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華琴
(四川省屏山縣圖書館 四川 宜賓 645350)
談關于古籍修復的一點心得
袁華琴
(四川省屏山縣圖書館 四川 宜賓 645350)
古籍修復工作是一個冷門行業,但有著得天獨厚的技術條件和發展空間,把握這些優勢開展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闡述了古籍修復的內涵,分析了做成修復關鍵環節,最后寫到了做成修復的意義和重要影響。
古籍修復;心得;項目管理
中國歷來是世界的文化中心,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中國古籍同樣是珍貴的文化積累。基于此保護古籍是我們的自覺責任和歷史使命。隨著文物事業的不斷發展,又得益于科學技術的進步,古籍修復工作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但是由于古籍修復仍存在著許多的不足和缺陷,導致古籍修復發展緩慢。如何結合現有的資源更好地開展古籍修復工作成為了圖書館人關心的問題。下面,我簡單地談談關于古籍修復的一點心得。
“整舊如舊”是數代古籍修復工作者經過不懈努力,提出的著名的修復原則,這一修復原則的提出得到了有關文物專家的普遍認可,從此,古籍修復變得有章可循。隨著人們對古籍保護認識程度的加深,古籍修復界又提出了“搶救為主、治病為輔”、“最少干預”、“過程可逆”等修復原則,這四條原則的提出,是古籍修復工作走上正規化發展軌道的標志,既為古籍修復和保護指明了方向,也為我們日常修復工作實踐提供了依據。 “整舊如舊”是四條古籍修復原則的精髓所在,也是檢驗古籍修復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但是究竟該如何把握這個“如舊”的度呢?我想最主要的在于對每一本古籍的修復過程中要保持古籍本身所具有的文物性、資料性、藝術性這三個特性。絕不能按個人理解去修復,必須杜絕那些對古籍“三性”產生影響的錯誤修復方法。比如,有的古籍有書根字。這些書根字在修復過程中,容易被忽視。特別是有的書根字已經被蟲蛀得殘缺不齊。但是即便這樣,可別小看了這些書根字。因為古籍的資料性有時就體現在書根字上,所以我們在實際修復過程中,面對殘缺的書根字決不能掉以輕心,也不能為了書頁的美觀,直接抹去書根字的痕跡,干擾了古籍原有的資料信息。
另我在修復過程中盡可能地保持心靜,一般修復一本古籍要2個月左右,主要是根據古籍損壞的程度來決定修復的時間長短,在這個過程中每一次修補時必須保持心平氣和,修復年代久遠的古籍,都不敢使勁出氣,生怕把脆弱的頁面弄壞了,在遇到心情不好,注意力不集中時,寧可停下,哪怕誤了工時,也不能繼續修補。
古籍修復,就是將一批有特色的破損古籍組成修復專題,向上級部門或機構申請立項并請求給予資金和技術支持,通過一定時間的運作、管理和修復,最終完成修復并產生相關成果。其主要有以下幾個層面,它需要申請資金和技術支持,這是因為開展修復項目需要一定的材料設備、人員投入、技術指導、運作管理等。它是一個系統,包括修復人員、指導專家、修復技術、材料設備、破損古籍等諸多要素。以往的修復只要修好書就算完成任務,現在做修復項目除了修復古籍,還要產生相關成果。其呈現形式可以是舉辦修復成果展,也可以是撰寫修復研究報告,更可以是出版相關專著。與以往一件一件或者專題修復相比,古籍修復在申請資金技術支持、引入管理理念、產生相關成果方面有著質的區別。具體來說,應詳細調查所選古籍的價值、數量、破損情況、修復所需時間,再綜合比較破損古籍的影響大小、緩急程度、時間花費、經費投入等一系列因素,最終確定一批破損古籍組成修復項目專題,確定它的唯一性。
實踐是鍛煉人才的重要途徑,對于以手工操作為主的古籍修復行業尤為如此。修復一般是以簡單、難度不大的古籍為入手,但修復有一定特色的珍貴古籍,多會配有修復專家現場指導和足夠的經驗。因此,通過豐富的修復實踐、專家的全心指導,加之個人的艱苦努力,一本本修復成果定將會培養出一批又一批修復人才,這也將為改變我國古籍修復人才匱乏的局面作出一定貢獻。修復人才的培養是多方面的,修復水平的提高則是人才成長的重要標志。修復是以修復有特色的破損古籍為依托,因此,它的順利結項定會帶來修復人員的技術水平極大提高。伴隨著修復人員的成長,修復單位的整體修復水平也將會有一個質的飛躍。產生一定的修復科研成果是開展古籍修復項目的一項要求。只要在前期策劃、中期修復、后期整理三個環節認真準備,加以研究,科研成果也將水到渠成。某些時候,古籍修復單位和行業最為在意的是開展修復項目所帶來的整體影響。如果一家古籍收藏單位開展修復工作,那么隨著破損古籍的修復、年輕修復人才的培養、修復水平的提高、修復成果的出版、修復展覽的舉辦以及新聞媒體的宣傳,單位的知名度和修復工作的關注度必然會大為提升。倘若多家古籍收藏單位先后或同時開展修復工作,以至成為一種行業風尚,那么一定會擴大我國古籍修復行業的整體影響,也會吸引無數有志青年加入到修復行列中來。
綜上所述,古籍修復工作任重道遠,只有我們這些古籍修復工作者攜手努力,才能為我們的古籍保護事業共創美好的明天。不斷提高修復人員的工作能力水平,這樣才能真正地提高古籍修復項目的質量,有效地擴大這項事業的發展,把東莞古藉修復工作推向一個新的臺階。經驗和教訓多相伴而生。作為新事物的古籍修復工作,在開展過程中多少會存在不足之處和有待提高的地方。總結修復成果,是為了分享經驗,讓行業受益;總結修復教訓更是為了提醒同行,避免重蹈覆轍。
[1]許衛紅.古籍修復管理系統設計構想[J].圖書館建設,2009.
[2]王阿陶,許衛紅.古籍修復檔案內容設置及其重要性探析[J].檔案學通訊,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