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荒
(遼寧省丹東市歌舞團,遼寧 丹東 118000)
?
探討歌曲創作中歌詞與曲調的關系
解 荒
(遼寧省丹東市歌舞團,遼寧 丹東 118000)
【摘要】歌曲是一門音樂和詩歌結合的藝術,歌曲中的“歌”占據了主要位置,我們可以認為歌就是能夠歌唱出來的詩歌,因此好的歌詞也是一首好詩,不僅有音樂的律動感還要有詩的意境,能夠體現出高品位。我們可以說一首好的歌是一首詩,但是一首好詩并不一定是一首好歌,歌詞具備歌唱性,如果將歌詞強行附加在音樂上就會影響歌詞的品格和作用。本文講究歌曲創作中歌詞和曲調的關系展開探討。
【關鍵詞】歌曲創作;歌詞;曲調
良好的歌曲創作實際上是音樂形象和文學形象也就是曲和詞的恰當結合,我們依靠聽覺進行音樂審美,依靠視覺進行文學形象審美,但是需要一個恰當的媒介來轉化聽覺審美和視覺審美。列夫·托爾斯泰認為:體驗情感的傳導就是音樂和文學的共振點或者說是媒介。歌詞能夠服務于音樂,是一種具備音樂特質的文學,能夠起到開啟音樂靈感、決定旋律的重要作用。
歌詞的風格和內容就是我們所說的曲風,詞風包含地域和民族風格,詞風決定了曲風,詞風風格不同,曲調風格也不盡相同。舉例來說,諸如《我的中國心》等歌曲的歌詞是抒發情懷的,因此適用于抒情曲風;《歌唱祖國》等歌曲則要用莊嚴崇高的曲風;《青藏高原》等歌曲則要用青藏本地的民族曲風;對于《北京情思大碗茶》之類具備戲曲風格的歌詞,曲調要有“京味兒”。詞風劃分的種類很多,因此對于詞風要做到準確把握,就必須認真分析,根據曲調的不同搭配恰當的詞風和歌詞。例如孫洪斌、柴永柏作詞的《羊角花開》,我們知道羊角花代表了羌族的美得風格,《羊角花開》歌詞樸實簡潔,體現出羌族人民在艱苦的生活條件下依然樂觀和自信。這首歌的詞風具備很強的民族性,歌詞中包含了大量的羌族民族元素,歌曲活躍簡潔,地域性較強,副歌進一步深化了主題,整首歌曲質樸清新,民族風格濃郁。
每一首歌的歌詞都有感情基調,這種感情基調是詞作者對歌曲的理解和自己感情與歌曲的融合,我們所說的詞情就是這種情調,歌詞的情調包括表達情感的方式、表達情感的力度和表達情感的類型,歌詞的情調對曲調有重要影響,也就是說詞的情感會讓曲調產生變化。一孫洪斌作詞的《藍色深情》為例,這首歌作者看到一幅畫產生靈感創作的,因此具備極強的畫面感,吟誦歌詞能夠感受到歌曲蘊含的深刻、深沉和博大的內涵,我們也可以感受到這首歌的曲調,由上而下的旋律線非常優美,一波三折的高潮讓我們感受到噴涌而出的情感,有著制高點的結尾深深打動著我們的情感聚焦點,整首歌蕩氣回腸,情感深刻。
詞段也就是歌詞段式,詞段決定了曲式,詞作家和曲作家配合形成一些基本的段式,如一段式、兩段式和多段式等。對于一段式,歌詞可以分節也可以是單節的,現在多用分節,分節歌詞歌詞的旋律相同,并且每段的語匯和句式都要求是對應的,例如四川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就是一段式歌詞的典型代表;對于二段式歌詞,兩段歌詞情緒不同,兩段式歌詞也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主歌副歌兩段式,還有一種是單純的二段式,例如喬羽作詞的《我的祖國》就是單純的二段式歌詞,而羅大佑作詞的《東方之珠》則是分為主副歌的二段式歌詞,主歌是用來描寫內容而副歌則是用來深化和升華主題的;對于三段式歌詞,也有兩種不同的形式,一種是ABC形式,另一種則是ABA形式。如焦平作詞的《唱支山歌給黨聽》就是典型的ABA形式,而張黎作詞的《籬笆墻的影子》則是典型的ABC形式。在具體的歌曲中,三段式是由三個樂段組成的;對于多段式歌詞,一般有三個或者以上的歌詞段落,這種歌詞段式應用的并不普及。不同的歌詞段式對應不同的作品形式和作品內容,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決定。
歌詞的曲調靠人們的聲調得以表達,同時又能夠通過聽覺被人們感受,因此我們能夠將音樂和歌詞結合在一起,將音流和語流結合在一起可以表達人的情感,人們聽到后能夠激發自己的情感,這是歌詞和音樂結合的基礎。例如孫洪斌作曲、黃小名作詞的《不能忘卻的記憶》,這首歌屬于敘事性作品,曲調是比較深沉和凝重的,在吟誦歌詞時要按照語調來安排曲調節奏,歌詞中“我想起了許多悲壯的故事”表達出人物跌宕起伏的情感,音調跨度較大,也表示出人物內心的思想變化,其中出現的休止符表達出人物心情的沉重。
對于歌曲的創作,大部分作曲家都認為聲調和曲調應該相吻合,實際上就是我們所說的“字正”,在聲調中高的音調對應譜子中相對高的音,二聲調中低的音調對應譜子中相對低的音。歌詞的聲調決定這旋律的高低起伏,可以看到,在很多當代優秀歌曲中,曲調和聲調都能夠得到完美的結合,這種結合是體現出歌曲的美感和詩意的重要基礎,也是聽眾理解歌曲的重要因素。趙元任先生是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同時他也是一位著名的曲作家。趙元任先生創作的作品中就體現出語言、語音和音調的結合,趙元任先生在藝術歌曲創作領域為我國做出了重大的貢獻。趙元任先生對曲調和歌詞的理解可以體現在“平低仄高”這個詞中。例如在趙元任先生所著的《小詩》中,就鮮明的體現出平低仄高的創作理念。
趙元任先生并不拘泥于傳統的歌詞和曲調的關系,在作曲中也出過平高仄低的現象,我們知道,聲樂創作雖然要與聲調的跌宕起伏相符,但這并不是絕對的,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變化。歌曲并不是音樂和歌詞的簡單結合,而是一種融合,是一種藝術的升華,歌詞如果沒有恰當的音樂結合,就很難有較強的表現力,這在作詞作曲中是非常常見的。音樂因為歌詞而變得更加具體和直接,又能夠讓音樂變得富有感染力,歌詞經過藝術家的設計和思考,顯然比單純的語言形式的歌詞更加形象與直接,給人們帶來更加震撼的感受。
詞作者和曲作者對于歌曲的理解是創作歌曲的重要基礎,不同的思維能夠讓音樂有多種多樣的表達形式和表達風格。我國正處于歌曲創作高速發展的時期,曲無定法,因此詞曲創作是具備多樣性和多元化特點的,通過不斷創新才能創作出佳作。
綜上,通過不斷創新,把握好歌詞和曲調之間的關系,在詩詞中尋找靈感,將歌詞中的內涵發掘出來,創作出人們喜聞樂見的優秀歌曲作品。
參考文獻
[1]余雯.論歌曲創作中的詞曲結合[J].大舞臺.2011,(10):100.
[2]嚴在望.歌曲曲調創作的獨特個性[J].2010,(01):32.
[3]楊瑞慶.歌曲創作應追求在像與不像之間.2008,(08):69.
作者簡介:解荒,遼寧省丹東市歌舞團,筆名皚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