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敏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遼寧 撫順 113001)
?
普契尼獨特歌劇創作題材與音樂的獨特性
張曉敏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遼寧 撫順 113001)
【摘要】普契尼的歌劇作品無論在藝術風格,還是演唱特色上都是極具代表的。本文從普契尼歌劇的創作思想的特點這一角度出發,分析了普契尼創作的獨特審美和獨特的風格特點,而普契尼的個人經歷和創作道路這都客觀的決定了他獨特的創作思想的形成。
【關鍵詞】普契尼;歌劇;藝術風格
普契尼是十九世紀與二十世紀之交意大利最杰出最受推崇的歌劇作曲家之一,普契尼的歌劇作品無論在藝術風格,還是演唱特色上都是極具代表的。他的許多部作品至今都是最受聽眾喜愛的,歌劇中許多唱段都成為世界聲樂大賽的必唱曲目,也是聲樂教學中西洋詠嘆調里非常重要的教材。普契尼普契尼一生創作了12部歌劇,大部分都獲得了非凡的成功,這足以證明他的音樂才能與戲劇天賦,在當時的復雜的社會背景下,依然堅持自我,在繼承優良的傳統前提下納故吐新,推進了19世紀末意大利歌劇的進步發展。
普契尼出生于1858年12月22日,意大利的盧卡成,他的先輩四代都是音樂家,普契尼五歲是父親米歇爾去世,他跟隨母親和五個姐姐艱難度日。普契尼父親的學生卡洛安杰洛尼收普契尼為其門徒,自次普契尼走上了音樂之路,普契尼在音樂上的天賦也開始展露出來。此時的歐洲進入了“自由”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渡的社會大變革,大改組的時代。連續爆發的社會運動,政治風云的變化莫測,引起的社會心理的改變,受哲學、文藝、美學不斷發展的影響,浪漫主義的音樂風格及語言已不能不占據統治地位,那些英雄性的音樂語言或不切實際的浪漫幻想的音樂風格無法滿足于當時的發展,這也注定了新的哲學思潮和文藝流派的產生,歐洲音樂藝術產生新的特征,出現新的流派,發展出新的音樂文化。
此時的意大利民族文藝復興運動雖迎來了國家的獨立,但是人民卻沒有得到真正意義的解放獨立,資產階級革命不徹底,人們對愛國主義、英雄主義失掉了現實的意義,這不僅反映在廣大勞苦人民的現實生活中,更加反映在了文學藝術領域。此時,出現了一批同情勞苦大眾和人民悲慘命運的作家,他們盡情的描繪出社會底層受剝削和壓迫的人民,對于生活的無奈的人們的喜怒哀樂,順應時代的大潮 “真實主義文學”產生,而真實主義文學的產生對意大利的歌劇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同時受真實主義文學的影響,許多作曲家把音樂作為精神的武器,歌劇的題材內容及音樂風格力求真實的再現生活場景和人物內心,從而產生出了真實主義歌劇。普契尼是這時期意大利最杰出的歌劇作曲家,他的創作更高于真實主義歌劇,范圍更加廣泛,更加自然高超,更加深入人們內心,觸動人們的靈魂,開創了意大利歌劇新的篇章。
縱觀普契尼的創作,普契尼所作歌劇題材大都比較渺小反映現實生活,描繪悲劇色彩的女性形象,貼近觀眾,深入人心。這些普契尼獨特的藝術風格也與他自身的經歷與當時社會大背景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普契尼曾說過:“我熱愛小人物。我只能,也只想寫小人物,如果他是真實的,熱情的富于人性的,并且能夠了通向心靈深處的。”普契尼的“小人物情結”在他的作品中也隨處可見,由于受 “真實主義思潮”的影響,他總是把視線投向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身上,這也與他自身出身于一個貧寒的家庭,自幼喪父跟隨母親艱難度日,為了自己的歌劇夢想,他看見了人間冷暖,對社會底層人民的艱難生活深有體會,善良的人們卻在社會的壓迫和剝削之下得不到公正的對待,普契尼對身處在水深火熱生活中的窮苦人民充滿了同情和憐憫。他作為真實主義歌劇流派的最杰出的代表。把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的自然、樸實、平易近人、扣人心弦,引起人們的共鳴。
熟悉普契尼作品的人都會發現普契尼一生中所作12部歌劇杰作都與愛情有關中有7部是以女主角的名字命名的,并且普契尼筆下的女性形象性格各異,情感豐富,形象鮮明。每個角色都堪稱經典。他對女性形象惟妙惟肖的把握對于人物內心的表達這也是他的生活經歷有關,普契尼偏愛女性題材的原因,自幼喪父跟隨母親艱難度日,而且普契尼家中有五個姐姐,普契尼從小生活在女性世界中,感受到的都是家中母親和姐姐對他的愛甚至可以說是母性的愛,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這也造就了普契尼日后在歌劇中的細膩與柔情,普契尼自小得到了母親及家中姐姐無微不至的關懷,他也更加深切的了解現實中苦苦掙扎的女性.對于偉大女性的贊美之情、理解和同情。全部灌注于歌劇當中,如《藝術家生涯》中溫柔善良的咪咪,《托斯卡》中熱情而又盲目的托斯卡,《蝴蝶夫人》中對愛情忠貞不渝的巧巧桑,《圖蘭朵》里冷酷無情的圖蘭朵,普契尼都賦于其鮮明的性格特征豐富的戲劇形象。
歌劇《藝術家的生涯》又名《波西米來人》是普契尼創作的第四部歌劇作品,是普契尼展露戲劇天才的作品,建立普契尼獨特風格的首部作品,也代表了普契尼對歌劇創作的完美的駕馭的第一部作品,作者展露戲劇天才的作品,獨創的令人震撼的。《藝術家的生涯》的創作,受到真實主義思潮的影響,又繼承了浪漫主義的優良傳統,題材是普契尼鐘愛的,普契尼用他獨特的創作風格,賦予它流暢的旋律,抒情的音調,鮮明的音樂主題,洋溢著詩與人情味,真摯的表達了歌劇的思想內涵,使歌劇完美的呈現了普契尼的風格。《藝術家的生涯》描述了一個悲劇愛情故事,圍繞著咪咪與魯道夫的愛情展開。四個年輕的藝術家,詩人魯道夫,畫家馬切洛,哲學家科利納與音樂家蕭爾納在貧窮的生活條件下依然對生活對藝術對愛情充滿了熱情。故事的地點是一個破舊的閣樓,魯道夫與咪咪因為一次借火而親近,在第一幕兩個主角相識之時魯道夫唱出傳唱至今的詠嘆調《冰涼的小手》,咪咪也唱出傳唱至今的詠嘆調《人們叫我咪咪》兩人從此展開了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咪咪加入了魯道夫朋友圈之中,中間穿插了畫家馬切洛與他的情人穆塞塔的一場鬧劇,并最終重新在一起,但是幸福的時光太過短暫,咪咪的病情越來越嚴重而魯道夫由于不想拖累咪咪也離開了她,這令咪咪痛苦不已,最后一幕咪咪已經病入膏荒,所有人都陷入了悲傷之中,魯道夫懷抱咪咪一起回憶往昔幸福快樂的時光,最后咪咪還是魂歸天國,無力擺脫悲慘的命運。此刻也讓所有觀眾為之痛心,感動生命的種種悲歡離合,對于命運的無所奈何。
普契尼的歌劇在題材選擇上一大特點是有異國情調,這也證明了普契尼在當時視野的開闊。異國情調在當時已成為法國和意大利歌劇風格中的一種因素,但卻沒有人把它做為主流夾大賦的用于歌劇中去,而普契尼卻把這種因素運用到他的歌劇創作中,普契尼式的異域情調的歌劇,現日本婦女悲慘命運的《蝴蝶夫人》,展現中國古代傳奇故事的《圖蘭朵》,普契尼這兩部歌劇把東方文化的神秘與古老呈現在了世界舞臺之上,至今也一直活躍在世界各國歌劇舞臺之上,這也證明了普契尼的創作的國際性,他對歌劇敏銳的感受力。這也是許多歌劇大師未曾達到的。《圖蘭朵》是普契尼的未竟之作,是最能體現他歌劇理念的作品,凝聚了普契尼三十年的創作經驗,唯一遺憾的是大師在未完成這部作品時離開了人世。
歌劇《圖蘭朵》選取了古老的神話題材,是一部具有東方色彩的歌劇;運用了中國民歌《茉莉花》的旋律,是一部融合了中國元素的歌劇。他賦予這部歌劇無限的生命力,展現了人類偉大的情感。《圖蘭朵》講述的是在中國元朝,一位絕美的公主圖蘭朵為了替她被外族欺凌而死的祖先復仇而向天下人宣布,可以解開她所設的三個謎語的男子,便可以娶她為妻,如猜錯將會人頭落地,許多王子為了美貌的公主送上了性命,一位落魄的韃靼王子的出現讓這個荒旦的游戲得以結束,但是這過程卻曲折不已,韃靼王子在答對了公主三個謎題后,公主圖蘭朵卻拒絕認輸,王子同樣設以謎題,只要公主在日出之前說對王子的名字,王子可以接受處罰,公主捉到了王子的父親帖木兒及女仆柳兒并嚴刑逼供,柳兒證明了自己的忠誠為王子自刎,卡拉夫指出了公主的冷酷無情,公主被王子對愛的執著和柳兒對愛情的忠貞深深感動。王子告訴了公主自己的名字,天亮了公主卻宣布王子的名字是愛,而且愿意和王子在一起。整部劇以三個謎題為主線,故事情節緊張充滿了戲劇性,音樂語言優美豐富,整個歌劇即保證了歌劇魅力,又發掘了動人的詩意,是一部偉大的杰作。
普契尼的歌劇創作繼承了意大利歌劇的現實主義傳統和人道主義精神,展現了真實主義歌劇的藝術成就,普契尼以他自然流暢的創作手法,配以抒情優美的旋律,高超的和聲,配器,對于聲樂與器樂有機的搭配,以他深沉的抒情的音樂譜寫出一部部精典之作。普契尼歌劇的音樂特征體現在他自然流暢的旋律之上.在普契尼的歌劇中隨處可見充滿真摯感情的旋律,優雅、流暢或熱烈激昂,無論是何種色彩,都可以讓觀眾跟隨音樂的律動而動容易。普契尼本人也曾說:“沒有新穎和刺激感情的旋律,就不可能有音樂。”普契尼本身就是一個旋律天才,他創作的歌劇,旋律優美、大氣,歌唱性強,讓旋律的任何部分都得到最大的體現,將節奏、節拍和速度巧妙的融合,讓旋律層層遞進,高潮來將之時,舒展寬廣,跌宕起伏。
普契尼所作歌劇無處不彰顯著他獨特的創作風格與特征,獨特的選材視角,多元化的創作風格,濃厚的異國情調,他采用的藝術手段即傳統又新穎,在當時復雜的社會背景之下獨成一派,為世紀之交意大利歌劇的發展揭開了新篇章。
參考文獻
[1]安德烈·戈蒂埃.普契尼畫傳[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2]科貝.西洋歌劇故事全集[M](2).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 年7月.
[3][德]羅沃爾特.音樂家傳記叢書·普契尼[M].北京:民族音樂出版社.2004年.
[4]劉新叢,劉正夫.歐洲聲樂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1999年6月.
[5]修海林,李吉提.西方音樂的歷史審美[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