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梅
丙型肝炎的傳播途徑和預防干預措施分析
郭春梅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流行病學特征和預防干預。方法 選擇我院在2013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85例丙型肝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研究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學特征,總結有效的預防干預措施。結果 本研究85例丙型肝炎患者中,46例患者為血液傳播,37例患者為手術或注射導致的醫源性感染,2例患者為母嬰傳染。結論 丙型肝炎的主要傳播途徑為血液傳播,需要綜合分析患者的傳播途徑,進行有針對性的干預,降低丙型肝炎的發病率。
丙型肝炎;流行病學;預防干預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evention of hepatitis C.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3 to March 2016,85 cases of hepatitis C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study,the clinical data of all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studied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epatitis C and summarizes the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 Results In this study of 85 cases,46 patients were blood borne patients,37 patients were iatrogenic infection,2 patients were mother to child transmission. Conclusion For hepatitis C patients,the main route of transmission are blood transmission,it need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patient's communication channels,and carry out targeted intervention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hepatitis C.
【Key words】Hepatitis C,Epidemiology,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丙型肝炎是較為常見的病毒性肝炎,在全世界范圍內廣泛流行,目前在歐美和日本等國家,丙型肝炎是導致患者出現肝硬化和肝癌的一個主要發病原因[1]。在我國,丙型肝炎是輸血后肝炎的主要病因,臨床資料表明,全球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大約為3.2%[2]。在感染丙型肝炎后,約80%急性丙型肝炎患者會轉為慢性感染[3]。本研究主要分析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學特征,以及探討有效的預防干預措施。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在2013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85例丙型肝炎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31例,年齡2~73歲,平均年齡為(35.8±12.6)歲。所有患者均經過臨床檢驗和診斷,確診為丙型肝炎患者,所有患者對此研究知情,且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
1.2方法
對本研究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調查本研究所有患者的肝炎傳播途徑,分析患者丙肝的轉歸情況,同時根據患者的治療情況,總結有效的預防干預措施。
本研究85例丙型肝炎患者中,46例患者為血液傳播患者,占54.12%,37例患者為手術或注射導致的醫源性感染,占43.53%,2例患者為母嬰傳染,占2.35%。
3.1丙型肝炎的傳播途徑
丙型肝炎一般通過血液傳播,常見的傳播方式主要是輸血或血液制品。比如血漿、凝血因子、白蛋白、球蛋白或者是成分血制品[4]。此外,靜脈注射、肌肉注射、手術操作、血液透析、性行為、母嬰傳播等,都可能導致丙型肝炎傳播。西方國家丙型肝炎的傳播途徑主要為注射毒品,特別是一些年輕的丙型肝炎患者。因為對于獻血人員的HCV指標的篩選較為嚴格,西方國家經輸血傳播而導致的丙型肝炎相對來說較為少見[5]。我國對獻血人員的HCV檢查一般是檢測患者抗-HCV[6]。因為試劑的靈敏度原因,或感染者本身的緣故,有可能導致個別HCV感染的獻血人員無法被檢測出抗-HCV。
3.2丙型肝炎的轉歸
丙型肝炎感染以后容易轉為慢性,有些患者可能會長期攜帶病毒。目前對于丙型肝炎轉為慢性的因素并不十分清楚。準種現象是RNA病毒的一個共同特點,如果宿主針對某一HCV優勢株產生了中和抗體,那么其它類型的準種則因免疫反應性的不同而不能與中和抗體結合,從而逃避宿主的免疫攻擊,并大量復制成為體內的優勢株[7]。
3.3丙型肝炎的預防和治療
目前丙肝的預防重點在于保護易感人群、切斷傳播途徑、早期診斷和治療已感染HCV的患者(即傳染源)。由于人們對HCV普遍易感,因此應當在人群中廣泛宣傳有關丙肝的知識。用最敏感特異的試劑對獻血員進行嚴格篩選。取締職業獻血員,是阻斷輸血后丙肝的重要途徑。同時醫務人員要慎用血制品,嚴格掌握血制品的適應證。推廣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對于基層醫療單位預防丙肝非常重要,而對于注射毒品的人防止感染則更為重要[8]。醫療器械如內窺鏡、手術器械、牙科鉆、針灸針等要嚴格消毒,確保可以殺死HCV。男性使用避孕套對防止HCV的性傳播有很好的作用。如育齡婦女為丙肝患者,最好先進行抗HCV的治療,待疾病痊愈或控制良好時再懷孕生育,有助于減少母嬰的垂直傳播。對于醫生的宣傳教育,不僅限于肝病專科醫生,其他各科醫生也要充分了解丙肝的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對于有輸血或血制品史的患者或有手術史的患者,要提醒他們定期檢查肝臟酶學指標和抗-HCV,出現異常時立刻檢測HCV RNA以確診是否患有丙肝。對于臨床上不明原因肝功能指標異常的患者,要想到丙肝的可能性,并注意詢問有無輸血史、手術史等,并及早進行抗-HCV 和HCV RNA的檢查。
3.4小結
丙型肝炎的主要傳播途徑為血液傳播,臨床上需要綜合分析患者的傳播途徑,并實施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降低丙型肝炎的發病率。
[1] 魏來. 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進展[J]. 浙江醫學,2016,38(9):595,597.
[2] 黃燕武,尹俊豐,田順利,等. 小劑量普通a干擾素聯合利巴韋林治療丙型肝炎肝硬化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52):574-575.
[3] 高毅敏. 內蒙古赤峰市2009~2015年丙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監測與控制,2016,10(8):648-650.
[4] Hu KQ,劉苗霞,王中峰. 一步診斷丙型肝炎病毒血癥的高特異性和敏感性的方法[J]. 臨床肝膽病雜志,2016,32(8):124-125.
[5] 胡衛國. 棗莊市獻血者獻血次數與丙型肝炎知識相關性調查分析[J]. 社區醫學雜志,2014,12(7):68-71.
[6] 張奉海. 中西醫結合治療丙型肝炎新進展[J].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18):14-16.
[7] 曹紅. 丙型肝炎的診斷[J]. 實用肝臟病雜志,2012,15(5):382-383.
[8] 李浩,岳文勇. 丙型肝炎實驗室誤診1例分析[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4):837.
Transmission Route and Prevention of Hepatitis C
GUO ChunmeiDepartment of Laboratory,Daqing Second Hospital,Daqing Heilongjiang 163461,China
R373
A
1674-9316(2016)14-0005-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4.004
黑龍江省大慶市第二醫院檢驗科,黑龍江 大慶 163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