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素慶
(天水師范學院 音樂學院,甘肅 天水 741001)
高師院校《音樂教學設計與案例評析》課程開設狀況調查報告
——以天水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音樂教育專業為例
董素慶
(天水師范學院 音樂學院,甘肅 天水 741001)
《音樂教材設計與案例評析》這門課程是將高師學生培養為音樂教師的一門舉足輕重的課程,也是高等師范院校音樂教育學生專業教學計劃設置的必修課程之一。在這門課程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教,如何和將理論與實踐更好的結合,是這門課程中探討的問題;為使這門課程更好的服務于同學們的音樂教育實踐,因此編制這份《音樂教學設計與案例評析》課程狀況的調查問卷,將教師、學生、課程本身、教學設施作為三個指標,編制了相對應的問題,以期能夠發現相關問題,找出具體的解決措施,以使這門課程開設的質量更高,并直接為同學們的教學實踐服務。
音樂教學;課程;調查;報告
(一)調查內容
本次的調查內容主要從課程本身﹑教師﹑學生﹑教學設施這樣四個方面做了一個調查。
(二)調查范圍
本次的調查的范圍設定在了高等師范院校的音樂教育學專業,這是由于這門課程的特殊性,即是一門理論與教學實踐基緊密結合的課程,并對學生的音樂教學實踐起到了很大的指導作用,其中,音樂表演專業不開設這門課程,因此限定了這樣一個范圍。
(一)問卷調查的地點、對象、內容、目的
本次的調查研究針對的是天水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對于音樂教育學專業開設的《音樂教學設計與案例評析》課程做的一個抽樣調查問卷,這門課程開設的年級為大三年級,開設的時間為大三上學期,大三有兩個班,有一個班在實習,因此只對三年級二班進行調查;主要從課程所使用的教材﹑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態度﹑教學手段運用情況進行了相應的調查,希望能夠發現這門課程開設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效合理的建議,使這門課程開設能夠更加適應學生的需要。
(二)調查問卷分析
1.調查問卷說明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35份,回收問卷27份,其中有效問卷27分,回收率和有效率都為77%。
2.問卷分析
(1)基本情況分析
在所調查的學生中男生占總人數的25%,女生占75%,這門課程在大三年級上學期進行開設,課時數為每周一節課;并且在所調查的人數中,有55%的人認為這門課程實踐與理論的比例各占50%,有18%的人認為實踐占80%,理論占20%,有11%的人認為實踐占60%,理論占40%,有7%的人認為實踐占90%,理論占10%,有3%的人認為實踐占70%,理論占30%。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超過半數的學生認為課程開設理論與實踐的比例是相同的,其余的同學則認為實踐的比例是遠遠超過理論的比例。
(2)調查內容分項分析
① 學生對于中小學音樂教師所具備的素養
對中小學音樂教師所具備的素養認識方面的調查中,有70%的人認為作為一名中小學音樂教師應該具有“多元化的知識體系和結構”﹑“較高的音樂能力”﹑“先進的音樂教育觀念”﹑“精湛的音樂教學能力”;有11%的人認為只需“多元化的知識體系和結構”﹑“先進的音樂教育觀念”﹑“精湛的音樂教學能力”;有3%的人認為需要“多元化的知識體系和結構”﹑“較高的音樂能力”﹑“精湛的音樂教學能力”;還有3%的人認為只需要“多元化的知識體系和結構”﹑“較高的音樂能力”﹑“先進的音樂教育觀念”。
因此可以看出超過半數的人作為一名中小學教師,需要具有廣博的各學科知識﹑音樂教學理論知識﹑先進的音樂教育觀念﹑以及扎實的專業技能和實踐技能,其余的人則是在“音樂教育觀念”﹑“音樂能力”﹑音樂教學能力這樣幾個方面存在分歧,對于多元的﹑豐富的多學科的能力大家都比較認同。
② 學生對于本學科學習態度方面
這方面主要從學生在課下對于本課程的預習層面以及課堂試講準備階段﹑課后完成作業方面來做一調查,在本課程的預習層面有40%的學生在課下都會認真的預習,有29%的學生大部分時間會,有22%的學生偶爾會,只有3%的學生不會進課前的預習;在試講準備階段,有85%的學生會在課下認真搜集資料,25%的學生進行簡單的搜集資料;在按老師課上要求在課下完成作業的情況中,有85%的學生會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課下的作業,有25%的人則不會;總體來說,絕大部分學生對于這門學科的態度還是比較端正的。
③ 教師的教學方面
針對老師的教學主要從教師的教學方法方面進行分析,其中有62%的學生認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是多種教學方法綜合運用;有29%的學生人為是講授法為主,其它教學方法為輔,有9%的學生認為教師以其他教學方法為主,講授法為輔;并且調查顯示同學們更加喜歡多種教學方法綜合運用,于此同時,同學們更加希望老師能夠聽賞法運用的多一點,這樣可以從別人講課的實踐中習得一些方法,并且還應該在課堂中適當開展模擬現實中小學音樂課堂的活動,這樣比較有互動性﹑時效性,能夠激發同學們的積極性。
④ 課程內容層面
課程內容主要是針對現行的教材內容能否滿足教育實踐的需要層面進行的調查;本課程的教學內容有“音樂教育心理”的介紹﹑“外國音樂教育體系的簡介”“音樂課程教學設計﹑音樂教學方法”﹑“學校音樂活動”﹑“音樂教學評價”﹑“音樂教育課題研究與論文寫作”這樣幾個方面,針對這幾個方面的內容能否滿足教學實踐的需要,調查顯示,有51%的學生認為能夠滿足教育實踐的需要;有49%的學生認為不能滿足教育實踐的需要,因此我們可以看出,針對這個教材內容本身對于教育實踐的服務程度,有將近半數的人認為不能夠滿足教育實踐的需要,在后面的開放題型中學生講到這些課程內容書本上講的太籠統,應該每個層面都去豐富一點內在的﹑細節的知識,這樣會變得更加的系統和豐富,并且又一次提到了可以多觀看一些優秀課的視頻資料,這樣對自己的實踐教學能力將會更加的有幫助。
⑤ 教學手段
這個層面,主要針對的是學生覺得哪些教學手段更加有利于本課程的教學所做的調查;調查顯示,有74%的同學認為運用多媒體設備﹑鋼琴以及配合教學內容相應的教具就能有利于本課程的教學,還有7%的同學認為運用多媒體設備﹑鋼琴就比較有利于本課程的教學,有6%的同學認為還應運用現在比較新型的一些教學手段,還有3%的同學認為只運用鋼琴和配合教學相應的教具就能夠有利于本課程的教學,4%的人認為只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和配合教學相應的教具就能夠有利于本課程的教學,3%的同學認為只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就能有利于本課程的教學,3%的同學認為只運用教具就能夠有利于本課程的教學。
⑥ 學生對于本門課程的建議
最后為一個開放的題目,主要調查同學們認為如何改進才能更好的服務于教育實踐,針對這樣一個開放的題目,同學們的回答主要是希望再給同學們實踐的機會多一點,并且能夠看更多優秀的授課視頻,比如在授課的視頻中意識到一堂優秀的課程教師的專業技能是多么的重要,因此這也啟發到自己在專業的學習方面更加的認真。
同時同學們還提出對于這節課評課環節非常的喜歡,既能夠分析同學們在講課時所存在的問題以及講課中比較成功的地方,又能夠提醒自己在以后的講課時應該避免的問題,以及將同學們講課的優點進行簡單的借鑒融入到自己試講中,同時還能夠更加集中精力的融入到同學們準備的課程中,并且講評時還鍛煉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再有,同學還提到了在課程中還可以讓同學們寫教學反思或學習總結,這樣能夠將教學中遇到的問題﹑自己成功的地方等記錄下來,這些都是以后教學工作中寶貴的財富。
值得注意的是,同學們還對自己的學習進行了的反思,多數同學會反思自己應對這門課程更加的重視,因為這和我們的教育實踐是直接相聯系的,自己在課前工作一定要做好,這樣才能在課上針對自己在備課中出現的問題,找到比較好的方法去解決,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和自己的實踐教學能力
(一)課程開設問題
針對大部分的同學覺得實踐的機會比較少,每周一節課,要使得全班三十多名同學都能夠有站上講臺進行試講,這已經是很不錯了,但是一次的試講并不能解決學生在講課過程中所存在的所有問題,因此,學校和學院相關部門可以考慮開設的課時數能夠增加一點,能夠使同學們有更多的教學時實踐的機會。
(二)對于教師所具備素養的認識
這門課程就是為我們以后音樂教師職業生涯打下一個基礎的課程,所以首先要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應具備的基本素養有一個了解,本班的同學雖然有70%認為應該具有廣博的各學科知識﹑音樂教學理論知識﹑先進的音樂教育觀念﹑以及扎實的專業技能和實踐技能,但是還是有將近30%的同學認為這幾種基本素養中不需全部具備,只需具備幾種就可以;針對這30%的同學首先在教師所應具備的職業素養方面的認識就是偏頗的;所以在平常的課程的一開始教師應做一個“合格教師所具備的音樂素養的一個專題”,使同學們對于以后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有一個客觀﹑正確的了解,這有利于學生加強對這門課程的重視,并能夠以音樂教師的角色在生活﹑學習等方面要求自己。
(三)學生學習本門課程的態度
對于本門學科本班學生學習的態度總體是良好的,但是也有將近20%的同學,態度不是特別認真,至于什么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本科的老師,可以每個階段讓同學們簡單的去總結一下進來的學習情況,這樣對同學的學習能起到一個督促的作用。
(四)教學內容對于教育實踐指導性
調查中雖有半數多的同學表示現行的教學內容能夠滿足教育實踐的需要,但是將近半數的同學表示還是滿足不了,針對這樣一個問題,除了前面提到的將每個層面的內容講解更加的細致,我覺得還應該多補充一些現在社會中比較先進的中小學教育科研成果,這樣同學們在學習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自己的視野也能夠比較的開闊,以在教育實踐中就站在一個比較高的點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更好的指導自己的教育實踐。
(五)教師的教學
教師能夠將多種教學方法綜合的運用,學生比較喜歡,但是同學們還是建議能夠運用聽賞法的比重要大一點,因為面對教育實踐還是比較陌生的,除了扎實理論儲備和專業技能外,還要有章可循,有法可效,而觀看一些優秀的教學視頻,可以比較直觀的讓同學們去學習到一些優秀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等。
(六)教學手段
調查中發現對于現在使用的教學手段,比如多媒體教學,以及配之鋼琴和相應的教學用具就可以更好的服務于教學,但是同樣也有6%的同學認為可以再加上其他的教學手段,這樣可以讓我們的教學形式更加豐富,同樣教學效果也可以發揮到最優,可以適當加入一些新型的教學手段,比如可以運用現在同學們非常喜歡的手機作為一種教學手段,運用手機進課堂教學的應用非常多,教師可以找一款實用的手機軟件,并用這種軟件進行授課,這樣學生們的精力既能夠比較的集中,同樣也能夠增強教師和學生的互動,這樣本門課程的教學效果也會變得極佳,能夠集思廣益,更好的使這門課程的內容服務于同學們的教育實踐。
總之,想要這門課程能夠更好的服務于同學們以后的教育實踐,單純從教師﹑教學手段﹑學生﹑課程內容幾個方面還是比較片面的,因此,想要窺其全貌還需做更多的調查,并且問卷中的問題還是普遍性多一點,針對一些特殊的問題還是沒有關注到,這需以后作進一步細致的調查,但還是希望本次的調查能夠為更好的進行本課程的教學起到些許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