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帥
河南神火集團煤業公司綜合辦,河南 永城 476600
?
新聞媒體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承載的輿論導向責任探究
潘帥*
河南神火集團煤業公司綜合辦,河南永城476600
新聞媒體是人們獲取新聞信息的重要途徑,并具有正確引導社會輿論的重要作用。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接收到的信息量不斷增多,信息也愈發多樣化,并對人們的思想觀念、心理狀況等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面對這一情況,新聞媒體必須充分發揮自身輿論引導作用,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幫助。本文就新聞媒體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承載的輿論導向責任進行了研究分析。
新聞媒體;思想政治工作;輿論導向責任
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不僅是受眾對新聞媒體的希望,同時也是黨和國家對其所提出的要求。新聞媒體本身所具備的引導輿論能力,使其在思政政治工作中,也同樣承擔著相應的輿論導向責任,在其發展中,應自覺承擔這一責任,不辜負黨、國家及受眾的期望,加強對積極信息的宣傳,為營造和諧社會文化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信息宣傳應結合實際
新聞媒體在信息宣傳的過程中,應充分與實際相結合,選擇符合群眾需求、能夠為群眾解答問題的信息,結合思想政治工作目標,推動思想政治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新聞媒體應加強與干部群眾的之間的聯系,了解其真實的思想狀態及想法,針對其切實需要的信息進行報道。
通常情況下,新聞媒體在思想政治工作輿論導向責任的履行中,宣傳的信息應符合兩方面標準。第一,新聞媒體所宣傳的信息應是群眾普遍關注的問題。在當前社會發展中,人們對身邊的事情,尤其是涉及到自身利益的問題愈發關注,例如社會風氣、黨風廉政等影響范圍及程度較大的問題。新聞媒體應對這些問題的相關信息進行著重宣傳,自覺肩負起輿論導向責任,對群眾進行生動的教育和強有力的說服引導。第二,新聞媒體所宣傳的信息應包含當前理論研究中的問題。新聞媒體應自覺擔負起為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供良好服務的責任[1]。在新聞報道過程中,加強對當前思想政治理論研究工作中問題的宣傳,增強號召力,調動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同時,在報道中針對性的提出一些改進建議,注重強調實事求是、解放思想等研究方向。從而保證思想政治工作先進性,將思想政治理論潛移默化的融入受眾生活之中。
(二)信息宣傳應具有新聞性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新聞媒體輿論導向作用的發揮,應實現理論性與新聞性的有效結合。只有將思想政治理論的科學性與現實性充分展現出來,才能夠達到更有效的宣傳目的。因而,新聞媒體的信息宣傳應具備新聞性,融合新聞的敏感性,心系大眾,心系大局,時刻關注黨方針、政策的變化,善于找出具有新意的理論觀點,能夠從小處著手,深入挖掘,結合實際發稿。同時,避免新聞稿件中對思想政治理論、工作內容等方面的空談,關注現實,與群眾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使受眾能夠從報道中看到編輯確實在思考問題,而非泛泛空談。另外,在實際編輯中,報道應突破傳統理論敘述的方式,通過實際例子的運用,使報道更加生動,以增強理論的說服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效果。
(一)受眾對媒體信息的接受
新聞媒體所傳播的信息只有被大眾接受,才能夠發揮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輿論導向作用。當前,新媒體的出現轉變了傳統媒體新聞信息傳播的局限性,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以及獲取信息的途徑,人們在信息的選擇上,更多偏向于新奇、有趣的信息,很少選擇枯燥、單一的思想政治理論闡述報道,新聞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也難以得到切實發揮。
針對這一情況,新聞媒體也應轉變原有的信息宣傳方式。面對人們不斷變化的接受能力、思想觀念,主動結合群眾需要,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充分發揮各類新聞媒體的優勢,將思想政治工作內容良好的傳遞給受眾。例如將思想政治理論與實際思想政治活動相結合,通過活動圖片、視頻、音頻等,吸引受眾關注,以一種更加形象具體的方式,向受眾宣傳思想政治理論,便于受眾理解和接受,從而正確引導受眾思想,使自身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輿論導向責任得到切實履行。筆者曾在企業的宣傳部門工作過,實際調查發現新聞性、可讀性越強的宣傳方式越容易被受眾接受,而僵硬的、程式化的宣傳方式容易引起受眾的反感。
(二)新聞媒體自身形象
當前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在人們的生活中共同占有著重要地位。新媒體主要基于互聯網和信息技術而發展,由于互聯網本身的特點,使新媒體中存在著眾多的虛假信息和不良信息,新媒體中的新聞信息受到了受眾的嚴重懷疑,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爭取輿論導向責任的良好履行。傳統媒體雖然相對新媒體來說,在受眾心中更具有權威性,但是由于近些年來多種因素的影響,一些傳統新聞媒體中也出現了惡意廣告等不良信息,嚴重影響了受眾對傳統新聞媒體的信任度,并降低了新聞傳媒的公信力,導致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輿論引導作用難以得到有效發揮。
針對這一情況,我國新聞媒體應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不斷提升新聞工作從事者的個人道德素養及業務水平。在新聞報道中,工作人員應能夠具備較高的獨立分析能力,能夠掌握當前思想政治理論及政策最新變化狀態,針對當前社會中存在影響人們價值觀的社會輿論進行客觀評斷,并融入思想政治理論政策,引導人們爭取認識新聞事件,幫助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長此以往,塑造良好的新聞媒體形象,以便其輿論導向職責的有效履行。
思想政治工作僅僅依靠思想政治工作者是不夠的,新聞媒體應主動履行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輿論導向責任,盡可能的消除當前思想政治理論宣傳的限制因素,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增強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促進我國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
[1]冉鑫.論地方報紙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承載的輿論導向責任[J].黑河學刊,2014,8(8):38-39.
[2]王德勝,劉旭彤.堅持新聞工作正確輿論導向[J].青年記者,2016,9(9):14-17.
[3]樊亞蓉.論新時期新聞媒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中國報業,2015,9(18):90-91.
潘帥(1987-),男,漢族,河南商丘人,本科,河南神火集團煤業公司綜合辦,科員,助理工程師。
D64
A
1006-0049-(2016)17-02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