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紅珍 張 曼 黃宏妙 蔣凌風
(廣西中醫藥大學,廣西 南寧 530001)
復方扶芳藤合劑對亞急性衰老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
唐紅珍 張 曼 黃宏妙 蔣凌風
(廣西中醫藥大學,廣西 南寧 530001)
目的 觀察亞急性衰老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變化及復方扶芳藤合劑的干預效果。方法 以D-半乳糖皮下注射法制備小鼠亞急性衰老模型,將144只小鼠隨機分為空白對照組(空白組)、衰老模型對照組(模型組)、維生素E組(西藥組)、復方扶芳藤合劑高、中、低劑量組(中藥高、中、低劑量組),每組24例,造模結束后觀察各組小鼠的體重變化、行為學變化情況,測定各組小鼠的腦指數、胸腺指數以及脾腺指數。結果 與空白組比較,模型組的體重增加量顯著下降,潛伏期顯著延長,穿過平臺的次數顯著減少,抗缺氧時間明顯縮短,腦指數、脾腺指數和胸腺指數均明顯減小(P<0.05);與模型組比較,中藥中、低劑量組的體重增加速度明顯增加,中藥組隨著劑量的減少,潛伏期縮短,穿過平臺的次數增加(P<0.05),且低劑量組有顯著差異(P<0.01);抗缺氧時間均明顯延長,中藥各劑量組的免疫指標均增加明顯(P<0.05)。結論 復方扶芳藤合劑可有效改善衰老模型小鼠學習記憶能力、智力及免疫功能,有效控制小鼠體重減輕等現象,但改善程度未呈現量效關系。
衰老;復方扶芳藤合劑;行為學;免疫學
人類壽命與機體的免疫功能密切相關〔1〕,復方扶芳藤合劑為廣西中醫藥大學制藥廠產品,系國家中藥保護品種、國家基本藥物。既往研究證實:該復方在止血鎮痛、延緩膝骨關節退行性病變和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等方面均有一定功效〔2〕,但其對于衰老的干預機制如何尚無相關報道,本研究探討復方扶芳藤合劑對于衰老模型鼠免疫功能的影響。
1.1 實驗動物 144 只健康成年SPF級小鼠,體重(18±2)g,雌雄各半,由廣西醫科大學動物中心提供,生產許可證 SCXK(桂)20090002。
1.2 藥物、試劑及儀器 復方扶芳藤浸膏(127 g/kg生藥):復方扶芳藤合劑制由廣西中醫藥大學制藥廠提供;D-半乳糖(D-Galactose,分子式C6H12O6):上海制藥廠生產,批號:041016。WFJ7200 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儀(尤尼柯上海儀器有限公司);XHF21 高速分離器(北京醫用離心機廠);電動玻璃勻漿機(寧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000B 低溫冷凍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HH-S 恒溫水浴鍋(江蘇金壇市醫療儀器廠)。
1.3 實驗方法
1.3.1 動物分組及造模 將144 只小鼠適應性喂養1 w后隨機分為7組,空白對照組(空白組)、衰老模型對照組(模型組)、維生素E組(西藥組)、復方扶芳藤合劑高、中、低劑量組(中藥高、中、低劑量組),每組各24例。采用 D-半乳糖皮下注射法制備小鼠亞急性衰老模型〔3〕。
1.3.2 給藥措施 造模的同時,中藥高、中、低劑量組分別按照15,7.5,3.75 g·kg-1·d-1予以復方扶芳藤合劑浸膏水溶液灌胃,西藥組按100 mg·kg-1·d-1給藥,空白組與模型組以同等容量蒸餾水灌胃。連續給藥8 w,每3天稱體重一次,根據體重調整用藥量。
1.3.3 標本采集 最后一次給藥后,禁食不禁水12 h,將小鼠摘除眼球取血,血液靜置30 min,在4℃下以3 000 r/min離心15 min,常規分離血清,取上層血清放冰箱冷藏備用;將動物斷頸處死后于冰袋上迅速取出胸腺、脾臟、腦等組織器官,用冰生理鹽水沖洗,吸去血液,修去脂肪、系膜,用濾紙吸干水分,用電子天平稱其濕重;加入生理鹽水,制成10%的組織勻漿,在4℃下以3 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液置冰箱內冷藏備用。
1.4 觀察指標 Morris水迷宮實驗:經過7 d的訓練后,第7天通過隨機選入水點檢測記錄小鼠尋找平臺的潛伏期,以及記錄60 s內小鼠穿越原平臺位置的次數。常壓耐缺氧實驗:造模成功后將各組小鼠逐只放入裝有20 g鈉石灰的250 ml密閉的廣口瓶內,每瓶1只,加蓋以凡士林密封瓶口,觀察并記錄每只小鼠呼吸停止作為缺氧死亡時間。臟器指數測定:腦指數、胸腺指數和脾指數按公式臟器重量(mg)/小鼠體重(g)計算。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t及χ2檢驗。
2.1 各組小鼠體重變化分析 與空白組〔(11.98±5.76)g〕比較,模型組的體重增加量顯著下降〔(8.67±3.72)g,P<0.05〕;與模型組比較,中藥中、低劑量組的體重增加速度明顯增加〔(12.29±5.03)、(10.54±4.82)g,P<0.05〕。西藥組〔(9.71±6.15)g〕與中藥高〔(13.15±6.02)g〕、中、低劑量組比較,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
2.2 各組小鼠行為學變化情況比較 與空白組比較,模型組的潛伏期顯著延長,穿過平臺的次數、抗缺氧時間顯著減少(P<0.05)。與模型組比較,中藥組隨著劑量的減少,潛伏期縮短,穿過平臺的次數增加(P<0.05),且低劑量組有顯著差異(P<0.01)。中藥組各劑量組的抗缺氧時間均明顯延長(P<0.05)。西藥組與中藥高、中、低劑量組比較,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組別Morris水迷宮實驗潛伏期(s)穿過平臺次數(次)抗缺氧時間(min)空白組35 53±21 346 56±3 1027 38±9 36模型組51 36±15 141)4 33±3 561)21 29±5 151)中藥高劑量組33 93±25 202)7 63±3 172)25 85±4 942)中藥中劑量組41 82±21 462)7 28±5 052)26 89±8 182)中藥低劑量組41 64±22 553)6 59±5 933)25 75±4 502)西藥組31 77±22 077 95±2 8424 63±5 40
與空白組比較:1)P<0.05;與模型組比較:2)P<0.05,3)P<0.01,下表同
2.3 各組小鼠臟器指數比較 與空白組比較,模型組腦指數、脾腺指數和胸腺指數均明顯減小(P<0.05)。與模型組比較,中藥各劑量組臟器指數均增加明顯(P<0.05)。西藥組與中藥高、中、低劑量組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2。


組別脾腺指數胸腺指數腦指數空白組3 79±0 942 21±0 9512 67±2 13模型組3 13±0 521)1 60±0 541)10 26±1 271)中藥高劑量組3 74±1 192)2 07±0 692)12 61±1 543)中藥中劑量組3 67±0 902)1 83±0 7010 81±2 25中藥低劑量組3 73±1 072)1 99±0 732)10 84±2 40西藥組3 77±2 071 95±0 8413 02±2 433)
復方扶芳藤合劑系由扶芳藤、黃芪、紅參組成,具有益氣補血、健脾養心之功效,用于治療氣血不足,心脾兩虛等證,其在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等方面均有一定功效〔2〕,故而本研究將其用于衰老模型的干預之中,以期探索其抗衰老療效及機制。
D-半乳糖致哺乳動物亞急性衰老模型以其可較好的反應衰老變化,且造模方法穩定而廣泛應用于衰老的研究之中〔3〕,其主要通過在一定時間內,連續給實驗動物注射大劑量的D-半乳糖,導致細胞腫脹、功能障礙、代謝紊亂,最終導致衰老的發生〔4〕,本研究中復制的衰老小鼠出現行動遲緩、皮毛松散無光澤,體質量增加量明顯下降等體征變化。
現今,隨著免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免疫衰老與個體壽命之間的關系得到了大量證據支持〔5,6〕。胸腺指數和脾指數是衡量動物模型體內非特異性免疫水平的基本指標〔7,8〕,本研究結果發現,衰老模型存在免疫功能降低的表現,復方扶芳藤合劑可逆轉此現象。
同時,衰老作為一多環節的生物學過程,以記憶力減退、免疫功能下降以及糖脂代謝紊亂和肝腎功能的異常等癥狀為主要表現〔1〕,本研究中采用的Morris水迷宮實驗主要用于測試動物對空間位置覺和方位覺的學習記憶能力〔9〕,以及可較好地估量動物智力的腦指數進行評估〔8〕,結果發現:衰老大鼠模型出現學習記憶力下降,智力降低的表現,并隨著時間的推移衰老癥狀加重,這與人類的自然衰老癥狀與衰老進程類似,亦與國內研究報道相一致〔10〕,可見,衰老模型中出現學習與記憶力下降、智力減退的表現,復方扶芳藤合劑可有效改善這一現象。
1 劉俊平.衰老及相關疾病細胞分子機制研究進展〔J〕.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2014;41(3):215-30.
2 劉源煥,蔣 林.復方扶芳藤合劑藥理研究與臨床應用〔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4;23(6):26-8.
3 姜國良,于 曉,徐 愷,等.腹腔和皮下注射D-半乳糖衰老大鼠模型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5):1101-3.
4 中國老年學學會衰老與抗衰老科學委員會.中國衰老與抗衰老專家共識(2013年)〔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34(2):133-5.
5 吳 斌,夏世金,李延萍.衰老的網絡機制與干預方法〔J〕.實用老年醫學,2014;36(2):108-12.
6 Gruber J,Fong S,Chen CB,etal.Mitochondria-targeted antioxidants and metabolic modulators as 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 to slow ageing〔J〕.Biotechnol Adv,2013;31(5):563-92.
7 Charlotte Dawson,Ashwin Dhanda,Becky Conway-Campbell,etal.NFκB and glucocorticoid receptor activity in steroid resistance〔J〕.J Recep Signal Transduc,2012;45(1):29-35.
8 Kulminski AM,Culminskaya I,Arbeev KG,etal.The role of lipid-related genes,aging-related processes and environment in health span〔J〕.Aging Cell,2013;12(2):789-94.
9 陳羅西,郭玲玲,李 亮.Morris圓形水迷宮的應用及其相關檢測指標分析〔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10(8):55-6.
10 馬永興,保志軍,竺 越,等.根據衰老機制的復雜性探討衰老干預的新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16):4717-20.
〔2015-08-28修回〕
(編輯 苑云杰/曹夢園)
廣西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創新平臺立項建設項目(2013年)
張 曼(1982-),女,博士,主要從事中醫藥、民族醫藥防治情志病及抗衰老研究。
唐紅珍(1968-),女,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醫藥防治肥胖、糖尿病及抗衰老的研究。
R285.5
A
1005-9202(2016)24-6095-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4.023