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曼寧
遼寧理工學院(原渤海大學文理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0
?
電視節目形態的創新研究
李曼寧*
遼寧理工學院(原渤海大學文理學院),遼寧錦州121000
電視節目形態的基本單位是由電視節目元素構成的,它是電視節目的自然延伸和個性拓展。電視節目的形式、內容、氣質和神韻組成了電視節目的設計模板,不同的電視節目形態也包含了不同電視節目元素的排列組合。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文化的建設,電視節目形態的種類也越來越多,發展速度也越來越快,其內含也越來越豐富。本文通過分析電視節目形態的定義以及發展現狀,提出相應的創新點和創新方式以供參考。
電視節目;形態創新;方式探究
電視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給人類的生活帶來深遠影響。在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以及社會信息化的大背景下,電視節目得到快速的發展,在人們生產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不僅豐富了人們的業余生活,而且也成為文化傳播的重要媒介,使人們足不出戶就能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民俗風情。
(一)電視節目形態的界定
所謂的電視節目形態是指電視節目形式的自然延伸和個性化拓展,構成電視節目形態的基本單位是電視節目元素,它主要包括人們的感官元素,比如聽覺元素、視覺元素;人們的情感元素以及故事、時間、空間元素;還有社會元素,其中包含了政治元素、經濟元素、文化元素等。不同的電視節目形態有其相應的電視節目元素的排列組合構成。理論上講,電視節目元素的排列組合數目決定了電視節目形態的數量。就電視節目形態的創新而言,其方式主要分為三種,首先是利用新的元素按照舊的排列方式進行組合,從而形成新的電視節目形態。其次是在舊元素的基礎上,對元素的排列、組合方式進行創新。第三,利用新的元素、新的排列方式以及組合方法進行編排,形成新的電視節目形態。新時期下,電視節目形態的發展和演變主要以不同電視節目元素之間的相互交叉、互為文本,從原先的以內容為主轉變為以元素為主。
(二)電視節目形態影響因素
電視節目形態影響因素有電視節目的容量大小、內容取向以及接受者的需求等。不同的電視節目形態所包含的節目本質屬性不同,同時又具有不同的內涵和外部延伸。其中,起決定因素的就是內容取向和接受者的需求。電視節目的內容差異性決定了電視節目形態的差異性,它體現了電視節目形態中節目形式、氣質、神韻以及內容的辯證統一性,而通常所說的電視節目內容則包含了節目內容、節目形式、節目神韻等,是各個層面的有機結合。
觀眾的收視需求是電視節目形態變化的最大影響因素之一。電視節目形態往往受到觀眾需求變化的直接影響,并且處于動態變化過程中。隨著觀眾收視需求的日益提高,電視節目形態也逐漸呈現出細分化和專業化的趨勢。
(三)電視節目形態的分類方式
1.根據節目來源分類
電視節目形態根據節目來源可分為電視自辦節目、電視聯辦節目、電視交換節目以及電視轉播節目和電視聯播節目等。
2.根據選題范圍分類
根據選題范圍可將電視節目形態分為電視綜合節目、電視體育節目、電視軍事節目、電視經濟節目、電視科教節目、電視綜藝節目以及電視醫藥節目等。
3.根據節目內容分類
根據不同的節目內容,可將電視節目形態分為新聞節目、教育節目、服務節目、娛樂節目、法律節目等。
4.其他
除了以上所述三種分類外,電視節目形態還可依據傳播區域、是否有觀眾參與、是否有主持人或者觀眾需求來進行分類。比如說,以傳播區域分類,可分為全國性電視節目、地方性電視節目或者是國際性電視節目。而依據觀眾需求,可以將電視節目形態分為一般性電視節目和綜合性電視節目等。
隨著新時代社會文化建設腳步的加快,電視節目作為主要的文化轉播載體,其發展速度也隨之越來越快,并且其形態功能也趨于多元化。進而,電視節目形態創新對于電視行業發展來說顯得越來越重要。最近幾年,在電視領域,出現了各類新的節目形態,給電視行業注入新鮮血液。比如說各類的真人秀節目、群眾參與的互動類歌唱比賽、選秀類節目、脫口秀等。就總體而言,新時期電視節目形態創新擁有三大特征,分別是以變革為主流、在競爭中創新以及集娛樂性、教育性和觀賞性為一體。
(一)以變革為主流
最近幾年,電視節目無論是在內容上還是體制上,都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對電視行業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其中,電視節目形態的改變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變革的思路和內容。首先,它表現為電視節目形態的調整和新舊更替。其次,在電視節目制作過程中,出現了制作和播放分離,并且加大了資源整合力度,進一步加深了市場化體制改革。如今,電視節目的變革和生產也趨向于理性與理智,創意和質量的提升成為電視節目的核心競爭力,特別是面對越來越復雜的市場環境以及電視觀眾越來越高的要求,只有不斷變革、創新,才是電視行業長遠發展的根本途徑。
由于文化的交流以及發展,多元化的文化形式使電視節目形態也趨于多元化,其內容也變得越來越豐富,發展空間進一步擴大。比如,通過現代電腦繪圖與電視表現形式的有機結合,將漫畫的手段應用到小品、相聲、歌曲中,使傳統的電視節目表現形式更加的豐富多彩,同時也使傳統漫畫得到發展和創新。
所以,以變革為主導,是新時代下電視節目形態創新的主要特點之一,它不僅體現在了電視行業體制上的變革,更多的是電視節目內容形式上的變革,通過一系列的變革,使的電視節目更加符合時代發展潮流,其日趨多元化的內容形式也最大限度的滿足著觀眾的觀看需求,使不同的觀眾都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電視節目。
(二)競爭中創新
首先是節目形態的推陳出新。目前,我國還沒有形成相對完整的創新機制,特別是對于電視創新模板的保護,大多數電視節目形態都取自國外成功的電視節目模板。隨著電視節目數量的急劇增長,電視行業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很多電視制作單位也認識到一個優秀成熟的電視節目形態對于電視行業發展的巨大價值。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新時期下的電視節目形態創新具有在競爭中創新的特點。
其次是電視資源運作與較量。在電視行業中,電視作為一整套的產業,其后期的收視效果直接受到前期制作水平的影響,而制作資金是電視節目制作的根本保障。所以電視資源的運作對于電視產業來說至關重要。隨著越來越多的電視產業開始制播分離,各大衛視也和各民營企業合作,或者直接成立電視制作公司,吸引了大量的資金來支撐電視節目的制作。而激烈的市場競爭也使得直接面對市場的制作公司不得不進行改革創新,不斷創新節目形態,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能力。
最后是人才的爭奪。新時代下,相應的電視公司是否具有足夠的人才儲備直接決定了電視節目的成功與否。所以,電視行業的市場競爭也逐漸演變為人才的競爭。優秀電視人才的加入也使各種精彩的電視節目呈現在觀眾面前,人才成為電視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人才競爭中,相應的領導起到關鍵作用,優秀的領導團體,對于人才的選用、電視節目的定位與走向上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自主創新與模仿創新
雖然,近幾年,我國電視行業發展迅速,但是依舊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在很多方面發展還不完善。特別是在電視節目創新上,大多數電視節目缺乏自主創新力,只是在模仿國外成功的節目模板,缺乏自己的創新。而且,在政策與法律上,由于缺乏相應的保護,使得電視節目形態的創新缺乏活力,抄襲現象嚴重,嚴重破壞了電視行業的市場秩序,打擊了電視制作單位的創新積極性。目前,我國電視節目形態創新依舊停留在模仿創新階段,距離自主創新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所以模仿創新也是我國現階段電視節目形態創新的一大特點。
鑒于我國現階段電視行業發展現狀,電視節目形態的創新應該采用模仿與自主創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先通過模仿來學習先進的電視節目創新理念,借鑒成功的電視節目形態,等積累到一定程度后再進行自主創新,創造出符合中國特色的電視節目形態。
(一)培養創新思維與營造創新環境
創新思維的培養和創新環境的營造是電視節目形態創新的主要措施。對于創新思維的培養而言,第一,要在學習中不斷超越自我,要嘗試突破思維習慣,在實踐中進行逆向思考和散發性的思考問題。第二,通過不斷思考,爆發出思維的火花。電視節目制作人不能只貪圖眼前利益,應該將精力放在如何制作出優秀電視作品上去,站在觀眾的角度創新性的思考問題,虛心學習,多分析借鑒別人的成功作品,并且還要有自己的特色。第三,相關部門應該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要為電視節目制作人營造平等、從容、活躍和純粹的思考環境。第四,發揮團隊優勢。在創作中要集思廣益,相關負責人要認真聽取制作團隊中每一個人的觀點和想法,對于積極的創新點要進行采納,集眾人的智慧來進行創新。第五,電視臺要將創新放于發展的核心地位,改革創新機制,鼓勵創新,并且要堅定不移的貫徹落實下去,在電視節目的制作過程中不斷完善和發展創新理念,使每一環節都能夠得到創新和改進。
(二)采用交叉理念
通過分析國外優秀的電視節目形態不難發現,很多電視節目形態存在交叉、融合的現象。不同類型的電視節目形態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有些電視節目形態中不僅含有自身的特點,而且也包含了其他類型的節目形態特點。所以,運用交叉理念進行電視節目形態的創新對于我國電視行業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1.內容的交叉
首先,可以將不同的節目類型進行交叉、融合,然后形成一個新的節目形態。比如,可以在情景劇中加入方言。方言原本屬于相聲小品類的電視節目特點,如果將方言加入一些情景劇中,不僅可以使電視節目內容更加貼近生活,而且可以達到一定的喜劇效果,形成新的電視節目形態,讓觀眾耳目一新,豐富觀眾視聽感受。其次,可以將不同的節目題材交叉在一起,從而達到節目形態創新的目的。節目題材包含了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生活服務、體育、教育等,如果能夠將不同題材進行有機的結合,則可以達到不同效果。比如,《非常接觸》就是通過將讀書、明星以及娛樂訪談交叉結合在一起做出的節目,播出之后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再次,同一節目可以采用不同的傳播方式進行傳播,將傳播方式綜合運用到一種節目中,能夠達到創新的目的。比如,在新聞類節目中可以采用互動式、采訪式、開放式等多元化的傳播方式。甚至可以將漫畫、表演甚至是方言故事等形式進行傳播,使觀眾既能得到所需的新聞內容,也不覺得枯燥乏味。最后,通過表現手法的交叉方式進行創新。電視屬于聲畫藝術范疇,如果利用多種表現手法融合的方式進行電視節目形態的創新,也能夠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可以將記錄片娛樂化,對嚴肅的歷史、科技知識進行娛樂化的包裝,這樣既通俗易懂,又能夠引起觀眾興趣。
2.多元素組合方式的交叉
首先,可以將具有一定沖突性和矛盾性的元素進行交叉,這樣不僅可以使電視節目具有鮮明的對比性,而且能夠給觀眾形成良好的視覺沖擊。比如,傳統與時尚的結合、古代歷史與現代生活的結合、偏僻鄉村和現代都市的結合等。將兩種或者多種原本矛盾的元素有機統一起來,從而給觀眾帶來一種全新的視覺效果。其次,在舊的元素上融入新的元素,將多種元素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新的電視節目形態。比如,將電視媒體和網絡媒體進行融合,利用網絡素材,制作成電視節目,從而形成一種新的電視風格。
(三)創新機制
機制創新是電視節目形態創新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建立高效的運轉機制,鼓勵電視人進行創新,引入競爭、推動競爭,使優秀的電視人才脫穎而出。并且為其創造公平、公正的創造舞臺,使其才能得到充分發揮。另一方面,要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電視節目形態的創新也是一種知識產權,應該將其納入知識產權保護中去。這樣才能夠確保電視行業的公平競爭,促進電視行業的良好發展。
[1]彭雷.電視節目形態創新研究[J].華章,2014(11):345-345.
[2]趙翌.新媒介生態下我國電視節目的形態創新[J].當代傳播,2014(1):57-59.
[3]劉寶林.論節目形態作為電視節目的本體[J].現代傳播,2015,37(3):86-89.
[4]李汶龍.評述電視法制節目形態創新路徑[J].湖南商學院學報,2013,03:98-102.
[5]李宗倫.媒介融合視閾下教育電視節目形態創新策略[J].影視制作,2014,08:78-81.
[6]欒春娟.新媒體介入下的電視節目形態創新分析[D].新疆大學,2013.
李曼寧(1995-),女,漢族,遼寧沈陽人,遼寧理工學院(原渤海大學文理學院),廣播電視學專業本科在讀。
G222
A
1006-0049-(2016)18-005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