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勝霜
銅仁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貴州 銅仁 554300
?
女大學生終身體育觀的培養研究綜述*
段勝霜
銅仁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貴州銅仁554300
現如今女大學生終身體育觀的培養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本文通過查閱全國大量在文獻,使用邏輯分析法探討了如何針對培養我國女大學生終身體育觀的培養,通過分析發現我國女大學生終身體育觀的意識淡薄,體育鍛煉知識缺乏,只有通過學習掌握體育知識、培養終身體育觀的意識,以及發展高校培養女大學生的終身體育觀的方法和方式等幾點對策和建議來促使女大學生建立正確的終身體育觀。
女大學生;終身體育觀;綜述
女大學生是一個特殊存在的群體她們是充滿青春活力且具有現代思想和知識的群體,她們不僅體現出當代女性青年對待體育的一種行為觀念,而且可以把體育鍛煉與女性接受現代文明的機會等同起來進行思考,她們能把道德與傳統知識、目的等更深入的理解,從而進入更深的文化理論層面[1]。大學時代是終身體育觀形成的最佳時期,并且終身體育也是高校體育教育的重要內容。那么如何形成一個良好的終身體育觀,怎樣培養女大學生的終身體育觀,所以本文是通過瀏覽大量女大學生對待終身體育的觀點的文獻并加以綜述。
(一)女大學生鍛煉狀況
體育鍛煉的目的之一是為了強身健體,這一目標的達成,需要經常自覺性的參加體育鍛煉,但從前人的調查中發現有女大學生有27.5%的能自覺鍛煉,則男生的這一比例達到50%,遠遠超過女生。其中有規律的健身的女生占到19.8%,男生這一比例占32.8%。能夠每天堅持鍛煉的女生僅占8.5%,男生卻占到22.9%。能夠堅持鍛煉40分鐘以上的占參加鍛煉女生的27.9%,男生比例高達54.5%。參加鍛煉20分鐘的女生比例為35.2%,高出男生比例[2]。
(二)女大學生體育意識狀況
通過查閱的文獻資料發現,在被調查的女大學生中,有高達70%的除教材外沒有看過體育鍛煉知識方面的書,則男生的比例為55.1%。在被調查的女生中有68.9%的對體育鍛煉表示喜歡,男生要高出女生比例為76.8%[3]。大家都知道終身體育觀的形成必須有一定的體育意識條件才能完成的,所以從這方面可以知道女大學生的體育意識非常薄弱,對于養成體育觀更加困難了。由此說明當代女大學生的體育觀的培養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也非常需要。
(三)女大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
從我國教育委員會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指導綱要》中,挑選出最常見的21種運動項目,從文獻中得出的結果顯示,女大學生愛好前十的運動項目除游泳外,有操舞類:健美操、交誼舞、藝術體操、形體訓練;有球類:羽毛球、乒乓球、排球、籃球、足球。男生的愛好比較廣泛,除游泳外還包括球類、武術類、操舞類和田徑等,男女喜歡的前五項運動要超過調查人數的三分之一,可以確定男女生群體的運動意向。其中女大學生處愛好游泳球類外還比較喜歡健美操。女孩子喜歡的球類排第一位的是羽毛球,男孩子則是籃球,女孩子選擇的大部分是沒有身體接觸的球類運動項目[4]。
(四)女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動機
通過資料顯示,女大學生中65%的參加體育鍛煉是為了保持身材,有51.1%作為娛樂,47.3%為鍛煉身體,還有38%出于喜歡運動。從這幾項數據說明女大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出發點不同,所以鍛煉效果也有一定差別。有66.9%的女大學生對體育鍛煉效果自我評價為良好;18%認為很差,體育鍛煉意識薄弱[5]。
(一)體育意識的淡薄
大學生雖然經過學校體育鍛煉的影響,但從以上的數據來看,女大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還是非常淡薄,對于將來形成終身體育觀念還需要好好的學習。要讓女大學生理解并且明白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從自我意識上了解和改變自身的觀念,才能為建立終身體育觀打下基礎。
(二)高校對女大學生終身體育教育方法和方式存在的問題
生命在與運動,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體育,我們可以將體育分成若干份,在大學期間的體育運動,可以看作處于學校體育和社會體育之間。大學生的身心發育完全,對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至關重要。如果在這一時期實施科學的體育教育方法,可以輔助其終身體育觀的發展向正確方向發展,為一生的健康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由于部分體育教學教材的重復、陳舊、單調在加上學生以修學分為主,并沒有更深入的理解體育鍛煉的價值與重要性,對體育知識掌握,運動正確方法的利用比較匱乏,制約了女大學生學生參加體育鍛煉,從而制約了女大學生系統的終身體育觀的形成。
(一)怎樣著力培養女大學生主動參加體育活動的意識
終身體育觀的基礎是人的體育意識,抓好大學體育教育的最后一站,是學生終身體育觀養成的關鍵。如何培養女大學生體育意識:第一是堅持性。這一點表現在能夠擁有充沛的精力,做事有始有終,能夠堅持不懈的解決問題,不被內外因素所困擾。第二點是自信心。對做人做事有明確的目的,不會出現優柔寡斷的現象,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擁有充足的自信,并且能相信自己。第三是自制力。這一點是說對自己的情感沖動能夠有效的控制,對人接物理性思考,為人和善,具有良好的人際關系,遇事能夠考慮周全,以大局為重。
(二)努力改善女大學生終身體育觀念
體育教育是一門綜合學科,其蘊含多種知識與文化,且具有教育、社交和娛樂等功能。對人的心理和思維等方面的培養具有特殊功效。現代人們對健康的要求層次越來越高,由于教育普及大學生面臨的各種壓力也不斷增加,如果不適當的做出調整,容易引發學生心理和生理疾病,所以大學體育發揮著多種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教育功能。當然體育教育的功能不是時間內就能夠顯現出來的,是需要長期系統的參加體育鍛煉以及科學的指導才能顯現出來。對于終身體育觀的養成能夠促進女大學生獲得更好的環境熏陶,豐富生活,來克服學習和各方面的壓力,從而得到更好的發展,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才。
(三)改革創新高校體育教育方法與方式
改革體育教育傳統觀念,創建現代高質量高校體育教育體系,是現代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培養學生終身體育觀的重要途徑。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解讀,第一,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體育教學應具備趣味、健美和技巧相結合,符合女生追求美并且具有實用價值,如健美操、游泳、羽毛球等,教材選擇的新穎,教學方法應靈活多變,適宜運動量。第二,加強體育理論與衛生知識方面的教學,既要懂得良好的健身方法和原則,又要懂得健身后的回復和健康衛生習慣的養成。學會自省,感受體育鍛煉帶來的愉悅和成就感,養成體育鍛煉習慣。第三,在教學中女孩子害羞的生理特點和不愛主動發問的學習特點,更多的利用鼓勵和贊賞的方法,提高學生自信心,加強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提高學生集體榮譽感。對增強體育課程興趣和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欲望具有很大的作用。第四要加強學校的體育場館和教學器材的完善,對于高校體育課堂場館的設施和器材的配備,對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以及課堂效果具有很大的影響作用。第五,適當的成立女生健身團體,創造女大學生課外體育環境。適當與體育系或相關部門配合,在場地和師資條件支持的情況下,開展俱樂部健身,安排專業指導教師,進行指導健身,消除女生健身帶來的困擾,實現課內和課外相結合的方式,營造女大學生群體健身的氣氛。整體來看不僅可以創造良好的體育鍛煉氛圍,又可以提高女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效果。這樣對女大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以及學會怎樣參加體育鍛煉,合理的做出自我評價和監督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對于培養女大學生終身體育觀是一個漫長的、持續性組織規劃過程,必須以了解女大學生本身存在的問題,根據具體問題做出相應的正確指導,充分利用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結合的方式,促進女大學生形成自覺性較強的運動參與習慣,最終才能達到終身體育觀的目的。
[1]王玉成.大學生體育態度和體育鍛煉行為研究現狀分析[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0.05.
[2]董寶林,張歡,朱樂青,宋劉玲,陳敐.女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機制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6.
[3]祝明慧.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的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6.
[4]朱靜華.高校女生體育課興趣現狀及培養的探討[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1):102.
[5]于向海.高職院校女大學生體育行為與體育價值觀念的調查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2.
段勝霜(1987-),男,漢族,河南人,碩士,銅仁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健美操實踐與教學。
G807.4
A
1006-0049-(2016)17-00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