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秀麗
大連工業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遼寧 大連 116034
?
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英語教師專業素質提升的策略研究*
葛秀麗**
大連工業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遼寧 大連 116034
在當前國內高等院校積極進行轉型和開展英語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成為影響該過程的關鍵。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以其獨特的優勢為地方高校的轉型提供了可供借鑒的經驗。本文通過調查問卷、教師訪談和觀摩課堂的形式對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英語教師的能力提升方法進行探索及研究,旨在為積極提升英語教師的專業素質提供經驗支持。
中外合作辦學;英語教師;專業素質;策略研究
應用型本科高校是當前高等教育進行改革時嘗試的新型高校類型。在當前地方高校向應用型院校轉型的過程中,辦學條件、師資力量、管理水平、專業設置、評價機制等均制約著高校轉型發展的層次和深度。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因其獨特的學科優勢、先進的人才培養模式成為國內高校爭先熱捧的辦學形式。換句話說,中外合作辦學的目的在于培養有國際化視野和競爭能力的人才。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依托于中外院校的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開展深層次的交流與合作,對于提升雙方院校的知名度、擴大雙方的國際影響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以及綜合素質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師的專業素質是決定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教師專業素質包括三個層面的內容:第一個層面指專業知識,包括學科知識、普通文化知識和教育科學知識等;第二層面指專業能力,包括教育活動設計能力、教育活動實施能力、教育過程的組織與監控能力及教育評價能力等;第三層面指教育專業精神,是教師對教育專業所抱有的理想、信念、態度、價值觀和道德操守等傾向性系統,是教師從事本專業工作的精神動力,其中包括教育理念、專業態度和師德等(徐世貴,2008)。束定芳指出,“一名合格的外語教師,必須具備一個任何普通教師所具備的基本素質,還必須具備一名語言教師所具備的專門素質,更應具備適應外語教學這一特殊學科的專門素質。”可以看出,英語教師的專業素質包括教學及科研能力、綜合文化素養和相關的教學法、心理學、教育學及語言學理論知識。
教師素質的高低是英語教學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在當前國內高校紛紛進行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英語教師應積極探討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英語教師如何處理好語言教學與專業教學的關系,充分調動自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理論和實踐水平,把教學研討常態化,把先進的教學理念融入到教學中,加速英語教學的改革進程。同時,分析英語教學團隊在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理念創新、教學研究等方面的作用,結合實際情況考查構建適應不同高校的英語教學團隊的方法和舉措對于提高教學質量有很重要的意義。另外,各個高校的專業設置、課程設置、考核方式、選用的教材、師資隊伍結構、評價與監督體制以及學生的綜合素質都存在一定的差異,針對不同的情況予以具體分析,對提升英語教師的專業素質的具體措施做出科學的總結。
近年來,國內高校紛紛進行向應用型高校轉型,把培養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作為人才培養的首要任務。作為一種重要的辦學形式,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在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這同時也對該項目中的英語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依托于合作辦學項目,英語教師可以通過在境外合作院校進行短期培訓,或參與和國內進修、團隊合作等方式構建多種學習平臺,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使英語教師接觸并掌握國內外前沿的學術動態,深入促進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是值得探討的問題。另外,高校英語教師的職稱結構、學緣結構和年齡結構都存在一定的問題。青年教師比例大,專業教師學歷和職稱偏低等是較為普遍的問題。職稱較高的老師往往有著較重的科研任務,很難成為中外合作辦學中的授課教師的中堅力量。最后,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英語教學團隊的構建尚處于初級階段。高校教學團隊的建設,對學科與課程建設和人才培養都有著重要的作用。英語教師之間較強加強教學資源開發,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以及加強教學研究,能夠有效地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于2011年創辦的大連工業大學與英語南安普頓大學合作辦學項目是遼寧省第一個與世界百強大學合作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也是遼寧省首批藝術類本科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兩校合作舉辦的本科教育項目,引進了英國南安普頓大學的優質教育資源,雙方共同配備了先進的教學設施和優秀的師資,采用國際化辦學模式,共同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掌握專業理論知識,兼容東西方文化和現代設計理念、具有較強創意設計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業人才。經過5年多的嘗試,該項目已日漸成熟,在課程設置、管理模式、師資培訓等方面積累了一定經驗。
鑒于教師的專業素質提升對于保障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質量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從教師專業素質的理論入手,以大連工業大學與英國南安普頓合作辦學項目中的英語教師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與訪談的形式,了解該項目中英語教師專業素質的現狀,并依據實證研究數據資料,對英語教師專業素質的提升針對性地提出建議和策略。通過對該項目英語教師專業素質提升的具體措施進行總結與分析,旨在拓寬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英語教師專業發展渠道,培養創新意識,構建科學的專業素質提升與發展模式。

表1 該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英語教師的基本情況
當前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的中方英語教師大多來自于本校的英語專業教師或大學英語教師,他們大多具有豐富的講授英語知識的經驗,而缺乏合作項目中特定學科的專業知識。中外合作辦學對于引進國外的優秀師資力量,幫助提升國內教師的綜合素質,進而提高國內高校的辦學水平有著重要作用。中外合作辦學的教學模式對外籍教師與中方教師的比例有著嚴格的要求。外籍專業課教師和語言類教師按照教學計劃與中方教師進行有效分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原版或自編教材,進行雙語授課,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教學目標。

表2 受訪英語教師的教研與科研情況(2011-2016)
基于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優勢資源,英語教師充分發揮其優勢,將科研項目與其教學實際充分結合,積極探索各種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實踐。在該項目中中英雙方教師建立了良好的溝通與交流模式,雙方定期聽課,進行有效反饋。英語教師與項目內的專業教師積極配合,組織各項與專業相關的實踐活動,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也大大提升了英語教師的專業素質。同時,英語教師也拓寬了自己的教研與科研領域,對自己的綜合能力提升有很大幫助。

表3 受訪教師所參與的培訓(2011-2016)
基于中外合作辦學的項目,中方教師到國外交流與學習的機會大大增加。通過長期或短期的國外進修于交流,國內教師可以接觸并掌握國際前沿的學術動態,這對于雙方整合優勢資源進行合作科研、提高雙方的教學與科研水平有著重要的意義。從長遠來看,加大教師的師資培訓對于項目的進一步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通過調查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的英語教學現狀,結合英語教師的教學和科研情況,以及對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英語教師參與的專業培訓、論文著作發表、科研項目、國內外學術交流等素質提升因素進行分析,可以看出,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的英語教師應充分利用項目優勢,嘗試先進的教學方法及教學相關理論,完善課程體系和分級教學模式,開拓教學資源,貫徹英語模塊教學,優化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等模式,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構建年齡、職稱、學歷、學緣等方面更加合理的教學團隊,搭建多重教師發展平臺,培養教師的創新意識,提高團隊的理論水平、科研水平、教學水平,構建優秀的英語教學團隊,從實踐層面促進教師發展、加快課程與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建設。
[1]白莉,張純明.論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的中外合作辦學.遼寧教育研究,2005.11.
[2]遼寧省人民政府公報.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動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實施意見,2015-12-15.
[3]束定芳,莊智象.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172.
[4]譚貞.中外合作辦學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雙重作用.現代教育管理,2009.3.
[5]王黎生.中外合作辦學中英語教學現狀分析.外語教學,2010.7.
[6]徐世貴.教師自主成長——基于名師成長案例的分析[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7]于險波.高外中外合作辦學英語課程設置與課程建設研究.黑龍江教育,2014.02.
[8]趙彥志,葛婷婷.中外合作辦學的特點與發展路徑.中國高等教育,2014.10.
[9]鄒斌.從中外合作大學學術英語教學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以西交利物浦大學為例.外語界,2015.12.
* 2016年度大連工業大學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基于創新創業導向的藝術類學術英語教學模式研究”;2016年度大連工業大學社科聯項目”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英語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學團隊建設研究”(GDSKLEL201628)。
** 作者簡介:葛秀麗(1979-),女,黑龍江伊春人,碩士,大連工業大學國際教育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