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文琪
渤海大學國際交流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0
?
論游戲教學法的理論基礎及現實意義
戴文琪*
渤海大學國際交流學院,遼寧錦州121000
游戲教學法是語言教學理論中的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本文從普通語言學的角度介紹了游戲教學法的含義、理論基礎、現實意義等問題。這種研究無論對于第一語言教學還是第二語言教學都具有指導意義。
游戲教學法;理論基礎;現實意義
所謂游戲教學,就是指盡可能的用學生愿意接受、生動有趣的游戲等其他形式,轉化學習中枯燥和難以接受的部分,創造豐富的語言交際情景,讓學生學習和游戲相結合,真正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中外實踐證明,以科學的方式用游戲等趣味方式推動教學是有很多益處的。游戲教學法是一種具有一定的科學理論基礎的情景教學法,目的是在鞏固課堂所學知識、預習新單詞的同時,使學生語言實際運用能力得到提高,開發其智力與潛力,也是一種立足于實際教學內容,遵循相關程序、步驟和規則的循序漸進的漢語活動。將這種漢語學習方式分為三個步驟:準備游戲階段、課上進行游戲階段、對游戲進行點評或小結階段。漢語游戲教學法不僅具有可探究的豐富科學理論基礎,也具有在課堂教學方面的實踐應用價值。所以,運用游戲教學法是提升學習漢語課堂效果非常有效率的方式之一。
學生可以通過較為激烈的游戲尤其是競賽等方式,獲得興奮感和刺激感,把做游戲的趣味和學習的快樂結合起來,不知不覺地學到課本上要求掌握的內容,使學習進入良性循環。
對于很大一部分學生來說,他們學習基礎差,學習積極性不高,難以在學習當中獲得成就感,而且自制力較低,相比于目前使用的較為乏味的傳統教學方式,他們更容易為傳統游戲和電子游戲所吸引,并容易沉迷于此,甚至通宵達旦,廢寢忘食,繼而產生厭學情緒,學習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這是因為青少年需要玩耍,這是每個人的天性。
寓教于樂是一種常見的教學理論,不過,游戲教學法的實行是需要嚴格的規定的。游戲教學法的原則就是對“教”和“樂”的界限分明:教,必須涵蓋教學任務中需要完成的內容,特別是其中比較重要和困難的內容。所教的這些知識應該是與學校課堂有關并對學生自身發展有利的內容,例如學校所設置的教學科目:語文、數學、英語、政史地、理化生、音體美等,或是一些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例如道路安全、自我保護知識和生活常識等等;只有這些知識才能在游戲教學法中使用,這些知識也是學生、學校乃至家長的真正需求;樂,必須有一個成熟和明確的游戲規則,應該有強大的競賽性,輸和贏有明確的界限;也要有豐富的趣味性,學習傳統和現代游戲的本質和精髓,運用到教學中來。雖有一定的隨機性,但能夠給參賽者發揮其主觀能力的空間。
游戲的開展是需要有一個鮮明的目的的。游戲只是一種教學工具,教學始終大于游戲,游戲應為教學服務,緊緊圍繞教學內容。游戲的設計應根據教學目的所進行,不管學習任務輕重,不論是復習還是預習,都不能淡化教學任務,否則會破壞學生知識系統的形成。更不應該毫無目的地進行,應該為了教學而游戲,不是為了游戲而游戲。游戲應該起到啟發的作用。開展游戲是活躍課堂氣氛,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鞏固所學的知識,與此同時開發學生智力和培養相關能力。設計游戲時要充分考慮到其趣味性,盡可能創造真實、有趣的語言情境。興趣是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一座橋梁,游戲教學法的最終目的是用游戲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愉快主動的學習。游戲也應該靈活的展開。雖然游戲活動有很多益處,但要注意適時和適當,在游戲中要注意密切關注課堂氣氛,調整和把握課堂節奏,讓課堂的焦點和學生的注意點總是在學習上,而不是單純的做游戲。將教材內容與游戲內容靈活的結合起來,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妥善處理教學模式中的六個環節,并對其進行適當調整。設計游戲時,規則是十分重要的。每一項游戲活動都要有其規則,例如時間限制規則,角色表演規則,輸贏界限規則。這樣教學游戲受規則約束和限制,學生就會遵守課堂紀律,也有利于教師統籌課堂氛圍,而不是被動的管理課堂,既要放得開又要收得攏,使學生養成有令即行,有禁即止的良好課堂習慣。否則游戲教學法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反而不利于學生學習。
教學中融入游戲教學法是有利的,不過把游戲“喧賓奪主”的作為第一課堂顯然是不合適的。要想發揮它的作用,就應該把它作為第二課堂,并發揮它對第一課堂的輔導作用。學生學完游戲法則之后,游戲也是學生課余的趣味活動。
近些年來,我國意識到減輕學生負擔,增加其課余活動時間的重要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希望更合理、更科學的安排時間,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不過我國的實際情況仍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沒有系統性的理論和時間,缺乏章法。游戲教學法正是填補這個空白最好的措施,它是一種創新性的教學方法,甚至是可以因地制宜,推廣到世界各地的品牌教育。游戲教育法可以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到在義務教育階段他們必須掌握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精神。
(一)游戲有利于學生的積累知識,發展智力
學生通過積極參與課堂中的教學游戲,用一種快樂的方式充分消化吸收所學知識以及其他一些對于學生而言必須掌握的知識。這些課堂游戲緊緊圍繞教學任務,與教材內容息息相關。這些教學游戲不僅跟課本知識有關,往往還包含開發智力的內容,學生可以從其中鍛煉自己的觀察、分析和主動思維能力,因此有利于學生積累知識,開發其智力和潛力。
(二)游戲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減輕學生的壓力負擔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中適當進行游戲,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動機,積極主動與教師互動。同時,化難為易,增強娛樂性,使學生真正熱愛語文學習。從而通過激發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減輕學生的壓力負擔。
(三)游戲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游戲教學法參考了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它可以通過減慢課堂節奏,消除學生因繁重的學習久坐所產生的疲勞。學生數量一般較多,所以課堂游戲需要分組進行,學生在游戲中可以親身體驗與他人合作共事的樂趣,激發起學生的斗志和自尊心,有助于克服靦腆膽小的心理,也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與合作意識,因此,游戲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四)游戲有助于陶冶學生情趣
游戲其中包含的顏色、聲音、動作等都是潛在的美學教育,學生可以從中豐富自身認知,建立起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游戲通常與繪畫、歌唱等藝術活動結合起來,學生可以豐富自己的興趣愛好,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活動,豐富課余生活。從而陶冶情趣,提高審美能力。
科學是沒有國界的,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世界市場十分廣袤。游戲教學法作為一種十分有新意的品牌教育法,是一種商機無限的智力新產品。教材與游戲的結合迫切需要大量配套的的游戲教學法教材,目前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目標市場為廣大的學生和家長群體。
激發學生興趣的最好方式就是游戲。《標準》說明語言技能的內容中表明,第一級和第二級語言技能都包括“玩演”。由此看出,“玩演”也就是說游戲在學習當中是非常重要的。
根據學生心理的研究,他們好奇心勝,模仿性強,注意力容易不集中,其中多為無意注意。課堂教學只有激發起學生學習興趣,進行“興趣教學”,才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來,提高其感知能力和記憶力,從而積累知識,提高技能。
將游戲和教學相結合的做法歷史悠久。西方教育中有關游戲與教學相結合的理論和實踐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臘。
中國古代以來也在游戲教學方面頗有建樹。程頤主張:“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當代教育家吳冠杰也發表過如下見解:“把游戲作為學習形式的做法早在課堂教學之前就出現了。游戲教學是一種重要的方式。通過游戲學漢語,可以讓學生在趣味中學習語言知識,掌握語言技能,從而開發其智力和潛力,激發起其對語言學習的興趣,這才是真正的寓教于樂。”
全球經濟文化一體化不斷發展,中國國力不斷強盛,全球范圍內的教育也逐漸連通起來。掌握并學好漢語可以體現新時代人才的高素質,所以逐漸被家長和教育機構所重視。在這個過程中,激發學生對漢語學習的興趣是至關重要的。游戲是一種能夠快速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并將它長期保持下去轉化成真正熱愛的一種方式。青少年天性活潑好動,喜歡展示自己的個性,對新奇有趣的新興事物接受能力強,很容易被帶動。教師在課堂上所用的教學法能夠對學生是否感興趣起到關鍵性作用。游戲是教師課堂教學的一劑靈藥,游戲可以是一個潛移默化的感染學生的力量,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幫助學生積極學習。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這也契合了素質教育的目標。使用適當的游戲對于營造良好課堂教學效果的作用可謂事半功倍。因此,教師設置一些緊緊圍繞教學內容和課本知識的小游戲,并根據學生需要和實際問題對此加以改進,并且有針對性、有目的性、有計劃性地進行,是有教學價值和意義的。
(一)教師在游戲教學中的定位
游戲教學中應時刻貫徹“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規則。游戲教學是需要有規律,有重點的。教師作為主導,要課前根據教學內容設置恰當的游戲,游戲需要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有明確的競爭性,難度不宜過高。教師應對游戲步驟和規則十分熟悉,進而引導學生有序的開展。
教師要掌握學生訴求,有一定的設計水平;教師要保證全體學生參與,做好事前的準備工作,明確游戲規則,采用一定方式方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理解和掌握游戲規則;注意游戲安全,避免出現教學事故。
1、直接講授
一般情況下適用于較為常見,大多數學生都理解或有經驗,比較簡單的游戲。
2、演示
主要用于較陌生的新游戲,口頭教授難以理解的較復雜的游戲。
3、及時調整控制
游戲進行過程中,學生會因為過度興奮和事前對游戲規則的不明確使教學陷入混亂的局面,教師要起到主導作用,隨時觀察課堂氛圍,將學生的注意力及時轉回到所學知識上來。
4、游戲結束后教師要進行評價和總結并積累經驗
(二)游戲教學在漢語課堂教學中運用的時機與起到的作用
教師為了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往往設置一些集體游戲,使課堂上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進來,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整個教學環節中,游戲環節是預先設計好的,根據教師的教學要求選擇恰當的時機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來。
游戲教學法有助于學生學習成為一種獨特的情感體驗,通過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展示教學任務,學生不僅吸收新知識,還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特長和潛在表現力。對于青少年學生,學習內容有點枯燥甚至乏味難懂,如單詞和句型,然而,通過教師精心設計的和教學內容緊密匹配的游戲,化難為易,學生就可以很容易理解。
(三)課后運用,樂學不疲
通過游戲教學尤其是一些競賽類的游戲,可以使學生一直保持飽滿情緒,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減輕學生身心疲勞,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快樂,在歡聲笑語中領略知識的魅力;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更好的導入新知,鞏固舊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特別是漢語教學中運用的游戲教學法,它可以通過激發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充分挖掘他們的思維潛力,靈活運用舊知,快速理解新知,提高自身漢語水平。游戲可以使學生充分打開心扉,使個別學生克服其靦腆羞澀和緊張自閉等心理問題,提高學生的交往能力和自立能力,使其性格想活潑開朗的方向轉變,而不再一味依賴教師,所以,游戲教學法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起到了巨大的不容忽視的作用。
戴文琪(1992-),女,葫蘆島人,渤海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
G623.31
A
1006-0049-(2016)17-00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