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鈺淇
長春理工大學,吉林 長春 130000
?
群體性事件的法理分析及法治應對策略
耿鈺淇*
長春理工大學,吉林長春130000
在我們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現代社會問題也不斷突出。現代社會發生了許多的社會群體性事件,這些事件影響極其不好,帶來的后果也是很嚴重的,嚴重影響了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造成社會的動蕩不安。所以我們要從根本上應對這類事件,也應該有相應的對策來解決這類事件,法治是解決的關鍵所在。所以在本文中詳細的探討了我們應該如何完善法治建設,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可以更好的解決這類群體性事件。
群體性事件;法治社會;完善;相關機制
我們國家現在的經濟在快速的發展,也相應的進入了風險社會,像群體性的突發事件會時常發生。這樣的后果是很嚴重的,會造成經濟的發展停滯,也會造成我們社會的動蕩不安。雖然我們在這方面有了一定的經驗,但是在一定關鍵性的方面還是有很大的不足,所以我們還應該進一步的完善相應的政策,積累經驗,爭取可以攻克這個難題,更好的解決這類事件。
我們國家對群體性事件的認識比較早,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問題性事件也在不斷的發展,不僅是事件在發展,就連他的名稱也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從之前的群體鬧事、治安事件變成了現在的群體性事件。現在的群體性事件在我們國家的相關法律中有明確的規定,是指在社會轉型期間,由各種矛盾引發的集體上訪罷工等一系列的非法行為。這也成為了我們國家社會穩定的重要阻礙因素。這幾年以來,我們國家對這類事件格外的重視,積極的想辦法化解這類矛盾,相對的這類事件也在呈現一個下降的趨勢。這類事件的起因很簡單,農村大多數是因為土地用地問題或者是拆遷等的補貼款分配不均,在城市一般是勞動關系發生糾紛,或者是城管執法過程中發生的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合理的解決,那么后果將會很嚴重。還有在我們群體性事件中占據很多影響因素的是社會壓力和網絡輿論的力量,這些都是我們解決問題不可以忽視的,同時這也成為我們解決群體性事件時的重大障礙。
(一)官員思想覺悟低
在我們國家現在的大部分官員中,有很多都對這類事件的法治觀念還比較薄弱。這些官員一般還是用人治老考慮這些事件,對這類事件的重視度也不夠。再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大量的人將知識和法治知識沒有很好的結合起來,對這類事件的處理還處在以前的模式上,沒有形成全新的認識,這對我們是很不利的。有點重于形式主義,但是沒有起到實質性的作用。再就是學習的法律知識和實際相脫離,知識為了學習而學習,并沒有和實際很好的聯系起來,沒有真正的理解法治條文的本質。三是知識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沒有和實踐相結合起來,很多官員知識強調了有這些法治條文的存在,但是卻把自己忽略在了這些法治外面。還有很多的官員干部沒有起好帶頭作用,將自己的職責放置在一邊,沒有很好的起到領導的帶頭作用,缺乏相應的法律意識。所以導致我們在處理群體性事件的問題中處于了一種被動地位。
(二)部門民眾用違法的方式訴說合理的請求
在現在的社會發展中,很多人習慣用網絡輿論去解決一些事件,但是這是錯誤的選擇,這是一種違法的行為。大家的維權意識在不斷的加強,想要實現自己的合法權益。但是大多數人在實現自己的合法權益的時候,選用的方法都是不合理的,甚至有些是違法的。
(三)壓力下處理會造成偏激
壓力性事件一般解決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事件采取打壓的方式,一般是誰的片區誰負責,在加上很多考核方法的影響,這樣會造成很多官員的想法就是平穩就可以,平穩來保持績效的優秀,在這樣的想法下會造成官員為了穩定而穩定,不是真正的處理問題。在問題發生的時候,官員首先想的是如何把矛盾強制的壓下去,不是進行公平的處理問題,這樣會進一步的激化矛盾。二是對于一些不能解決的事件或者是官員為了掩蓋的事件采取不合理的壓制措施。對于新聞的采訪拒之門外,運用領導的身份不讓播出。這樣的處理方式只會讓事件進一步惡化,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的影響會更惡劣。
在我們遇到群體性事件過程中,我們首先應該具有法治化意識。首先是官員的培養,關于那的認識學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我們應該更加全面的提升這些官員的素質,要改變大家的傳統的思維模式,不能一成不變,要不斷的進行創新改變,學會用法治去解決這類事件的發生。再就是還要對這類事件的開始者進行相應的宣傳,要讓大家明白合法的權益是會受到保護的,我們要通過合理的方式來申訴自己的權益,不能利用不正當的甚至是違法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權益。還要進一步的完善基層民主制度,這樣可以更好的聽到民眾的訴求,還可以搭建更多的民眾參政平臺,這樣也可以更好的梵音民眾的訴求,可以更好的實現民眾的知情權,監督權和參與權,可以進一步促進政府了解民眾的訴求。
綜上所述,在我們現代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我們應該更好的傾聽民眾的心聲,進一步加強政府和民眾的聯系,這樣可以進一步的樹立政府的威信,也可以解決民眾的訴求,這樣可以減少群體性事件的發生,維護社會的穩定。一旦發生了群體性事件,我們政府官員應該妥善解決,不應該藏著,要用法治的觀念去解決這類事件,這樣可以更好的解決此類事件,也可以樹立一個威信政府,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法治建設,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
[1]李虎子.群體性事件的法理分析及法治應對[J].經濟研究導刊,2014,28:307-310.
[2]陶應勇.高校學生群體性突發事件成因分析及應對策略[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04:215-217.
[3]孫偉.基層突發群體性事件現狀分析與應對策略[J].沿海企業與科技,2012,08:95-97.
[4]楊海坤.群體性事件有效化解的法治路徑[J].政治與法律,2011,11:63-73.
[5]肖文濤.治理群體性事件與加強基層政府應對能力建設[J].中國行政管理,2009,06:118-123.
耿鈺淇(1988-),男,漢族,吉林長春人,長春理工大學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法理學。
D631.43
A
1006-0049-(2016)18-00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