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婧
山西省女子監獄,山西 晉中 030600
?
對太原市親賢社區黨建工作的調查與思考
趙婧
山西省女子監獄,山西晉中030600
城中村作為新型社區逐漸成型并不斷發展,新型社區黨建工作逐漸成為基層黨建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調研太原市親賢社區“村轉居”后的黨建工作,借鑒有益經驗并提出新工作思路。
新型社區;黨建;思想政治
“城中村”作為新型社區逐漸成型并不斷發展,新型社區黨建工作逐漸成為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太原市親賢社區在“村轉居”后積極開展黨建工作,使社區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因此,對其黨建工作進行了調研,提供有益借鑒的同時,也發現一些問題和不足,提出建議,以期加強新型社區黨建工作。
親賢村位于太原市親賢北街以南,典型的“城中村”。2005年10月11日,作為太原市“城中村”改造試點第一家,轉制正式掛牌成為親賢社區。該社區占地面積0.35平方公里,共有居民3267人,黨員171名,黨支部12個,其中5個社區黨支部,7個“兩新”黨支部。轉制后,親賢社區有其自身的特點:一是社區職能多樣化,經濟職能占重要地位;二是居民類型多樣,農民所占比重大;三是社區整合度較低,外來人員比重大;四是社區干部來源多樣化,素質水平參差不齊。
針對這些特點,親賢社區積極探索黨建工作新模式,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黨建工作的組織架構基本建立。設立社區黨委,總體負責社區黨建工作,同時本著“成熟一個、組建一個”的原則,適時對社區內單位下設各黨支部。初步形成了以社區黨委為核心、社區黨支部為基礎、社區黨員為主體、其他單位組織和居民共同參與的新型社區黨建工作格局。
二是黨建工作的機制不斷完善。社區黨委先后制定了組織生活、黨員管理、聯系群眾、民主議事等各類制度,使各項工作都走上了規范化軌道。并對各項指標細化和量化,違紀黨員要在支部大會上作檢討,并視情節給予相應的黨內處分,加強責任考核。
三是黨建工作的隊伍不斷加強。提出“讓黨員做到的,班子成員首先做到”,制定每周日下午“兩委”聯席會,加強領導班子建設;設定每月15日為黨員活動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作為團結黨員、教育黨員的重要途徑,加強隊伍建設。社區黨員人數由最初的7人增加到171人。
四是黨建工作的實效性得到體現。親賢社區聚合各類黨建力量,投身到整頓秩序、治理環境、豐富居民群眾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等工作中。實施“便民工程”,建設服務型社區,開展“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活動,為轄區困難居民排憂解難;實施“素質工程”,建設人文型社區,成立老年大學、中年大學,建成“五室、三站、兩欄、一校”活動陣地;實施“聚心工程”,建設溫馨型社區,過去的廟會變成了精美的“文化藝術節”,居民成了舞臺上的演員;實施“平安工程”,建設安全型社區,近年社區流動人口增至近十萬人,社區成立外管辦,加大對外來人口的管理,安裝了紅外線監控系統,治保巡邏隊員晝夜巡邏,營造了安定和諧的社區環境。
(一)黨建工作覆蓋面仍存在“空白點”
隨著社區內的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不斷增加,外來人口也越來越多,流動黨員數量逐漸增加。一些新成立的“兩新”組織尚未建立黨組織,流動黨員不能及時地納入到黨組織的有效管理中,對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還缺乏現代技術的應用。
(二)社區黨建工作的合力欠缺
搞好社區黨建工作,除了有良好的組織構架、健全的工作制度,更多還要依靠駐區單位黨組織和流動黨員的支持參與。但目前社區內許多“兩新”組織黨組織和流動黨員對社區黨建工作的認同感和參與意識還不強,存在強迫參與、不情愿參與的情況。
(三)社區黨建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不高
親賢社區黨建干部隊伍中有很多是原村的黨員干部擔任的,整體年齡偏大,文化素質水平不高,對豐富黨建活動、提升黨建水平存在一定難度。而新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基層經驗缺乏,對社區實際情況還不十分熟悉,實際工作能力不夠強。
(四)居民參與度不高
社區居民以原村村民為主,整體素質不高,缺乏參與社區建設和管理的積極性,給社區黨建工作增加了難度。另外,社區地處太原市經濟繁華區,許多住戶是其他社區單位的職工,只有晚上和節假日才有閑余時間,對社區的認同感和活動積極性不強,對社區黨建工作的參與度不高。
(一)著力推進社區黨建工作的全覆蓋。“兩新”組織是社區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撐點,也是管理流動黨員的重要組織。要及時統計“兩新”組織的數量,做好建立工作,對尚未建立黨組織的,將其納入到建設規劃中。掌握流動黨員數量變化,做好檔案管理,及時吸納新進黨員,為調出黨員辦理好轉接手續。利用黨建聯席等有效形式,強化社區和“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的合力。
(二)積極創新社區黨員的管理方式。按照黨員的職業、年齡、居住小區等特點,分類組建二級黨組織,下設多個黨小組,形成“樹型、一根多級”的模式。如,對社區內60歲以上的黨員建立老年黨組織、對樓宇住戶中的黨員設立樓宇黨小組;按照黨員特點、社區事務需要,靈活確定時間、方式,組織黨員參加組織生活。既能增強黨員教育管理服務的有效性,也可有效擴大黨員參與黨內和社區重大事務的范圍,推進黨內民主和社區建設。
(三)切實加強社區黨員干部隊伍建設。一要豐富干部來源渠道。通過招聘選拔、掛職鍛煉等途徑,做好“請進來”,補充干部隊伍,使隊伍青年化、知識化。二要加大教育培訓力度,舉辦黨員培訓班,到先進單位學習,做好“走出去”,提高社區黨員的素質。三要引導樹立管理理念和服務意識,提高社區管理和服務工作比重,加大對社區各類事務的領導統籌力度,防止社區黨組織邊緣化、虛無化。
(四)逐步增強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開展社區黨建工作的目的在于保障社區各項工作順利進行,提升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數,構建和諧社區。第一,加強社區管理服務工作,尤其要注重生活中的小事、瑣事,只有當居民享受到便捷、優質的社區服務時,才會提升對社區家的認同。第二,充分利用社區文化活動平臺,以黨員之家、黨員服務中心等為活動基地,開展業余文化活動,建設社區黨建陣地與平臺,既豐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可以使居民熟悉鄰里關系、認同社區生活。
D267
A
1006-0049-(2016)18-016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