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蕊嬌
中風偏癱患者肩手綜合征的康復護理效果分析
吳蕊嬌
【摘要】目的研究中風偏癱患者肩手綜合征的康復護理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中風偏癱后肩手綜合征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康復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相對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FMA評分要高。結論中風偏癱患者肩手綜合征的康復護理效果顯著。
【關鍵詞】中風偏癱;肩手綜合征;康復護理;效果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troke patients hemiplegia with rehabilitation nursing effect of shoulder hand syndrome.Methods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2 to December 2015 treated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houlder hand syndrome after stroke hemiplegia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control group used routine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nursing effect was compared to two groups.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after nursing of FMA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Conclusion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shoulder hand syndrome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effect is remarkable.
【Key words】Stroke hemiplegia,Shoulder hand syndrome,Rehabilitation nursing,Effect
為了研究中風偏癱患者肩手綜合征的康復護理效果,本研究對我院2012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中風偏癱患者肩手綜合征患者進行研究,現將其綜述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對2012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80例中風偏癱后肩手綜合征患者進行研究,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觀察組40例,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齡為(64.5±5.5)歲;對照組40例,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齡為(64.6±5.6)歲。對兩組基本的資料進行分析,可以進行對比(P>0.05)。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康復護理,具體如下。
1.2.1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之后,護理人員要向患者講解相關的康復知識,最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認同感。其次,護理人員要向患者詳細說明康復護理的具體過程,鼓勵患者保持愉悅的心情接受康復護理。除此之外,護理人員還要為患者提供良好的康復環境,使其能夠安心接受優質的康復護理。
1.2.2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要積極主動的與患者進行交流與溝通,根據患者不同階段的心理特點為其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最大程度上獲得患者的信任。其次,如果患者出現了焦慮、恐懼以及憂郁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要及時對其進行疏導,確保康復護理能夠順利進行。
1.2.3體位護理取坐位時,背屈腕關節,對患側的肘部以及腕部進行支撐;取仰臥位時,要指導患者保持保持髖關節背屈,并在患側的肩胛骨下置軟墊,保持前伸位。與此同時,要在患側上肢下置軟墊,保持掌心向上的伸展位;當取健側臥位時,將患側上肢支撐并且伸直;取臥位時,將患側上肢伸直,前伸肩胛骨。
1.2.4局部護理如果患者出現了腫脹的現象,護理人員要采用冰水或者冷熱水幫助患者進行交替性的浸泡,以患者腫脹的程度來決定浸泡的時間。如果患者需要進行變換體位,護理人員要注意確保其在進行體位變換的過程中不出現拉傷的情況。在對患者進行靜脈注射的過程中,要防止注射液體外滲,或者出現損傷的情況。最后,護理人員要定時對患者進行局部按摩。
1.3觀察指標
采用Fugl-Meyer法[1-3](FMA)對患者的上肢運動功能障礙情況進行分析,內容包括肩、肘、腕、髖、膝、踝等關節的運動及反射功能:100分表示功能正常;輕度的運動障礙為96~99分;中度運動障礙為85~95分;50~84分表示有明顯的運動障礙,低于50分表示有嚴重的功能障礙。
1.4統計學方法
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FMA評分進行對比性的研究分析可知,觀察組護理前的FMA評分為(24.54±16.23)分,護理后為(88.23±11.23)分;對照組護理前的FMA評分為(24.93±15.13)分,護理后為(53.63±9.09)分。相對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FMA評分要高(t=7.78,P<0.05)。
肩手綜合征屬于一種常見的腦卒中并發癥,通常出現在腦卒中后的1~3個月[4]。該疾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肢體活動障礙、同側手痛以及肩部疼痛等,這對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十分嚴重的影響[5]。研究顯示,采用優質康復護理對患者進行科學有效的護理能夠改善中風偏癱患者肩手綜合征的預后,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6]。對患者進行康復護理的重點在于消除患側的腫脹,并對患者的體位進行正確擺放[7]。在對患者進行一切護理干預的主要前提在于與患者進行合理的交流與溝通,并對其進行健康教育,確保患者充分的認識康復護理,進而順利開展康復護理工作,提高患者的康復效果[8]。
本研究通過對我院80例中風偏癱后肩手綜合征患者進行對比性的研究分析可知,相對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護理后FMA評分要高(t=7.78,P<0.05)。這說明經過康復護理之后,觀察組肢體功能恢復較對照組好。
綜上所述,康復護理在中風偏癱患者肩手綜合征中的應用效果滿意。
參考文獻
[1]甘文杰,鄒杏堅.中風偏癱患者肩手綜合征的康復護理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19):101-102.
[2]閆立欣.康復護理對中風偏癱患者肩手綜合征的影響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4(8):48,50.
[3]蘭平.中風偏癱患者肩手綜合征的康復護理[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3,24(6):748-749.
[4]代新年,單守勤,陳慶華,等.康復卒中單元對腦卒中肩手綜合征的療效觀察[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2,18(11):1013-1015.
[5]李艷.康復護理對中風偏癱患者肩手綜合征(SASHS)的影響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34(11):1699-1700.
[6]尤欣,王莉芳,謝瑛.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并發肩手綜合征康復治療中的作用[J].中國醫藥指南,2007,5(6):105-107.
[7]王雪梅,宋粉玲.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26):2951-2952.
[8]李沛,張軍,劉麗秀.腦卒中偏癱早期康復護理體會[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2):39-40.
【中圖分類號】R25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16(2016)11-0218-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11.150
作者單位:福建省南平市第二醫院康復科,福建南平354200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for Stroke Hemiplegia Patients With Shoulder Hand Syndrome
WU Ruijiao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The Second Hospital of Nanping City,Nanping Fujian 354200,China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