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菡
安徽師范大學政治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
?
預防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
董菡*
安徽師范大學政治學院,安徽蕪湖241000
預防教育是針對大學生在思想和行為方面可能或已經發生的問題而提出的一項專門對策,它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預防教育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預見性、主動性和有效性,同時也可以使大學生獲得全面發展。為了更加有效的實施預防教育,筆者認為我們應該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觀念、提高他們的素質,另外還要深入調查研究,掌握大學生思想活動的規律。只有這樣,才能使預防教育達到最佳效果。
預防教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學生作為21世紀的接班人,承擔著建設祖國和振興民族的重任,他們能力的高低不僅關系著個人的成才和發展,還關乎國家和民族的興衰與成敗。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種社會實踐活動,承擔著培養人才的重任。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經不能完成時代交予它們的重任。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立足實際、開展創新研究,以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因而,將預防教育與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結合,使其成為傳統方法的一個新幫手,對于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所謂預防教育就是針對人們可能或將要發生的思想問題與行為偏向,事先進行教育,防止思想問題與行為偏向發生;或者將思想問題與行為偏向扼制消滅在萌芽狀態。從定義不難發現,預防教育包括而且應該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在不良思想或錯誤行為發生之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不給不良思想或錯誤行為創造任何可能的條件,將可能會出現的損失通通避免,即“防患于未然”。第二,在不良思想或錯誤行為剛要出現的時候,就采用措施進行糾正,將其扼殺在搖籃中,防止進一步的擴散,即“防微杜漸”。將預防教育運用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要深入到大學生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去,根據他們的特點和規律,并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經驗教訓,進行科學的預測,從而達到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目的。
預防教育可以把對大學生有害的消極影響轉化為對大學生有利的積極影響,并把不良思想或錯誤行為的影響控制在最小程度。實施預防教育,可以幫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解決教育過程中可能碰見的各種棘手的問題,從而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朝著有利于大學生全面發展的方向前進。實施預防教育的必要性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更好地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
首先,實施預防教育,可以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預見性。“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句話生動形象地說明了預防的重要性。同理,預防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過程中,要根據教育對象思想行為變化發展的規律,綜合運用多門學科的知識和自身的工作經驗,對教育對象思想行為變化發展的趨勢進行科學的預測,并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避免消極被動,贏得主動權。只有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不再是“痛定思痛”的事后教育,而是“未雨綢繆”的預防教育。
其次,實施預防教育,可以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性。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嚴重的滯后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總是在問題出現之后才后知后覺,并急于尋求暫時的解決辦法,但這并不是解決問題的長久之策。要想改變這種滯后的狀況,就要實施預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在自身素質不斷提高的前提下,積極主動地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清楚了解大學生的實際情況,預測其發展趨勢,對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做到未雨綢繆,因勢利導,把工作做在前面。預防教育的做法,避免了滯后處理可能帶來的叛逆心理和抵觸情緒,也避免了時間和精力的浪費,從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變成了超前教育,也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再次,實施預防教育,可以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之所以不盡人意,就在于預防教育的實施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要是在實際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看重“頭痛醫頭”的事中矯正和“痛定思痛”的事后反思這兩個環節,那必然會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不理想的效果,并最終陷入惡性循環。要想變惡性循環為良性發展,就要實施預防教育,把工作做在前面。其實,無論是事中矯正,還是事后反思,都不如提前預測事情的發展趨勢,始終如一的運用“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的預防教育。
(二)能使大學生獲得全面發展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廣大人民群眾,培養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這一任務是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確立的。另外,黨的十六大明確指出新世紀的教育目標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完善、現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背景下,大學生要想獲得全面的發展就變得困難重重,再加上社會上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致使他們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個時候,大學生要想實現全面發展,就必須采取新的方式—預防教育,它可以幫助大學生正確規避成長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和荊棘。
實現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本來就是一個宏觀上的超前目標,而且是一個難以達到的目標,這就必然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實施預防教育,眾覽全局,把這個目標的未來性和現實性結合起來,既高于現實,又不囿于現實,找到現實和理想的差距,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此外,目標上的超前必然要求內容上的超前,也就是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運用超越于教育對象現有思想水平的先進思想去提高他們的思想覺悟,引導教育對象朝著全面發展不斷邁進。最后,要用超前的內容來表達超前的目標,也就是說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也要超前,即根據規劃,按照人的思想變化規律,循序漸進,按部就班地開展艱苦細致、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工作,使教育對象向著全面發展的目標一步步邁進。總之,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是一個復雜而又系統的工程,前進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不可估量的困難,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實踐過程中用預防教育法來規避可能碰到的挫折。
既然運用預防教育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那如何才能使其發揮最大功效?
(一)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觀念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知識經濟初見端倪,各種新情況、新問題應運而生,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卻一直處于被動應付的狀態,趕不上時代發展的潮流,也遠遠跟不上大學生的步伐,致使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想僵化、觀念陳舊。從中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對預防教育的態度直接決定了預防教育的效果。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明確預防教育作為一個新生事物是在不斷成長的。大學生的思想是不斷變化的,影響大學生思想變化的因素又是不可確定的,因此需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預防教育。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認識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相對和絕對兩個方面,既是相對的,又是絕對的。同樣,預防教育也不存在百分之百的絕對,它是絕對和相對的統一。這是因為預防教育的對象是大學生的思想,思想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因而只能在某個范圍內達到相對的準確,允許錯誤的存在。毛澤東同志曾說過:“馬克思主義者不是算命先生,未來的發展和變化,只應該也只能說出個大的方向,不應該也不可能機械地規定時日。”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者不能也不應該認為預防教育可以解決我們遇到的全部問題。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質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傳播者,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們素質的高低決定了預防教育可能取得的成績。因此,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斷學習,為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而努力奮斗。第一,盡力使自身的認識與學生的認識同步,甚至超越學生。毛澤東同志說過:“人們要想得到工作的勝利即得到預想的結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觀外界的規律,如果不合,就會在實踐中失敗。”這就恰好說明,教育者只有充分了解教育對象的特點和規律,才能做好預防教育工作。第二,教育者要具備各項工作能力,特別是了解學生的能力、提高大學生辨別是非美丑的能力、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能力、心理診斷和輔導的能力以及靈活運用各種方法的能力,超強的能力可以幫助教育者解決學生的各種問題,提升教育對象對教育者的信任度和親密感。
(三)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掌握人們思想活動的規律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調查研究是以思想信息為調查對象,為了解群眾和教育對象在一定時期內的思想動態、思想問題而進行的調研工作。它為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提供了客觀依據,是搞好預防教育的基本條件。思想信息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決定了教育者需要通過艱苦、耐心的調查工作才能擁有它,當然也少不了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制作加工過程,在研究分析的基礎上,才能找出主要問題,并且有針對性的加以解決。另外,遵循“以學生為本”的工作理念。在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育者是“主角”、“主體”和“發號施令者”,教育對象則是“配角”、“聽眾”和“服從者”,這樣做就忽略了教育對象的主觀能動性。預防教育要想在高校順利開展下去,就要轉變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教師為中心”的錯誤理念,樹立“以學生為本”的觀念,在實際的教育活動中,要以學生的視角思考問題,切實保障和維護學生的利益。另外,還要針對學生不同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實施不同的教育引導對策。
[1]鄭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55,156.
[2]徐萍.論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動性[J].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8(2):46-48.
[3]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9.
[4]江澤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02-11-18(1).
[5]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6,284.
[6]吉俊洪.思想政治教育的超前性初探[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1):16-23.
董菡(1990-),女,河北涿州人,安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4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
G641
A
1006-0049-(2016)17-01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