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澤宇
(長沙市雅禮中學1418班 湖南 長沙 410000)
乞 討
彭澤宇
(長沙市雅禮中學1418班 湖南 長沙 410000)
有一件事讓我記憶非常深刻,我們的外教老師曾在一個冬夜向坐在地下通道拉二胡的老人點頭示意。那天我是跟在他身后,無意發現了這一幕。我沒有看清楚外教老師的正面表情,但我從這個小動作中讀出了溫暖與尊重。一個眼神和一個微笑,也包含著自己所有的善意。它像一片小雪花,落在路燈上,慢慢融化,化進了那坐在凜冽寒風中老人的心里。
在城市的路口或地下通道人們都可以看見乞討者的身影,他們有的蹲在高架橋下不起眼的角落,或蜷縮在過街天橋的上面,低著頭目光呆滯,發出低沉悲哀的聲音,把骯臟的手伸向行人,用可憐的目光看著我們。 曾經見到他們,我們會心生憐憫并投一張紙幣放進他們身前的破碗中。隨著電視上對職業乞丐欺騙的報道。有些乞討者利用人們的善良,假扮乞丐來乞討。這大大地傷害了善良人的心,于是人們對于乞討者變得冷漠了。見到乞丐我們會視而不見,是不是良心在現實中變得麻木與冷漠?
他們中間有的可能是生活所迫,但也有的是被人利用。我媽曾經問一個在路邊賣唱的臟兮兮的小女孩,“你的家在哪里?”“我帶你去警察局好不好,你要不要用我的手機給你家人打電話?”小女孩回報以惶恐的目光和后退的腳步。這是我的親眼所見。早些年開始,不斷有報道有孩子無家可歸之后被拐賣或致殘去乞討,身邊會有人監視,并且會換地方乞討,報警后也無濟于事。
自從中央電視臺的公益節目《等著我》播出之后。有關拐賣兒童被更多人關注。有的乞討者,他們也有尊嚴;只是被迫于某種勢力而作乞丐的。根本上說,都是為了利益。在中國,現在有些孩子被拐被賣,不僅是他們,那些沒有家人、朋友、無家可歸的人也會成為這種罪惡行為的犧牲品。曾經站在學校旁邊帶著孩子吹笙的那對夫婦只是拿著孩子作為博取同情的工具,這其實是一種變相欺騙或乞討。把孩子當成乞討的工具,這些孩子就對社會產生仇視,對自己自卑,將來他們可能成為社會的負擔。不對他們進行拯救的話,還會有更多的孩子被拐賣、被致殘,成為新的乞討群體。
我曾做過一個夢夢見自己被拐賣到一個人跡罕見的大工廠中干著苦力活,無法逃出去,也沒有人愿意幫助我,只有和我一樣被拐的孩子和不斷冒著黑煙的煙囪。這個夢似乎是在教我設身處地。即使那些孩子是被迫來乞討的,討來的錢全部被別人揮霍干凈,可他們的痛苦,仍在向人們的良心乞討著。他們需要被發現、被理解、被幫助。
但是也有好逸惡勞假扮乞丐的,甚至有些年輕的健全人以乞討為職業,不學無術,不思進取,依賴他人,混吃等死。哀其不幸,恨其不爭,為什么不去回收廢品或是學一門技術出來謀生? 賣藝與乞討不同,賣藝是另一種謀生方式。賣藝的人不用把自己打扮得臟兮兮,用自己真正的姿態秀出自己的才華。不是騙取同情而是自食其力。
乞討是從古到今都存在的生活方式,但是現在他們的存在不但影響了城市的市容和交通,更破壞了城市的文明與和諧。乞討這件事上,折射出了很多的社會問題。需要全社會、政府等共同關注和保護乞討群體。
最窮不能窮孩子,國家社會應該承擔起對乞討群體的救助責任,希望這些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能得到保護,公安部門對威迫、利用兒童的乞討團伙應予以嚴厲的打擊。更重要的是要完善社會救助制度和體系,利用網絡或媒體幫助他們尋找親人或匹配的領養人,福利院提高收養的能力和范圍。有法學專家建議不負責任的父母帶孩子乞討三次將被取消其監護權,這將推動社會的文明與進步。
雖然幫助別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對乞討者我們不能只停留在物質上的救濟,更重要的是給予心理及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勵,幫助他們改變觀念自食其力。授人魚不如授人漁,教會他們謀生的本領和技術,讓他們也能和正常人一樣有尊嚴的生活。勿以善小而不為,如果看到乞討者可以跟著他們,再報警,等待警察的到來。國家社會個人對乞丐的救助能力是有限的,我們不可能救助所有的乞丐。但是至少可以拯救被我們已救助的那個乞丐。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會變得更加溫暖。
希望共產主義早點到來,讓共產主義的光芒把利欲熏心的心重新洗滌一遍。讓每個人都幸福、快樂地生活,不再需要去乞討。讓乞討的群體在我們這個社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