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鈺
(洛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河南 洛陽 471000)
?
芻議小提琴演奏中的樂思表達
韓 鈺
(洛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河南 洛陽 471000)
【摘要】樂思就是音樂的思想感情,它在音樂演奏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小提琴演奏作為一種純音樂的演奏形式,容易受多種條件的影響。流暢的表達出樂思是演奏能夠成功的關鍵,影響樂思的因素有很多,例如音準、演奏技巧、演奏者生活閱歷以及現場環境等,本文對這幾項影響因素做了簡單的分析和總結,并提出部分建議,希望能夠以此來促進小提琴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小提琴演奏;樂思;表達技巧
音樂在人們生活中占據著重要的作用,在工作之余,人們習慣聽聽音樂,不僅放松心情,還能獲得美的感受。小提琴演奏是音樂演奏形式中的一種,它集合高雅、古典于一身,深受人們的喜愛。樂思作為音樂的核心思想,是能否表達出演奏思想的關鍵,樂思的水平直接影響了演奏的水平。但是在實際演奏中,演奏者往往不能順利的表達出小提琴的樂思,演奏質量還有待提高。如今,觀眾對于音樂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流暢的表達樂思,是眾多小提琴演奏者面臨的問題。
在一場小提琴演奏中,演奏者們對一首樂曲的理解不同,表達出的樂思也會不同。音樂技巧和音準把握程度確實是影響演奏的重要因素,但是在樂思的表達上,演奏者個人的情感是關鍵。一場演奏中,由于重音、轉音的不同,觀眾的理解也會發生改變,由此也產生了不一樣的情緒感受。音樂之所以能夠有如此多的追隨者,根本原因是它能夠表達出聽眾對于某種意境的追求,通過宛轉悠揚的曲調變化,聽眾被帶入一個個不同的場景中,這樣的感覺是其他事物無法代替的。在制作樂譜是,作曲家已經有了想要表達的思想和情感,演奏家的任務就是在情感上與作曲家保持一致,將這種感情傳達出去,創造一定的音樂氛圍去感染觀眾。樂思的演奏是從具體到抽象的一個過程,這也是它的表達層次。對于具體化這項層次來說,由于小提琴表現力較強,通過曲調的變化能夠刻畫出具體的音樂形象,這種形象可以是人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某一種具體事物的形象。小提琴比起其他樂器音域更加寬廣,傳達的形象也更加生動。抽象化過程是將小提琴刻畫的形象進行深層加工的一個過程,這種形象傳達到聽眾的耳朵里,會迅速轉化成一種情緒或者體驗,無法用語言描繪出來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旋轉起伏中將樂思完整的表達出來。當然,這和聽眾的個人體驗有著很大的關系。
影響樂思的因素有很多,主要由音準、演奏技巧、演奏者生活閱歷、知識結構。曲式選擇和現場環境這六個方面。
(一)音準
只有具備了準確的音準,音樂才能有活力,否則只能是一潭死水,演奏者想要傳達樂思,就必須準確把握音準。小提琴演奏者應該具備能夠監控自己演奏過程的能力,例如在出現偏差時,能夠迅速的判斷出來,及時調整,避免影響演奏水平。然而,在現實中,小提琴的演奏經常配合著其他的樂器,尤其是在高潮時眾樂器齊鳴,演奏者由于情緒的變化很難分辨出音準是否出現偏差。這就要求演奏者在臺下應該加強練習,只有足夠熟練了才能更加流暢的完成演奏過程,演奏者應該有“第三個”耳朵,時刻監控自己,能有效的排除其他樂器的干擾。
(二)演奏技巧
對于小提琴來說,一首樂曲有著豐富的曲調變化,這就要求演奏者能夠具備豐富的演奏技巧,順利把握這些音調變化,引導觀眾獲得最大的情感體驗。演奏技巧指的是手指速度、距離、彎曲程度等,演奏者在表演中會多次使用手指,控制音弦,這就對手指的靈活程度有了很高的要求。對于音樂來說,節奏是至關重要的,演奏者要及時判斷節奏變化,根據節奏改變手指位置及相應的形狀,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才能讓觀眾感受到最細膩的樂思。小提琴和鋼琴一樣,都需要學習者有一雙靈活的手,這是演奏技巧得以發揮作用的保證。
(三)演奏者的生活閱歷
經歷過傷痛的人才最有資格表達哀傷,這句話的意思說演奏者個人的生活經歷對于表達樂思來說有著很重要的影響,音樂和情感是緊密聯系的,演奏者是否有情緒波動,觀眾都能夠感受出來。一個受盡生活磨難的人沒有辦法表達出真正的開心,就像一個樂觀的人無法演奏出埋在塵埃里的那種感覺。小提琴的演奏過程是一個“飛翔”的過程,它不被時間空間限制,更加自由。演奏者應該盡量豐富自己的生活經歷,保持一顆好奇的心,對任何健康的新鮮事物都不排斥。另外,演奏者應該跳出現有的圈子,想象更加廣闊的天空,為樂曲變化創造出更大的可能。生活中并不是只有刻苦的訓練,演奏者應該及時專注生活中的小細節,進行放大處理,總結出自己的道理,為理解樂思做更多的嘗試。
(四)知識結構
音樂不僅僅是一首曲子,它的背景、發展都值得演奏者去了解。學習小提琴的同時,還要對其他的音樂形式有所了解,將音樂這個大家庭變得更加親密。這就要求演奏者對音樂的有關資料進行學習了解,知道小提琴的背景、產生、發展過程、發展現狀,將這些信息進行優化組合,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形成更加全面的了解,進而引發反思,實現更高層次的發展。同時學習其他樂器,例如鋼琴、架子鼓等,在指法技巧上加強練習,在多種形式的共同熏陶下豐富自己的音樂體驗。另外,很多演奏者認為,學習音樂就應該放棄對文化的學習,這種觀點是十分錯誤的,缺少文化學習的過程,對于音樂或者演奏者個人來說都是一種不完整。這種不完整會阻礙演奏者對樂思的理解,導致故步自封,難以取得更大的發展。如今,互聯網已經普及,演奏者可以在練習之余學習文化、數學、科技等相關知識,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擴充自己的知識范圍,這時對自己、對演奏的負責。
(五)曲式選擇
小提琴包括單二部曲式、復二部曲式、賦格曲式、變奏曲式等多種表演形式,正確的選擇曲式也是保證演奏水平的關鍵一步。音樂曲式相當于一篇文章的結構,是說明文還是記敘文,高潮放在前面還是后面,這都對讀者理解有很大的影響。我們知道,曲調變化是有規律的,這種規律就是曲式。有音樂家這樣說過,曲式是音樂的骨骼,只有骨骼構建完整了,才能保證肢體能繼續填充。如果曲式選擇錯誤,那么樂曲在演奏之前就注定是一個失敗品。因此,對于演奏家來說,應該仔細了解曲式的結構、特點和使用原則,在選擇上做到準確無誤,以此來保證樂思的順利表達。這要求演奏者對音樂的有關知識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在進行選擇和實際演奏中抓住曲式的特點,為表達樂思創造一個更好的結構支持。
(六)現場環境
現場環境包括演奏舞臺、燈光、人數、觀眾數量等等,演奏者容易被現場環境所影響,比如燈光和節奏變化產生沖突,演奏者產生情趣變化,很容易對樂思表達產生阻礙。目前小提琴演奏常常和其他樂器配合,如果一種樂器表演狀態失常,那么其他演奏者也會受到影響。這就要求現場工作人員保持警惕,時刻關注舞臺變化,及時調整相應的設備。對于觀眾來說,應該將情緒感受放在心里,閉上眼睛認真聆聽,尊重演奏者,提高自身素質。另外,專業的演奏者是不會輕易被環境影響的,就算其他設備不配合也能順利表達出樂思。所以,演奏者要加強自身的音樂素養,將注意力放在樂器上。
(一)演奏者提高自身音樂素養
演奏者的音樂素養包括音準、演奏技巧、知識結構等,要想提高樂思的表達能力,就要從這幾個方面入手。演奏者應該加強對各個學科的學習,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還應該豐富自己的音樂知識結構,對音樂發展的來龍去脈都能了解透徹,提高專業素養。此外,還應該鍛煉自己的意志力,刻苦練習,能夠承受住高強度的訓練,提高心理素養。在演奏中不被其他因素影響,將整個注意力都放在樂曲中,跟隨曲調的變化徜徉在音樂的海洋中,保持對音樂的熱愛之情。
(二)演奏者豐富自身經歷和經驗
演奏者應該對任何事物都保持一顆好奇心,對任何題材的音樂都能自如感受。這就要求演奏者不能局限在自己所處的環境里,將眼光放長遠,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尤其是增加和大自然的接觸。音樂和自然是緊密聯系的,它產生就是人們為了歌頌自然的偉大而創造的一種表達情緒的方式,因此,演奏者應該將自己放置在自然里面,觀察花草樹木、風雨雷電,自然地創造力是無窮的,演奏者應該合理的利用這些資源,更好的理解樂思。
(三)現場設備要高度配合
小提琴演奏現場的舞臺、燈光、觀眾都有可能影響演奏水平,尤其是在相關設備的條件不夠完善的情況下。有時候,當一首樂曲已經推向高潮的時候,燈光卻“慢了一拍”,這種情況就屬于出現狀況了。這就要求音樂現場的工作人員要保持高度的警惕,用設備來配合演奏,為觀眾創在一個適合聆聽的環境。樂思的表達不能忽略了客觀的環境。
樂思就是音樂的核心,代表著一場演奏的質量水平。樂思受多種因素得影響,例如音準、技巧、演奏者個人狀態等,這些因素相互作用,制造了一個巨大的網絡,如果其中一項出現失誤,那么整個網絡就會出現漏洞,觀眾在聆聽音樂的時候,就會收到影響。因此,應該從提高演奏者音樂素養,創造更好的演奏環境入手,多方面保障樂思的表達,實現演奏達到更高的質量水平。
參考資料
[1]青彥言.論小提琴演奏中的樂思表達[D].四川音樂學院,2012.
[2]劉佳鑫.關于小提琴演奏中的樂思表達分析[J].新西部(理論版),2015,17:99+102.
[3]田杰.小提琴演奏中的樂思表達探究[J].考試周刊,2016,19:18.
[4]馬麗薇.論小提琴演奏中的樂思表達[J].青春歲月,2015,11:34.
作者簡介:韓鈺(1987—),女,河南開封人,藝術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小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