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蕙君
近日,一篇《南航CZ6101——生死間,一個記者有話想對你們說》的微博備受關注,微博講述了張先生在飛機上突發腸梗阻,最終手術切除80厘米壞死小腸的“生死經歷”。人們在熱議機場急救這個話題的同時,也有一些人發出了“一個肚子疼的記者鬧翻天”的評論,懷疑這小小的“肚子疼”真的能夠決定生死嗎?
腸梗阻急性發作往往很兇險
腸梗阻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腸道通過障礙,而導致腸道和全身的病理變化。對于張先生在飛機上突發的急性腸梗阻,腸管的主要表現為擴張和積氣、積液。腸管擴張導致腸壁變薄,腸內的壓力上升,引起腹痛和腸壁血液循環障礙,不及時處理則易壞死穿孔。急性腸梗阻發作非常危險。不少患者會有全身中毒癥狀,比如嗜睡、蒼白、脫水等,一般腸絞窄6-8小時就可發生腸環死,常伴中毒性休克,病情十分兇險。
蘭州軍區總醫院安寧分院消化病內外科主任雍召生說,雖然腸梗阻已成為常見病,但很多人對此還是不了解,其實若有以下這些具體癥狀,就要考慮是不是腸子里堵塞了。
雍召生介紹,腸梗阻最常見的癥狀包括:1.腹痛。腹部陣發性絞痛,疼痛多在腹中部,也可偏于梗阻所在的部位。腹痛發作時伴有腸鳴,自覺有“氣塊”在腹中竄動,并受阻于某一部位。2.嘔吐。在腸梗阻的早期,病人會反射性嘔吐,吃口飯或喝口水都會吐。3.腹脹。4.停止排氣(即不能放屁)排便。
位列腸道疾病死亡率前三位
腸梗阻占急腹癥的30%,位列腸道疾病死亡率前三位。雍召生介紹,由于腸梗阻病程進展快,短期內可以發生嚴重病理變化,臨床上延誤診治而造成嚴重后果甚至導致病人死亡的事例很多。
“最嚴重最兇險的要屬絞窄性腸梗阻了。”醫學上將腸梗阻分為完全性或部分性、機械性或動力性、單純性或絞窄性幾種。雍召生介紹,鑒別單純性和絞窄性腸梗阻非常重要,因為后者有發生腸壞死穿孔的危險。絞窄性腸梗阻通常發病急劇,腸子嚴重扭曲,壓迫動靜脈,導致血流無法通過,大部分腸子會壞死,腹痛趨于持續加劇及部位固定,腹部可觸及壓痛包塊,全身中毒癥狀重,脈搏加快,體溫上升及白細胞升高,伴有消化道出血體征,有的患者早期還會出現休克癥狀。
并非都需要手術治療
腸梗阻一旦被確診,應及時給予針對性治療,若延誤時機,勢必造成腸壞死、腸穿孔、腹膜炎、中毒性休克,甚至危及性命。
“不是所有的腸梗阻患者都需要手術治療,內科保守治療及外科手術要看病情發展,原則上動力性腸梗阻不需手術治療。”雍召生說,“患者一旦出現手術指征,如絞窄性腸梗阻,應當立即給予手術治療,盡快排除梗阻,以便恢復腸道的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