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玲
湖南師范大學,湖南 長沙 410081
?
從心理學角度淺析養老保險資金缺口問題
吳曉玲*
湖南師范大學,湖南 長沙 410081
目的:了解我國養老保險資金缺口的基本概況,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出現的原因,針對其可能存在的弊端,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并且提出針對這一問題的建議。方法:定量分析法與定性分析法相結合:引用當前養老保險資金缺口的數據,從此及彼,由表及里,逐步的探究根據養老保險資金缺口可能存在的問題,提出的解決途徑以及措施。比較研究法:運用比較研究方法,對比分析各項解決養老保險資金缺口的措施,為本研究論述的養老保險資金缺口問題提供更準確,實用的前提條件和依據。結論:1)做實個人賬戶,解決隱性債務;2)實現養老金保值增值;3)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4)完善養老保險制度;5)強化政府責任,養老保險基金信息透明化
養老保險資金缺口;老齡化;空賬
養老保險資金缺口是指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差異。從心理學角度看,中國一直存在養兒防老的思想,養老保險基金的建立從根本上解決了人們晚年的基本生活問題,同時也減輕的年輕一代的養老負擔。養老保險基金以及新型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從根本上解決計劃生育問題,減輕經濟壓力,不僅使家庭關系變得更加的和諧而且有利于社會的和諧發展,國家的安定繁榮,利國利民。隨著中國老齡化的到來,養老問題更加成為了重中之重,建立有效的養老保險制度,保證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平衡是不可忽視的問題。
(一)養老保險基金的基本結構
養老保險屬于社會保障中的內容,可以分成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和個人儲蓄養老保險。而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又分為個人賬戶養老保險和基礎養老金。
(一)人口老齡化問題

表2.1 1990年到2050年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的統計與預測
數據來源于陳蓓.基本養老保險資金問題與解決問題探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9.[1]
根據表2.1,我們可以預示,從現在幵始到以后的20/30年間,中國將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數據顯示,中國老齡化速度增快,使人口紅利階段進入到人口負債階段,即使,某種程度上,人口總量在此之后仍會保持慣性增長,但是,我們可以預測中國經濟從人口類型轉變中得到的“益處”將逐步下降。從而,減緩人口老齡化速度,是中國人口政策調整的需要考慮的出路。在無形之中,人口老年化所帶來的社會心理壓力不斷在增加。
(二)隱形債務(PID)問題
從1995年起,我國開始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籌資模式,在制度實行前,即將退休和已經退休的職工個人賬戶基本只是名義上的。對于已經退休的人稱為“老人”仍按以前的現收現付制為其繼續發放養老金,而在制度實施后即將退休的人稱為“中人”對于這部分人的養老金的發放采用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及按工齡系數計算的過渡性養老金三者結合的方式。在這種制度上,所產生的隱形的心理壓力以及心理負擔,加重了,民眾對于隱性成本的憂患與不安全感,隱性債務,即通常所說的轉軌成本。同時由于在轉軌過程中,公共財政投放不足,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養老保險覆蓋面窄,心理壓力所導致的參保率低,基金籌措存在困難,社會養老保險基金被擠占挪用、欺詐、冒領的現象等等,都大大加重了政府的養老保險隱性負擔。
(三)個人賬戶空賬問題
空賬是由人口老齡化、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一起作用的結果。1951年中國推出的勞動保險就確立了現收現付制,也就是工作人員贍養退休人員,一代贍養一代,不斷維持下去,但是城鎮養老保險負擔卻在加重,1990年5.4個工作人員贍養一個退休人員,減少到3.3個工作人員贍養一個退休人員()。[2]個人賬戶基金空賬運行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空賬問題不僅增加了建立新的體制的難度,而且遺留了傳統的現收現付制度所導致的后果。
(一)做實個人賬戶,解決隱性債務
首先,我們需要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有效的籌集資金,拓寬渠道,可以采取以下辦法予以解決。根據我國當前的實際情況,可以考慮采取以下措施:1、國有資產的部分變現。2、財政支出結構整合與調整。3、股權結構的調整。4、建立新的稅收品種,規劃到養老保險基金中。還可以在條件成熟的時候,開征社會保障稅。5、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可以建議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部分地方,將其所得的一部分收入劃入養老保險基金。用外界造血,多渠道收集資金,例如“財政收入,。變現國有資產,發行國債等等方式。
(二)實現養老金保值增值
政府應當制定適當政策,科學確定投資組合和策略,引導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向低風險、高收益的領域投資。其次,還要積極推進養老保險基金的市場化管理。目前而言,基金管理市場化的成本是最低的,改革時機也是最佳的,所以,我們應不失時機地積極推動基金市場化管理。
(三)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
1.積極探索多元化的養老模式
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不可避免的事實,為了讓自己老有所依,我們應該積極探索更加多元化的養老模式,推進個人養老、家庭養老和社會養老相結合的道路。讓老年人口不光只依仗養老金,不僅可以減輕養老保險的壓力,而且可以解決許多不必要的問題,穩定社會秩序。老年人擁有年輕一代無法比擬的社會經驗與智慧,樹立投資觀念,自給自足,還應該加強宣傳教育,倡導傳統道德和家庭美德,提倡孝道。將養老的壓力分解為自己投資自足;兒女負擔;社會、國家養老金支撐等方式是老年人口保證老來無憂,老有所依的絕好方式。
2.適當降低基本養老金替代率,減輕國家財務負擔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加快,面對巨大的老年群體,基本養老金的替代率就會凸出,這種情況,在某種程度上,與我國的經濟發展實力以及經濟發展的態勢并不完全相符合。我們要學會吸收他國的經驗教訓,取長補短,在建立養老制度的過程中,突出本國的優勢,將制度與我國的經濟水平相一致,不要超過國民經濟發展的速度,一定要看準時機,在時機成熟的時候進行,而且要把降低基本養老金替代率同大力發展補充養老保險結合起來,否則將會產生不良的后果。
(四)完善養老保險制度
隨著時間的推進及經濟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社會保險愈來愈顯示出其強大的影響力與生命力,在推動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進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前,我國城市養老保障體制并不夠完善,但是,我們可學習并且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結合我國實際的情況,充分考慮財政、金融、稅收體制改革,制定并健全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符合我國國情的有關社會養老保險的法律法規,對資金渠道、實施方向、增值方式、保障標準、收支進程、執行政策監督等都明確規定,規范操作行為與手段,確定下來,建立長效機制,從基本上解決社會養老金的缺口問題。同時,結合國家農村稅費改革進程推動農村社會保障水平的提高,可以利用各級財政農業投入增加、減輕農民負擔與壓力,從而為為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改革開創廣闊空間,逐步建立城鄉統籌的社會保障制度。[3]
(五)強化政府責任,養老保險基金信息透明化
對于提高養老金統籌層次,政府應具有超前理念。養老金統籌層次的增加與提高,從而達到省級統籌甚至全國統籌,將有利于擴大資金來源解決資金缺口。應充分利用網絡系統、信息高速公路等方式,讓人們不斷了解自己個人賬戶資金的應用和籌資情形,相關負責部門應該定期公布相關保險資料,這樣,人們的熱情一旦被激發出來,參保意識的提高就會容易大大促進統籌層次的提高,統籌資金的大量籌集,反過來又會彌補養老金缺口,從而逐步杜絕,收不抵支導致的私自挪用個人賬戶資金。
(六)綜述養老保險資金缺口各項措施的實施前景及制約因素
“做實”養老金個人賬戶是個老之又老的話題,卻因為懸而未決的“空賬”問題使其每年都成為新問題。個人賬戶空賬面臨著巨大的養老金收支缺口,個人賬戶性質不明確,以及老齡化速度加快等挑戰與危機,若這些問題不解決,空賬的問題將變得越來越突出。
總之,想要解決養老保險資金缺口這一問題,必須通過全方位的努力,在勞動生產率,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之下,政府,企業,個人各司其職,提高工作人口贍養老年人口的能力,在老齡化的時代之下,提高單位勞動創造財富的能力,彌補勞動力數量不足帶來的生產能力下降,通過人力資本投資和經濟結構調整,提高有效勞動力供給,將勞動力從勞動生產率較低的部門轉移到較高的部門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從思想中重視,從制度上體現,遵循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培養尊老,敬老,養老的觀念,才能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1]陳蓓.基本養老保險資金問題與解決問題探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9.
[2]封進.如何理解個人養老保險賬戶的空賬問題[N].東方早報,2012-12-21(A23).
[3]Philip E.Davis.Pension Funds[J].Retirement-Income Security and Capital Markets-A InternationalPress,1993(30):15-17.
吳曉玲(1990-),女,湖南師范大學,應用心理專業碩士。
F842.67;F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