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 嘎
(西藏大學 西藏 拉薩 850000)
舞蹈創作中各種“度”的把握
達 嘎
(西藏大學 西藏 拉薩 850000)
舞蹈編導都是一種感性的“動物”,他有著于尋常舞蹈工作者不一樣的舞蹈思維處理方法。在當今舞蹈創作越來越難,想出一個精品舞蹈作品更是匪夷所思,人民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斷增加,舞蹈的創作自然而然也隨之發生改變,如何能夠通過一定的手段進行行知有效的創作,是當下舞蹈編導工作者們所要考慮的問題和發展的方向。
舞蹈;創作;度;把握
現在在國內有著四大舞蹈賽事學院派的“桃李杯”、全國舞蹈大賽以及眾人矚目的“荷花杯”舞蹈大賽,前兩者已經成為展演的形式。在每次大賽后都會出現這樣的聲音“這個舞蹈是哪個民族的?。俊本褪沁@樣包括我在內眾多的舞蹈愛好者和舞蹈編導們都有這樣的感受,就是舞蹈編導或者是舞蹈表演者為了舞蹈的好看,過多的舞臺感觀效果而不重視舞蹈的屬性。
在剛剛過去的第十屆“荷花杯”舞蹈大賽的民族民間舞專場的比賽后馮雙白主席就坦言訴說,今年的荷花獎也暴露出民族民間舞蹈編排上的四大問題,首先是屬性不明、立意不清。馮雙白說:“荷花獎涉及 30多個民族的舞蹈樣式;可是入圍決賽的一些作品,看著卻讓人摸不著頭腦。一個作品一共才六七分鐘,看到三分鐘了,別說觀眾看不出是哪個民族的,專業人士也看不出來,甚至連評委也一直在猜?!笨梢赃@樣說一些學習了專業的舞蹈編導知識后,他們被系統的西方編導理論體系蒙蔽,思想受到束縛,民族舞蹈的風格和基本動作(動律)都發生改變,民族舞蹈的基本動作風格屬性不能丟,基本身體動律屬性不能破,基本的民族音樂屬性不能推翻,因為這種改動會導致民族舞蹈的文化屬性、民族地域屬性不清。
另外,馮雙白稱:“舞蹈的編排還存在著立意不夠、不知所云的情況。有一些舞蹈臺上演員挺賣力的,都快吐血了,可臺下觀眾不知所云。舞蹈創作者把作品內涵設計得過于復雜,或太過簡單,缺乏文學思考和詩意的提煉,結果導致立意不高?!?/p>
舞蹈編導的創作是介于理性和感性之間的。它常常會因為一個自然景觀,一個突發事件,或是一些人生的經歷等,而產生靈感,從而激起舞蹈編導的創作欲望。在創作的過程中,舞蹈編導可以選擇不同的舞種,不同的題材,不同的表現形式,來表達自己想要表現的內容。因此,舞蹈編導創作的隨意性比較大,所以在編導的創作欲望達到了興奮點時,常常會是感性思維多于理性思維,也正是因為如此,舞蹈編導在創作的過程中常常容易忽略一下幾個問題:
如今,舞蹈編導們在進行舞蹈創作時,為了創新和新穎,常常會把自己的舞蹈作品注入“新的血液”,并通過其新的加工和融合,使其作品在呈現給觀眾時,更加有新鮮感,試圖用這種取長補短的方式,讓舞蹈作品更加有創意,從而激起人們對作品的觀賞欲望,沖破人們的眼球。從這一點來看,這種舞種與舞種之間的相互借鑒,對其舞蹈的傳承和發展是有利的。但是,凡事有一利就會有一弊。有些舞蹈在呈獻給觀眾時,往往會因為注入了過多的“新鮮血液”,而忽略了繼承的重要性。這樣不僅沒有給作品添彩,反而讓觀賞者在看的過程中一直徘徊在是與不是之間,讓觀賞者覺得舞蹈編導對于舞種界限的劃分模糊不清,給作品大打折扣。
舞蹈是一門善于抒情而拙于敘事的藝術。雖然如此,可情節舞是舞蹈的種類之一,雖然它在小型的舞蹈作品中很少被舞蹈編導所采用,但是,在大型的舞蹈作品以及舞劇中的運用是較為廣泛。
情節舞的創作是具有一定的難度的。舞蹈編導在創作情節舞的舞蹈作品時,很容易因為太過于注重故事情節的表達和情緒的渲染,在不知不覺中,過多的借鑒了啞劇的表現方式,忽略舞蹈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肢體語言,從而使整個舞蹈作品變得戲劇化,讓人覺得像是一部情景啞劇。所以,舞蹈編導在創作情節舞的過程中,一定要時刻提醒自己運用肢體語言講述故事,渲染情緒,用肢體魅力詮釋舞蹈作品,這樣才是佳作。
一部優秀的舞蹈作品不排斥技巧,特別是在關鍵的時刻,在情節或情感發展到關鍵的時候或最要緊的關頭,高超的、準確的技巧將對著一切的展示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將情節或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沁人心脾或酣暢淋漓或振聾發聵。但優秀的舞蹈作品拒絕過多的炫技,在作品中,一種毫無理由、莫名其妙的技巧展示會把一個好端端的作品推向死亡。因此,在舞蹈創作工作中,舞蹈編導一定要謹記,舞蹈藝術不是雜技,技巧的運用要適當,否則會起到畫蛇添足的作用。
現在舞蹈作品,可以說是創作上千篇一律,作品沒有可塑性,這樣觀眾看完就完了,舞蹈作品的生命力不強。
在舞蹈創作題材上要具有多元化的思維,要有讓觀眾記住的點在里面,在現在眾多舞蹈創作題材中,要學會同一題材下,有度的進行構建作品的結構和創作落腳點。這里的度所指的是作品題材的選擇和創作過程中舞蹈結構和創作角度的把握問題。別人用過的手法,你再去用即使有了一些變化,這也是一種“頹廢”的創作方法,更多的這樣的作品就成為“犧牲品”和“陪葬品”。
當今想創作出一個好的舞蹈作品是越來越難,人民大眾藝術鑒賞力的不斷提高,促使舞蹈創作隨之發生改變,如何能夠通過一定的手段進行行知有效的創作,是當下舞蹈編導工作者們所要考慮的問題和發展的方向。
[1]李樂 楊杰鋒 鄧越.民族學研究方法與民族民間舞蹈藝術創作[J].大眾文藝.
[2]袁莉茹.小型民族民間舞蹈的創作[J].舞蹈世界,2006.
[3]張志萍.感悟民族民間舞蹈的繼承創新與發展[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2006(1).
注釋:
達嘎:藏族,西藏大學優秀青年教師,主要從事基本功以及民族民間舞等課程的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