他人隱私造成不良影響的平臺和個人進行規范管理,建立相對安全的網絡環境。
(二)網絡平臺加強內部管理,提高行業自律
電腦網絡、移動互聯已涉及衣、食、住、行各個方面,大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是,人們在使用各互聯網提供的各項服務前,首先被要求注冊個人信息,甚至有平臺在用戶每次登錄時都會提醒完善個人信息。公民的姓名、身份證號、所在地、單位甚至是家庭收入情況等等,都被記錄在網絡平臺上。當然,其他一些用戶無法得到這些個人隱私,可是網絡平臺的管理人員對這些卻是了如指掌,獲取這些信息也如探囊取物。近幾年,公民身份信息泄露的情況更為嚴重。那些不法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得了公民身份信息進行詐騙的事件更是一起接一起。2013年起,一波《你涉嫌吸毒販毒》的詐騙潮流遍全國各地。犯罪分子以公安人員的身份開口便說出機主姓名,準確的報出機主身份證號,讓接電話的人驚愕不已。各單位上報的表格,一不小心就能從網絡上搜索出來。這些事件的發生,有的是平臺的設計需要改進,有的卻是內部工作人員缺乏自律意識,為經濟利益而出賣用戶隱私。
(三)提高網絡用戶自我保護意識
公民隱私最主要還是由個人泄露出去的。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才能從更高的程度上解決隱私權不受侵害的問題。不管是購物還是閱讀,幾乎每個平臺都要求用戶進行注冊登錄,但是,一些平臺并不一定要求輸入真實姓名,必填項與選填項也有提示。用戶在注冊時如果有自我保護意識,就會更加注意這些。在電腦手機維修過程中造成隱私泄露事件也是屢見不鮮,對于自己的關鍵信息,尤其是一些拍攝的圖片及視頻資料,最好是進行加密處理,更不要輕易示人。而那些傳播他人隱私的人,法律意識也有待提高,一些傳播他人隱私的人缺乏法律意識,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已經觸犯了法律。
(四)加強網絡監管,嚴防惡劣事件的發生
每一秒都會有數不盡的信息進行更新,加強網絡監管談何容易,這將是一項極為艱巨的任務。但是缺少了這一環,網絡信息的傳播就會更加肆無忌憚。網絡監管首先應由每個平臺親自進行,對平臺用戶發布的信息先進行第一次過濾。如果發現問題信息,直接刪除后,還要嚴厲警告用戶他已涉嫌侵犯他人隱私,令其認錯悔改,并上報上級監管部門。網絡綜合監管部門遇到緊急情況要果斷處理防止用戶隱私信息大面積擴大,造成嚴重不良影響。網絡綜合監管部門要全面把握各平臺曾發生的小面積隱私泄露情況,進行歸類統計。就像銀行系統的用戶信譽評價一樣,對那些有過不良記錄、惡意傳播他人隱私的用戶進行限制使用的處罰。
網絡環境侵犯隱私權的原因與紙制時代大同小異,但犯罪卻形式五花八門,犯罪事件也越來越多。此類案件的偵破并不復雜,但是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卻難度極大。網絡環境下隱私權的法律保護要從健全法律法規開始,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自我保護意識,網絡平臺和各級各部門加強監管力度,建立嚴格的管理機制,果斷處理侵權信息,保證網絡環境下公民隱私權不受傷害。
[1]陳鼎莊,黃友銀.網絡環境下隱私權與知情權的沖突與協調[J].牡丹江大學學報,2009(01).
[2]鄧劍光.論我國網絡隱私權的保護——以美國為參照的分析[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06).
[3]華劼.網絡時代的隱私權——兼論美國和歐盟網絡隱私權保護規則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河北法學,2008(06).
[4]陳鼎莊,黃友銀.網絡環境下隱私權與知情權的沖突與協調[J].牡丹江大學學報,2009(01).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